作为文化建构的暹罗
有别于对民族准确定义的追寻,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将民族看成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一个民族并不是一种给定的实体。更恰当地说,它是想象的产物。相对于宗教统治与王朝专制,民族被设想为一个新的阶段、一种新的共同体形式,其时空特征以多种形式被展现出来。这种身份认同通过诸如语言等特定的媒介才变得可能。作为想象国家感的一种主要技术手段,语言通过多种方式形塑了一个民族,例如,通过方言、书面语、出版物、皇室语言、诸如教育之类的国家体制、殖民统治下的统一语言等等。概括来说,语言可以使某一人群在一种前所未有的、时空共存的范围内理解他们的共同体。国家感是一种想象出的范围,并没有先定的认同或本质;它是一种文化的建构。通过用特定的技术手段来刻画这种可能的范围,我们就能够知晓得一清二楚。反过来,这些技术手段创造了关于民族国家的知识与事实,使之变成了实在之物。
52人阅读
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地图与元符号
一个国家的地图就是一种所指。用罗兰·巴特的话来说,它成为一种元符号(metasign):它已经...
-
最后的话
国家感的认同是一种图腾崇拜。它建立在“我们自身”和他者的二元对立的基础之上。当然,存在...
-
作为文化建构的暹罗
-
对象和方法
>> 领土性是个人或群体通过对地理区域的划界及全面控制以影响或控制人民、事件以及关系...
-
被编码的空间:现代地图
>> 按照图像交流理论,地图是空间真实与人们(不管是制图者,还是使用者)之间的媒介,...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