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虎门大战
这里,还需要说明一下英军都感到奇怪的下横档岛未设防的问题。 下横档岛位于上楨档岛之南,从近代战术原则来看,它是攻击上横档岛的一把明匙。可是,关天培最初的目的在于层层堵截,从地理形势来看,它不如上横档岛,可以和武山、芦湾更紧密地联成气,因而他在上横档岛大兴土木时,没有注意到下横档岛。而到了开战前,仍未在下横档帛布防,是因为他还不明白西方此时惯用的抢占制高点、运用野战炮兵诸战术,尽管英军在沙角之战时已经运用过这些战术。从下横档岛这细部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中西战术思想的差距。 关天培英勇地战死了。人们由此称颂他精忠报国。当他的遗骸由家仆领走时,英舰亦放礼炮,表示对殉国者的尊敬。他已经没有机会来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了,而后人只是一味赞美,以激励人们效法他,义无反顾地以身殉国。对于一个英勇战死的战士,任何批判都已不属于是非的范畴,而上升到道德的层面,指责他即与不道德同义。但是,当我们离开这一价值取向,在以后几章中又会发现,关天培的错误,当时的人们还在重复。 引自 五 虎门大战 「英雄」,现代汉语词释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英雄主义」,现代汉语词释思想观念的一种。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把英雄豪杰的品行当作最高人格来崇拜歌颂;其二是过分自信,轻视群众,喜欢表现自己。
「烈士」,现代汉语词释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有抱负、志向高远的男子。
如文中所述情况,当“牺牲”兼具生死存亡的偶发性,民族背景的必然性和遮羞布般的拙劣影响,以上三词仅从词义解释,竟无一能够恰到好处地完全指代。
68人阅读
Maxine郑麦淇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章 清朝的军事力量 二 兵力与编制 微信读书P107-109
「清廷在鸦片战争中的调兵行动,主要有两次:一是1841年1月虎门之战后,主要方向是广东;一是...
-
第一章 第三节 士兵与军官(微信读书P129)
“清军的高级指挥权,不是掌握在武将手中,而是由文官把持。各省的统兵大员实际上是督抚。这...
-
五 虎门大战
-
三 三元里抗英的史实与传说
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犹如黑夜中升起的一盏明灯,许多人由此而将他们心中的希望,转系于民众...
> 查看全部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