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萨福萨福,快亲亲我”
延陵季子_ (felix culpa)
- 章节名:“萨福萨福,快亲亲我”
- 页码:第1页
lawrence alma-tadema 1881♦卢卡斯(“白岩”)故事
公元前一世纪的地理学家斯特拉波记载,卢卡斯地方有一座太阳神阿波罗的庙宇,“每年庆祝阿波罗节时,卢卡斯人必把一个囚犯从悬崖上丢到海里去,以求消灾免祸。他们在那大身上系上各种的翅膀和鸟,希望它们也许会减轻他下落时的冲击力,同时有很多大,驾着小船在岩下等待救人,如果他还是活的,就把他带去远方。”他又说,人们相信从卢卡斯跳海可以治愈无望的爱情一如果侥幸不死, 那跳海者也就摆脱了爱。
米南德称萨福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但是那些更熟悉古代掌故的人们会说,其实第一个这么做的不是萨福,而是瑟法罗斯(见奥维德诗注)。”
纳吉认为,投海与太阳神崇拜有很大关系,因为日落日出象征了死亡与复活,而跳岩投海则俨然是其模拟。
théodore chassériau 1840♦奥维德《萨福致法翁》:
我的梦带你回来,于是黑夜比白昼光明。
看哪,我发如飞蓬,没有阿拉伯的香膏滋润,
手上也没有珠宝,身上也没有华服,
不是我没有膏沐——你不在,
我为谁打扮自己,取悦哪一个的眼睛?我的心太软,很容易就被箭矢刺穿,
总是有理由,让我永远恋爱——
……
《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徐干《室思》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以及各篇《自君之出矣》
♦《达弗尼斯和克洛伊郎古斯》(Longus,古希腊,约公元前三世纪)
达弗尼斯一看见这只苹果,就不顾克洛伊的劝阻,一定要爬上树去采摘。克洛伊见劝他不下,走开去看羊群了。达弗尼斯爬到可以够到苹果的地方,摘下它,把它作为一件礼物,送给克洛伊。他对含嗔的少女说了下面这番话:
“女孩儿,这只苹果,是美丽的时光女神栽下的,一棵高贵的树养育了它,太阳照熟了它,幸运女神看护了它。我既然长了一双会看的眼睛,就不忍心把它留在那里,任它掉落到地上一也许一只吃草的编羊会践踏了它,或者一条蛇吐毒液在它上面,或者就是由时间消耗了它——尤其在我们赞美了它之后,哪里忍心这么做呢。从前,阿佛洛狄忒接受了一只苹果,那是对她的美貌的奖品:现在,我送你一只苹果,这是你的胜利的凭证。你们的美有相似的仲裁者,因为巴黎斯做过牧童,而我,我是一个牧羊人。”
这么说着,他就把苹果放在克洛伊的胸前;她呢,当他走近来的时候,亲吻了他。因此,达弗尼斯一点也不后悔他冒险登高去采摘苹果,因为,他得到了一个吻,比一只金苹果还要珍贵。
萨福(周作人译):
正如甘棠在树顶上发红,
在树顶的顶上,所以采果人忘记了,
不,不是忘记,只是够不着。
(古希腊的苹果——基督教亚当和夏娃间的苹果)
hans baldung grien 1510♦萨福诗
我对你们,美丽的人啊,永不会
变心
(娄伯,41)
它们的心渐渐冷却,
任双翅垂落下来。
(娄伯,42)
你来了,我为你痴狂;
我的心为欲望燃烧,你使它清凉。
(娄伯,48)
没有哪一个
看到过太阳光的少女
及得上你的才艺。
(娄伯,56)
愿你在
柔软的胸脯上,
找到安眠。
(娄伯,126)
simeon solomon 1864♦“厄洛斯是一个动词”
在我看来,他的享受好似天神
无论他是何人,坐在
你的对面,听你娓娓而谈
你言语温柔,笑声甜蜜
啊那是让我的心飘摇不定
当我看到你,哪怕只有
一刹那,我已经
不能言语
舌头断裂,血管里奔流着
细小的火焰
黑暗蒙住了我的双眼,
耳鼓狂敲
冷汗涔涔而下
我颤栗,脸色比春草惨绿
我虽生犹死,至少在我看来——
死亡正在步步紧逼
但我必须忍受
因为□□□
既然贫无所有□□□
(娄伯,31)
古罗马著名文艺批评家郎古努斯(公元213-273年)曾在《论崇高》(10.1-3)中引用。前面四段都是完整的,但是到了第五段,却不知为什么只引了一行就中断了。
“难道你不惊异吗,她这样同时探索灵魂、肉体、耳朵、舌头、眼睛,皮肤,好像它们离开了她,属于另外一个人?在一刹那间,她发冷,她燃烧、她犯了疯病,但又保持清醒,因为,照她说的,她感到恐怖,简直要死掉了。恋爱中的人郁体会让这种情形:她心中所有的不是一种激情,而是数种激情的总和。如我在前面所说,她对最重要的因素的选择,以及她对它们的糅合,简直达到了出类拔萃的地步。”
在郎古努斯眼中,萨福的身体先是被拆散了,然后又被糅合在一起。这不免让人想到了庄子的话了:“百骸, 九窍,六脏,它们都完各地存在于我的身体里,‘我’ 到底和它们之中的哪一位最亲近呢?您说,您是同等地喜欢它们呢,还是有所偏私呢?若是这样,它们都能忠诚地履行臣妾的职责吗?如果同是臣妾,它们不足以互相制约吗?还是说,它们轮流地作威作福、互为君臣呢?还是说,有一位真命天子在辖治着它们呢?”(“百骸,九窍,六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齐物论》 )
正如宇文所安在探讨庄子这段话时所说,这是“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一个人,到底只是一条由情绪与感受组成的溪流呢,还是一个拥有这些情绪与感受的存在呢?”显而易见,在这首诗中,萨福的“我”不等同于肉体或者肉体的任何组成部分,甚至不等同于她的灵魂或者神志。这个眼看着自己的官能弃自己而去的“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真君”呢?
两千六百年前,萨福对恋爱中人的描写,如今已经成为爱情语盲里最常见的一部分了。同时,这首诗所刻画的处境——“恋爱三角” ——也成为西方爱情文学中的典型情境之一。但是,这首诗真的像人们传统所认为的那样,描写了诗人的妒嫉么?有一派学者对此提出了怀疑。萨福并没有说她羡慕诗中男子的位置——如果要是换了她坐在爱人的对面聆听她的话语,她说不定会被整个摧毁了的。”(卡尔森 《厄洛斯:苦甜》,第14页)她只是对他居然能够保持冷静感到吃惊—— “在我看来”他的享受好似天神,可是他本人却不为所动。但如果不是描写妒嫉,为什么要刻画这样个男子呢?有人以为他的存在出于一种修辞的必要:也就是说,他不是一个真正存在的人,而是诗人专张白已对爱人的赞美感叹而使用的修辞手段——好像是说: “ 谁要是能抗拒你,谁就是石头做的。”(同上, 第15页)
卡尔森则以为,萨福诗中的三角处境,勾勒出了“ 欲望”的基本轮廓:欲望如要生存,必须被延宕——不一定是靠个一个第三者,可以是被爱者的冷漠拒绝,家庭的干涉,礼教的阻碍,等等。这些障碍是“欲望”维持下去的关键,因为一旦爱人和被爱去之间的距离不存在了,欲望也就死去了。欲望是一个三分结构,是欲望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组成部分:情人,被爱者,以及阻隔在他们之问的屏障。在这一舞蹈中,人并不移动:移动的是欲望:“厄洛斯是一个动词”(同上, 第17页)。
♦不要把讨厌的人的名字写到诗里2333
公元前三世纪前半叶,坡西第普思(Posidippus) 曾经为多瑞哈(传说中萨福的兄弟所娶的妓女)写作如下诗铭:
多瑞哈,很久以前,你的骨肉
已经化为尘土……连同你系发的缎带,
熏香的衣服——你曾拥卡拉克索思在怀,
欢宴到黎明。但是写有萨福诗篇的洁白芦纸
仍然还在,并将继续
存留:只要还有航船
从尼罗河的港湾扬帆下海,
你幸运的名字
就会长存于瑙克拉帖思。
这真是有一点讽刺性:萨福所厌恨的女人,却因为她的诗篇而留名后世。写文章痛骂仇敌者,原来何苦呢。
绑头发的维纳斯 john william godward1897♦此书之外:海子《给萨福》
美丽如同花园的女诗人们
相互热爱,坐在谷仓中
用一只嘴唇摘取另一只嘴唇
我听见青年中时时传言道:萨福
一只失群的
钥匙下的绿鹅
一样的名字。盖住
我的杯子
托斯卡尔的美丽的女儿
草药和黎明的女儿
执杯者的女儿
你野花
的名字
就像蓝色冰块上
淡蓝色水清的溢出
萨福萨福
红色的云缠在头上
嘴唇染红了每一片飞过的鸟儿
你散着身体香味的
鞋带被风吹断
在泥土里
谷色中的嘤嘤之声
萨福萨福
亲我一下
你装饰额角的诗歌何其甘美
你凋零的棺木像一盘美丽的
棋局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