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页
明朝杀谏臣,自此(明世宗杀杨继盛)而始;反激排荡,致使言路趋于偏激,由意气而戾气,国亡始息。说严嵩是明朝第一罪臣,亦不为过。然而此养奸纯出于世宗的姑息,世有亡国之君,乃有亡国之臣,于此又得一明证。 读史所可安慰的是:“公道自在人心”,确为颠扑不破的名言;杨继盛身后享名之隆,古今言官第一。做官原是件义利并取而不侔的一件事,宰相既富且贵,名利双收;疆臣起居八座,煊赫一时,只要所作所为有利于国计民生,个人私欲如何,固可不问。但唯有言官,只许以名,不许以利,因此有志于做言官,固不妨以获大名自期。就此意义而论,杨继盛得报不菲:北平数百年古都,多少名公巨卿的园林归于瓦砾,而杨继盛的故宅巍然独存,那就是北平宣武门外达智桥的松筠庵。 引自第301页
6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