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12世紀中期,一場文化衝突在儒教文化和伊斯蘭文化之間發生了。起因是「賈胡」(阿拉伯穆斯林商人)在通淮街清真寺(艾蘇哈ト寺)建了塔樓,因位於泉州府文廟之前,「士子以為病」。便向州府告狀,堅決要求拆除。據說「賈貲巨萬」,並上下賄賂,故士子們的告狀不被理睬。但是,事情並沒有結東,它引發了另一場有關法律方面的爭論,爭論的焦點是外國人在泉州城的居住權益問題。時任泉州府通判的傅自得極力主張:「是化外人,法不當城居。」也就是說,這些外商來自政令教化所達不到的地方,他們不能住在城裡,頗有點「文化霸權」的味道。但爭論照樣沒有結果,塔樓還是沒有被拆掉,這場文化衝突也以士大夫的失敗而告終。此事被記載於《朱文公集》卷九十八頌揚傅自得的文章里。這位大理學家的態度當然是支持傅自得的。 引自 再版自序 王銘銘轉引王連茂,看來外國人居留問題和穆斯林問題早已存在。
52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