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页
周:刚才陈老师说的跟慈老师有一个微小的区别,慈老师是在强调“不得不”的那个东西,而陈老师则在强调如果说理是有效的,就必须让你和我一样感受到那个道理,而且归根到底必须是你认识到这个道理其实是你自己的。......因为我比你们要年轻,所以我会特别想到对于年轻人而言,当他们在面对长辈的说理时,哪怕所有的话都言之在理,哪怕他们最终被说服了,他们都会有一种本能性的反应,就是你想要改变我。 慈:对,没错儿。 周:对,他最终不是落在道理上,而是落在讲道理之前的“你”和“我”之上。这样一来,我觉得说理本身,哪怕是像慈老师说的,我所说的一切,我讲的所有道理都是为了你好,但年轻人仍会有一个本能的反应——不要你为我好,我就是不想让你为我好。而且他会把所有的说理都理解为manipulation。 引自 “说理”四人谈
6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