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是个大谎言?
很多人所谓的自律,其实都是他律。虽然最理想的状态是找到你的内在驱动力,使自律行为出自你真实的渴望,然而这毕竟只是理想,如果退而求其次,只能从他律着手去培养自律,那你就需要找到专属于你的“关键他人”。
权威的期待会带给我们强烈的影响,如果一些对你重要的人对你抱有强烈的期待,那么这份期待就会奏效。而这正是所谓“关键他人”的意义。
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对于自己的判断,很大程度上是从别人的角度出发的。也就是说,要评判自己处于什么状态,我们会习惯性在周围找一些重要的人,用他们的标准来给自己打分,或者根据他们的反馈来决定一件事应该坚持还是放弃。
对于自律来说,我们需要在两方面找到自己的“关键他人”。
第一,是帮助我们建立自信的“关键他人”。跟很多人想的不同,能持续起作用的自律心态并不是源于自我否定,而是源于自我肯定。自律的基本逻辑,不是“我太差,所以我要变好”,而是“我这么好,怎么能忍受这样的状态,怎么能做这样的事”。
所有好的状态,都是应该保持的;所有坏的状态,都是可以改变的。这种自我效能感,即使本身毫无来由,却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二,是帮助我们严格管理自己的“关键他人”。
TIPS:
小学问:我们都活在他人的眼光中,所谓自律,不是不计较他人的眼光,而是要找对“关键他人”。这就要求既要有正向反馈,又要严格管理。
彼方有荣光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为什么你总是三分钟热度?
很多人在改变自己的时候,遵循的顺序都是do-have-be。也就是说,觉得自己某方面有不足,那就...
-
改变自己,要经历哪几步?
在“自我改变”这件事上,你没有在正确的阶段做正确的事情。 在彻底完成改变、建立新习惯之前...
-
为什么“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是个大谎言?
-
别人的成功故事,为什么帮不到你?
正确的做法是:“不要向比尔·盖茨看齐,那样你会很受挫,从隔壁卖饺子的老奶奶那里学吧!” ...
-
为什么你不敢做个优秀的人?
事实上,阻止我们的,往往并不是目标本身的难度,而是我们因为畏惧这个难度,而预先给自己设...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