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341/345页 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审美认识、审美交流)
文学接受的审美价值属性本身也是分层次的,大多数美学家们都赞同把它们概括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等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三个层次。 文学艺术主要以细节描写、形象塑造和环境描写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社会时尚、民情风俗以及日常生活等,致力于通过人物命运、性格与心理的描写来揭示社会生活中人与社会之间、人与生存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如个体之间、家庭之间、性别之间、阶层之间等)的各种社会关系,并以此暗示人类社会生活的某种发展趋势。但是,文学作品的社会认识价值不同于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的认识价值。科学著作以抽象的概念、命题的方式来揭示人类社会的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而舍弃了许多具体细节。文学作品则是以形象或形象体系来整体地反映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它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往往为那些分门别类地反映现实的科学著作所难以企及,因而伟大的经典文学名著常常被人们称为史为史诗或百科全书。 文学的消费、接受和欣赏固然要通过个人来实现,固然是一种极为个性化的活动,固然有自我娱乐和游戏的成分,但从深层次来说,一切文学艺术活动乃是人们彼此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是社会群体、民族乃至全人类相互交流思想情感、传授生活经验的重要途径之一,因而文学接受是确保社会整体得以维系、社会价值得以建构、历史传统得以绵延的基本文化活动。 引自第339页
96人阅读
云力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324/330/331页 文学(产品)消费
文学消费在整个文学活动流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还只是...
-
第334页 文学创作的意识形态理想?
创作出提高国民精神文化素质、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符合社会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优秀作品...
-
第339/341/345页 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审美认识、审美交流)
-
第351页 读者期待视野的形成
一定的文学艺术素养,即读者对各种文学体裁、文学发展史、文学发展现状、文学自身的技巧、手...
-
第355页 隐含的读者
所谓“隐含的读者”( implied reader),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对...
> 查看全部3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