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
你快乐吗?
1,将全部心神贯注在眼前手边的事物上,让心灵毫无杂念地去体验当下。
2我们都变成了“为生活做准备”的专家,同时也变成了“现在就充分享受着”的低能儿。
3,人生的目标不再是生活,而是“拥有”和“完成”。无可避免,“消费意识”把我们通通变成了延误快乐的高手。延误快乐的意思就是:相信“为了能快乐,必得有某些先决条件才行”。你相信自己,“等到......之后,我一定会快乐”。
4,快乐与满意的差别在哪里?满意基本上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它代表完成了某件你有所为而为的事——一项计划,一次交谈,一顿晚餐。
快乐则是比较倾向情绪方面的满足。 快乐的唯一源头,是拥有许多生命中真实的刹那。
快乐只存在每一个刹那的当下,也只在当下可得。快乐降临的那一刹那,绝不会是我们存心去寻找快乐的时候,因为一旦存心追求,我们的心就已经不在“此时此地”,而是到“别处”去了。如果我们能让自己回到现在,全神贯注于手边的事物,快乐便会不求自来。
“快乐(happiness)”这个词源自英语里的“hap”,指机会或运气(不论好坏)——意思就是人的遭遇(happens)。换句话说,照词源上的解释,“快乐”应该是“所有当下的经历”。所以尽管我们会说“我要快乐起来”,基本上我们已经把自己投射到未来去了 ;而快乐,依照定义,是只存于当下的这一刻。
5,什么是真实的刹那?如何知道你已经拥有它?要出现真实刹那,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1)意识。真实刹那只出现你有意识地全神贯注于身所处,手所做和心所感的时候。
(2)联系。真实刹那只出现在你与某人或某物灵犀相通的时候。
(3)彻底交出自己。真实刹那只出现你彻底投入正在经历的事情,并且完全放弃掌控权的时刻。
迷途——
1,快乐不是获得的,而是一种技巧。快乐是你在每一刻所做的选择——选择如何体验当下时刻,而不是有一天你会忽然到达的一种境地。
2,快乐不是一种生命的状态,它是一连串真实刹那的组合。快乐的刹那并不会毫无缘由地来到,我们必须创造一些时机让这些真实的刹那产生,我们不能再逃避那些能让我们发自内心地喜悦的经验。
3,缺乏真实刹那时的症状:
(1)当你欠缺足够的真实刹那时,不舒服和焦躁的感觉会不断吞噬着你。缓解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停地忙碌,让自己专注在旁的事物上,好忘记内在的感觉。
(2)喝酒,抽烟,镇静剂,止痛药,赌博和色情,不同的上瘾都有共同特征——它们使你对当下的一切全无知觉。
(3)你愤世妒俗,消极悲观,喜欢冷嘲热讽。
(4)完全为别人而活。
(5)爱批评挑剔。
自我重生——
1,生命的目的指的是:总有些该是你做的,意义不凡的事情,你的存在是特殊且重要。
生命的意义则是:每一个当下,生活里的经验都能为你带来满足和喜悦,让你充分感觉到“为这个目的活下去时值得的”。
而一旦找不到生命的目的和意义,灵魂便失去了动力,生活也将失去支撑的力量。你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日日夜夜不可遏制地想抓住什么人或什么事物来填补心里的空虚。你还能呼吸,却未必真正活着,你错失了生命里真实的片刻。
2,当你为旁人而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和信念时,你便如同交出了自己的权利。你的本意牺牲愈多,你的无力感便会愈强。该如何重新索回自己的权利?第一步,重新探寻属于自己的真理,属于自己的信念,属于自己的声音,把它们重新带回每一天的生活里。
诗人艾默生说:“追根究底,只有自我意志的诚实无期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在重回自我的路上,第一站就是真诚。
真诚就是外表和内心一致。你内在的实相——信仰,价值和行为,会完全无伪地反映你外在的生活。你活得愈像自己,你的内心就愈能得到平静。
活得不诚实是很费力的。内在的心意与外在的行为不能调和一致,对心智和情绪都是极大的耗损。
3,如果我们想要重新发现自己,想要过纯真无伪的生活,就必须鼓起勇气,对不再有益于我们的事说“不”。
4,创新生活可以是——以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去面对同样的事情。
5,你是世间独一无二的。以前不曾有过像你这样的人,将来也不会再有。你一点儿也不平凡无奇。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平庸,那是因为你把自己最有特色的部分藏了起来,可能连你自己都已经忘记了这个部分的存在——因为你已经好久好久不曾见过它了。
工作和差事——
1,很多人以为“职业”这个词指的是自己现在的工作职位,或是自己所选择从事的行业。实际上,这个词源于古拉丁文vocatio,愿意是一种召唤或使命感。所以“职业”这个词正确的解释应该是指适才适性的天职。
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天职,留心自己爱做什么,留心能带给自己快乐的是什么,留心能使自己感觉平静的是什么。你的天职就在那儿,等着你去拥抱它。
3,努力做事以换得财富,并不表示你活得有目的,也不表示你完成了上天赋予你的工作,努力之后能换得喜悦和满足才是。
当你为使命工作,真实刹那便会降临。如果说找出自己的使命是你第一阶段的工作,那么第二阶段就是,学着在每天的生活中完成你的使命。能在每天的例行差事中创造更多地机会去享受人生,你就能拥有更多的真实刹那。
4,若你错把谋生方式当人生目标来严肃看待,你可能会真的把自己搞得一团糟。
挑战逆境——
1,生命永远处于变化的状态。事实上,你活着正因为你不停地在变,而“变”也包含了死亡与重生。
生命是一连串痛苦的道别,而道别从来就不是一件易事。但是道别的另一面是相逢,辞旧之后紧接而来的总是迎新。
我们称之为困境的时候,通常便是改变最多的时候。困境使我们更接近真实刹那,因为它打开了我们经常深锁的内心世界。平日使你麻木不觉的那些滤网,在你真正面对危机或创伤的时候,全然无法为你抵挡锥心的痛楚,想要忘却心中的烦忧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你必须得细细品尝着痛楚滋味不可。就因为毫无遗漏地经历了当下发生的一切,所以你拥有了真实刹那。
危险会是你关注自己的生活,人际关系,也使你关心你自己。在这样专注的自我反省,显露人性的时刻,真实刹那翩然而至。
痛苦帮助你敞开自己,挖掘出自知的灵魂宝藏。这就是困境的力量——能迫使你释放出积存已久,毫无知觉的勇气,希望和爱。
2,米尔曼写过好几本关于“和平战士”的好书,他为“困境”做了一个很好的注解:“悲剧是通往灵魂的直达电梯”正因为求救无门,我们只能反求诸己,却因此找到了通往慰藉与清明的新路径。
3,当你能够与痛苦并肩而行,不再抗拒,就能在困境中创造出真实刹那。
逆境中处处有契机,能教你领会到更多生命中的爱。
开怀去爱——
1,爱能使灵魂从心底深处觉醒。当你爱的时候,你和周遭世界的界限将会融化,凡尘俗世里人我的界限不在存在,你将会体验到完整的大我。一旦有了这种经历,你在宇宙中就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你的生命和你所爱的人的生命从此有了交流。你全心倾注于他们,他们也全心倾注于你;彼此的灵魂亦步亦趋,相互交融。
2,能指引你从孤独的小我迈向完整的打我,这就是爱的力量。
3,我们需要充满爱意的真实刹那,充分感受结为一体的真实刹那,来滋养爱的灵魂,爱才能不断成长。
真实刹那时亲密关系的活血源泉。没有真实刹那,亲密关系的灵魂必将枯萎。
4,婚姻不是一枚戒指,或一张证明你们是夫妻的证书,婚姻是一种行为——你如何每天持续不断地爱你的伴侣,尊重你的伴侣;你是不是结了婚,不在于地方法院或家人的认定。真正的婚姻在你的心里,不在大饭店,礼堂,法院里,也不在教堂里。婚姻是一种抉择,不只是婚礼当天的抉择,更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抉择,不断反映在你对待配偶的行为上。
5,爱就是你允许自己的灵魂去探触另一个灵魂。
6,婚姻不是名词,而是动词;婚姻不是你要得到的东西,而是一件你要努力付出的事。
7,爱像是一种情感上的冒险,但事实上,一点风险都没有。真正的风险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数年,却从不曾确实认识彼此的灵魂。只知维持建立在物质基础和表面功夫的婚姻,却回避最重要的人性关怀和牵系。空有亲密关系而不曾享有真实刹那。
你永远不会因爱而输,却常输在不敢去爱上。
感情上活在当下,意味着懂得如何充分享受自己的感觉。
8,给伴侣的心一天三次爱的大餐,每天三回,你以主动的方式来表达对伴侣的爱,且每回至少三分钟。你投入全部心思,展现你的浓情蜜意,表达你的赞赏和感激;在爱的大餐的三分钟里,你以这样的营养品喂你的伴侣,使对方的心得到足够的养分。
与子女一同成长——
1,孩子将来的发展终会反映出你自身的状况。如果你不能好好照顾自己,就不能成为称职的父母。为了孩子而忽略了自己,对孩子其实没有一点好处。孩子会从观察你的生活中学习。如果你懂得为自己拔出时间享受真实的刹那,你的孩子也会学着为自己做同样的事。
2,如果你以物质供应来代替爱,等于是告诉孩子:能带来快乐的,是物质享受,不是爱。
倾听静寂——
1,通常在静默和独处时,最能享受到意义非凡的真实刹那。独处并不等同于孤单。
2,独处(alone)源自古英语“all one”(合而为一),当你独处,并不是单纯地离群索居,你是和你的自我在一起,所有的你合而为一——你和自己的精神,本质结合,你与自我结为一体。这个时候你不觉得自己是孤单的,也不会意识到自己与众人暂时隔绝,你只会意识到充实的自我。只有在与自我合而为一时,你才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才能诱发自我指引的方向,也才能重新掌握自己的梦想。
3,静默的力量来自它的虚空。静默是一个广纳一切的空间,它创造了一个神圣的虚无,一个你能接收真理,希望,力量,治疗和启示的开口。在静默中,你超越文字,与无言的世界相对;你跨过形式,探触无形的万有。在寂静祥和中,一切了然于心。
静默不等同于祈祷。祈祷是一种引导情感和思想,使之集中并传向源头的方式;静默却是倾听,是让自己去谛听内心的源泉之声,让自我成为源头活水的一部分。祈祷是求之于外;静默是反求诸己。祈祷时,你是发出信息的人;而静默中,你是接收信息的一方。
仪典的启示——
1,仪典能为你制造更多的机会,让你享有真实刹那,它能化平凡的日子为神圣的世界,带你回归完整无缺憾的生命。然而随着历史的演进,人类和地球的关系愈来愈疏远,我们的生活也从注重心灵的成长转为世俗化的现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放弃了许多生活里的仪典,只顾忙着追求更高的成就,满足更多地欲望。
2,生活里没有了仪典,匆匆便是生命的节奏。我们不再停下来反省,不再思考周遭事件的意义,也很难记得生命在大我中的目的,忘了自己是谁,失去了方向。
3,所有的仪典都自心里开始,在心里结束,与地点或用品其实没有多大关系。真正的关键是爱,是虔敬,是心念。只要有心有意,就是一场庄重的仪典。
慈悲与感恩——
1,慈悲的行为能立即创造真实的刹那,每一次善行都是日常灵性的一场生动仪典。
2,真实刹那永远是感恩的时刻。心中没有真正的感激之情,便不可能享有真实刹那。
人生之旅的终极目的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这里;不在过去,不在未来,就在当下。唯有在当下,你才能找到你自己。也唯有在当下,你才能看见上帝。因为你所拥有的,别无他物,除了当下,还是当下。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