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自尊
西方心理学奠基人之一的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经论述过,自尊是“在重要领域的胜任感”的产物。这意味着,在那些我们看重的领域上,我们认为自己很擅长,这样就会产生自尊。我很善于玩跳棋,不太会玩国际象棋。但是如果我很看重是否擅长玩跳棋或国际象棋,那么这才会影响到我的自尊。詹姆斯的经典论述暗示我们可以从两种方式来提升自尊。 第一种方法是重视我们擅长的内容,忽视我们做不好的事情。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儿善于打篮球,却学不好数学。他可能认为篮球非常重要,而数学则是毫无意义的。当然,这种方法存在的潜在问题是,我们可能会忽视学习那些有价值的技能,只是因为这样做会令我们感觉更舒服。当一个孩子将全部精力放在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的梦想上,而忽视数学的学习,他实际上是限制了未来的就业机会。这是常常发生的情况。换言之,我们希望在短期内获得高自尊,反而会影响长远的发展。 另一种提升自尊的方法是,在对我们有重要意义的领域提升自己的胜任能力。例如,一位很希望自己的身材像模特儿的女士,会努力地减掉那最后的五千克来达到她的理想体重。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有时,努力改进反而会事与愿违。那位女士想穿进二号尺寸的衣服,但可能最后会以饥饿、挫败和沮丧告终。所以,不太看重模特儿一样的身材,反而会更好(毕竟,多数男人说他们喜欢曲线美)。 著名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在20世纪初的时候提出了自尊的另一个常见来源。他认为,自我价值感源自“镜中自我”。意思是:我们觉得自己在他人眼中表现得如何。如果我们坚信他人对我们做出正面评价,那么,我们会自我感觉良好;如果认为他人对我们做出负面评价,我们就会感到难过。换言之,自尊不仅来源于自己的评价,也来自对他人评价的感知。请着重注意“感知”这个词。 研究发现,与亲密朋友和家人相比,自尊受陌生人影响更大。想象一下,当你妈妈告诉你,你有多么聪明和迷人的时候,你会当真吗?“我妈妈当然会这么说,因为她是我妈妈嘛。”我们倾向于给陌生人,如同事、邻居、同学的话赋予更大权重,认为他们的评价会更客观。当然,这一观点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那些是并不十分了解我们的人,所以不太可能做出准确的评价,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受他们观点的影响呢?其次,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理解他们的观点呢?
47人阅读
y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自我关怀与消极情绪
积极信息对长期生存的意义很大,但对眼前的生存则影响不大。当我们感到口渴或决定在某处露营...
-
练习四
身体扫描式的... 开始时,最好平躺在床或地板上。缓缓地放下手臂,使之距离身体十五厘米远。...
-
究竟什么是自尊
-
自恋之池
自恋者陷入了一个社会陷阱之中。尽管他们希望其个人的伟大可以得到认可和尊敬,获得友谊和支...
-
视情况而异的自我价值
很讽刺的是,人们在对自己更看重自尊的优势领域中,反而最容易失望而归。一名成绩全优的学生...
> 查看全部2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