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4 卷四
3。一般人隐居在乡间、在海边、在山上,你也曾最向往这样的生活;,但这乃是最为庸俗的事,因为你随时可以退隐到自己心里去。 一个人不能找到一个去处比他自己的灵魂更为清静,尤其是如果他 心中自有丘壑,只消凝神一顾,立刻便可获得宁静,所谓宁静亦即有条不紊之谓。充分地利用这种退隐的方法,使你自己得到新生。 你内心的宗旨要简单而切要,拿来应用要立刻能解除烦恼,回转来 时对原有的事物不再有何患意。 你对什么怀有瞋患之意呢?是不是人心太坏?你心里要这样 想:理性的动物是为了彼此互助而生的,忍耐便是公道的一部分;做错事都不是本愿的。试想在此以前,多少人于度过仇视、猜疑、 族恶,甚至技刀对系的生活之后,不都是已经死去变成灰尘了吗? 请想一想这桩子事,你最后便不复有什么瞋患了。你是对整个宇宙 中你所分占的一份觉得不满吗?要想想字宙只有两个解释:一个是 有神主宰一切,一个是原子的因缘凑合。我们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说明“宇宙像一个国家组织一般”。是不是肉体方面的苦恼总是抓住 你不放呢?你要这样想:人的心灵一旦收敛起来,并且发现其力量 之所在,便与实际生活中的顺利与坎坷全无关系。还要想想:你所 听到过的与服膺过的有关快乐与苦痛的种种道理。 是不是那个无聊的东西一一名誉,使你不能忘怀呢?试看,切事物多么快地就全被遗忘!过去与未来是什么样的一片空虚!赞美之辞是何等的虚妄!对我们恭维的人是如何的善变与缺乏判断!这一切活动的场所又是如何的狭小偏隘!整个的大地不过是一个点,我们走动的地方更是何等渺小的一个角落!其中能容得多少人?称赞你的人又是何等样的人? し所以从今以后,你谈隐到自已己那块小天地里去,不要过分张、不要急躁,要从容自持,要像一个人,一个有人性的人,一个公民,一个尘世凡人那样地去面对人生。但是最方便的宗旨当中,有两项你要注意:第一,客观的事物并不能涉及灵魂,只是在外面静止着;烦扰皆由内心而起。第二,眼见的世界瞬息万变,然后趋于消灭;要不断地想念你自已亲见的有多少事物在变。“宇宙即变化,人生即主观。” 引自 Book 4 卷四
75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