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の摘记
1. 布雷齐亚观飞机(散文)
1909年 度假,看飞机试飞。莱特兄弟在柏林
2. 致父亲
这是卡夫卡于1919年11月写给父亲的一封超级长信,实际上是一篇有关社会学、伦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和文学的论文,一篇向资产阶级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宣战的檄文。其观点鲜明,文笔犀利,具有很高的思想和文学价值。卡夫卡曾托母亲转交此信,但母亲阅后恐得罪父亲,退还给了他。
最亲爱的父亲: 你最近曾问过我,为什么我声称我在你面前感到畏惧。像以往一样,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这一部分正是出于我对你的畏惧,一部分则是因为要说明这种畏惧的根源牵涉到非常多的细节,在谈起它们时我只能把握一半左右。假如我试图在此书面回答你,答案将是很不完整的,因为在写下来时这种畏惧及其后果也会使我在你面前产生心理障碍,因为素材之大已远远超出了我的记忆和理解力。 引自 2.致父亲 我不相信,一句亲切的话,一次默默的握手,一道善意的目光不能使我顺从人们对我的一切要求。而你其实是个善良的、心肠软的人(下面的话并不能否认这一点,我将谈到的仅仅是你对孩子施加影响的现象),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韧性和毅力去长时间地寻找,直到找到善意所在。你只会像对你自己那样对待孩子,用力量、咆哮和暴怒,而你也觉得这种方法很适用,因为你想要把我造就成个强有力的、勇敢的小伙子。 引自 2.致父亲 我哭了,建议全文背诵
3. 卡夫卡生平和创作年表
1883年7月3日,生于布拉格(当时的奥匈帝国领地波希米亚王国首都)。父母均为犹太血统,经营妇女用品批发商店。三个妹妹分别叫艾莉(1889年生)、瓦莉(1890年生)和奥特拉(1892年生)。 姐妹后来均死于法西斯集中营。卡夫卡最喜欢他的三妹。
1893-1901年 就读于公立徳语高级文科中学。末期开始接触斯宾诺莎、达尔文、尼采、赫贝尔(19世纪德国戏剧家)等人著作。爱好文学。
1901-1906年 就读于布拉格德语大学,前两学期学习日耳曼语文学,后转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0月起在布拉格法院实习一年。
1904年 与奥斯卡·波拉克友谊结束,而与马克斯·布罗德关系日益密切。爱读歌德、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写作上受霍夫曼斯塔尔启发。1904-1905年,写成第一批作品,题为《一次战斗纪实》。
1907年由舅舅推荐进通用保险公司临时供职。写出《乡村婚礼等备》。1908年7月起,进劳工工伤事故保险公司就职(直到1922年7月因病被迫提前退休)。
1924年健康状况恶化。3月,回布拉格。写出最后一篇短篇小说《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似的听众》。4月,维也纳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喉结核。随后由多拉和克洛普施托克陪同住进维也纳市郊的基尔林疗养院。5月,写信给多拉父亲,要求娶其女儿为妻,遭拒绝。在病榻上逐字逐句校完短篇集《饥饿艺术家》的清样,泪流满面。6月3日,心脏停止跳动。6月11日,安葬于布拉格犹太人公墓。不久,最后一个短篇集《饥饿艺术家》出版。
1925年长篇小说《诉讼》出版。 1926年长篇小说《城堡》出版。 1927年长篇小说《失踪者》出版。 1931年遗稿集《中国长城建造时》出版。 1934年遗稿集《在法的大门前》出版。 (以上均由马克斯·布罗德一一整理出版。)
1935-1937年马克斯·布罗德第一次编纂的《卡夫卡全集》六卷本出版。 1950-1958年马克斯·布罗德第二次编纂的《卡夫卡全集》九卷本出版。
祭酒_Fathom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辑 生前问世之作
1. 观察(1903-1911,早期试作) 「公路上的孩子们」 我们心情舒畅,唱着歌挤成一团。一个人...
-
第三辑 短篇小说遗作
1. 一次战斗纪实 “我”,我的新相识,逃离,沿着河,被抬着的胖子,冲进河里的胖子遗言提到...
-
附录の摘记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