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笔记本、修水管在与《光恰似水》的创作
源
读过 加西亚·马尔克斯访谈录
我有一个笔记本,我把想到的故事草草记在里面,为它们做笔记。我已经有了六十个左右的故事,我的设想是要达到一百个。奇妙之处在于内在的细化过程。故事——它大概是源于一个短语或一个事件——要么是刹那间有头有尾地出现在我脑海中,要么根本就不是这样。它没有起点;角色只是到来或离开。我给你讲一则趣闻吧,它可以让你知道我是如何神秘地到达一个故事的。在巴塞罗那的一个晚上,我们有客人在,这时灯突然熄灭了。由于是局部故障,我们便派人去叫电工。他在修理时,我举着蜡烛为他照明。我问他:“这灯到底出了什么鬼毛病?”“灯光就像水,”他说道,“你拧开龙头它就出来了,它流过去的时候,仪表就将它显示出来。”刹那间,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来到了我身边——
在一个远离大海的城市里——这城市兴许是巴黎、马德里或波哥大——在一幢楼房的第五层楼上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孩子,孩子一个是十岁,一个是七岁。有一天,孩子们请求父亲送给他们一艘划艇。“我们怎么能够送给你们一艘划艇呢?”父亲说道,“在这个城市里你们能拿它做什么?夏天我们去海滨时,就可以租用一艘的。”孩子们很固执,坚持想要一艘划艇,父亲这才说道:“只要你们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我就送你们一艘。”他们名列前茅,父亲便买了划艇,他们把它搬到五楼时,他就问他们:“你们打算拿它怎么办?”“不怎么办,”他们答道,“我们只是想要拥有它。我们要把它放在我们房间里。”一天晚上,父母亲去看电影了,这时孩子们打碎了一只电灯泡,灯光开始流泻出来——就像水那样——流满了整个屋子,有三英尺深。他们取了船,划了起来,穿过卧室和厨房。到了父母亲要回家的时候,他们就把它收起来,放在自己的房间里,拔出插头,好让灯光流干,把灯泡放回去,然后……什么都没有发生。这变成了如此美妙的一个游戏,以至于他们逐渐让灯光积得更深,戴上墨镜,穿上脚蹼,在床铺和桌子底下游泳,练习水下捕捞……一天晚上,街头过路人注意到从窗子里流出来、泛滥于街道上的灯光,便派人去叫消防队。消防队员把门打开,这时他们发现,孩子们太专注于他们的游戏,竟然让灯光漫到了天花板,他们漂浮在灯光中,淹死了。
这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就像我告诉你的那样,是怎样在刹那之间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的,你能告诉我吗?不用说,像我经常做的那样,每一次我都会找一个新的角度来讲述它(把一件事换成另一件事,或是加上一个细节),但想法仍然是一样的。这里面毫无深思熟虑的东西,毫无可预料的东西,我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发生在我身上。我任想象力摆布,是它在说“是”或“不是”。
吉伯特:你把这个故事写出来了吗?
马尔克斯:只是做了笔记:7号,“淹死在灯光中的孩子们”。仅此而已。不过,我把这个故事装在脑子里,像所有其他的故事那样,时不时地做些修改。例如,坐上一辆出租车,想起57号故事。我把它彻底做了修改,意识到,在我突然想到的一个小插曲中,我想象中的那些玫瑰根本就不是玫瑰,而是紫罗兰。我把这个改动纳入我的故事,在脑子里记下它。
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談《族长的秋天》:构思、地点、母牛、翻译、无时间、以及关于权力为何物的长诗
贝梅霍:你正在写的新书《族长的秋天》,是用同样的基调写的吗? 马尔克斯:不,那是完全不同...
-
批评《百年孤独》:剽窃巴尔扎克
你知道,有些批评家含沙射影地说,《百年孤独》剽窃了巴尔扎克的《绝对之探求》(La Recherch...
-
灵感笔记本、修水管在与《光恰似水》的创作
-
電影与文学之比
吉伯特:难道你不认为电影的视觉冲击力比文学的要强? 马尔克斯:我曾经是这么认为的,但后来...
-
马尔克斯的阅读观
吉伯特:如今你在读什么书呢? 马尔克斯:几乎什么都不读,对读书不感兴趣。出于职业兴趣,针...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