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枯枝败叶》与魔幻现实主义
源
读过 加西亚·马尔克斯访谈录
1971年他回头去读福克纳时为之反感的东西。但在20世纪40年代晚期,加西亚创作《枯枝败叶》时,福克纳对他是很重要的。
《枯枝败叶》找一个愿意接受它的编辑,找了将近七年,最终出版于1955年,和海上遇难的文章是同一年出版。为阿根廷一家出版社审稿的一位批评家不接受这本书,提供意见说,加西亚没有做作家的才能,应该投身于别的事情。《枯枝败叶》的故事是由父亲、女儿和外孙三个人交替讲述的,他们是一位医生的葬礼上仅有的哀悼者,那位医生曾经和他们住在一起。医生后来闭门不出,因一个行为而招致全镇居民的敌意,如今他们想要羞辱他的尸体。福克纳式的措辞是显而易见的,医生和《八月之光》中的盖尔·海托华牧师有几分相似。
尽管有福克纳的影响,《枯枝败叶》却并不是一个派生的作品。它自己的语言是丰富、稠密的,却并无福克纳许多作品的那种难度。它偶尔是超现实的,某种程度上这是福克纳的作品所没有的。虽然它仿效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建立了马孔多,但它这么做有着如此强的原创性,和拉丁美洲的生活如此相关,以至于马孔多成熟到完全确定为《百年孤独》的村落时,无数拉丁美洲读者把它认作其共同精神的居所。
加西亚想象的世界总是牢固地根植于现实的世界,但这是有欺骗性的,因为现实屡屡成为超现实。
《枯枝败叶》中那位老医生在中产阶级造作的晚宴上坐下来,对仆人说的话令在场的人大吃一惊:“嗯,小姐,就煮一点草,当作是汤那样给我端上来吧。”“什么样的草,大夫?”女仆问道。“普通的草,女士,”医生说道,“驴子吃的那种。”
超现实?对加西亚来说不是。“我家里的一个人就是那么说的。”他说道。
他相信在这个问题上福克纳和他是不一样的,因为福克纳的奇特是伪装为现实的。
“福克纳对生活中发生的某些事情感到惊讶,”加西亚说道,“但他不是把它们写成惊奇之事,而是写成每天发生的事情。”
加西亚不那么感到惊讶。“在墨西哥,”他说道,“超现实主义在街上流淌。超现实主义来自拉丁美洲的现实。”
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電影与文学之比
吉伯特:难道你不认为电影的视觉冲击力比文学的要强? 马尔克斯:我曾经是这么认为的,但后来...
-
马尔克斯的阅读观
吉伯特:如今你在读什么书呢? 马尔克斯:几乎什么都不读,对读书不感兴趣。出于职业兴趣,针...
-
談《枯枝败叶》与魔幻现实主义
-
创造《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其实是在我非常年轻——大概是二十岁的时候开始写的。我试图写一部关于布恩地亚...
-
《百年孤独》:關於結尾種種
《花花公子》:你在《百年孤独》临近结尾时写道:“文学是发明出来逗弄人的最好的玩具了。”...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