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卷——匈奴传(上)随笔
1)匈奴冒顿单于于汉高祖死后致书求婚吕后,汉廷皆以为辱。然汉使还报,冒顿曰:
未尝闻中国礼义,陛下幸而赦之。 可知冒顿之求婚有诚意,从胡俗。若婚事果成,汉匈或可联统成一国,如欧洲之西班牙、奥匈例。
2)武帝前,匈汉之战争,凡有前200年白登、前178年右贤王入寇、前166老上单于14万骑入寇、前159军臣单于入寇,不过四次,匈奴侵汉者三。马邑之谋前,已二十余年无战事。可知汉武帝诱攻匈奴,乃引蛇出洞,自启战端。非如此,大国地位安可得?
3)匈奴汉臣,中行说为第一。中行说辅匈奴,以绝汉、反汉、去汉化为核心。非如此,则匈奴早晚归汉,后事可证。可知中华文明感召力之强。
4)贰师将军李广利,屡击匈奴、西域,有大功,不幸得罪司马迁,后又战败降匈奴,故遗臭万年。审广利之事,其胜李广者甚多,于武帝扩张政策有大功,为何背如此骂名?可见文人史官不可得罪也!
李广利征宛后,匈奴且鞮侯单于遣返所羁汉使,自谓“
我儿子,安敢望汉之天子! ”此战威慑力不可谓不大,打得匈奴叫爸爸。然汉遣苏武为使,又为匈奴所囚。
5)汉匈外交,因古代交通通讯条件之限,实难开展。两国内情相互难知,又屡互扣使节,其难于驻休斯敦总领馆者远矣。可知古之外交官,非将则商,普通文人,不可胜任。且汉外交官皆身负特务之事,侦察匈奴内情,离间匈奴君臣,拉拢民众,皆分内事,而其降叛者亦不在少数。自古出使者,非能人、忠臣,岂能为之!
然汉书不载匈奴使节为间于汉者。匈奴使节或甚愚钝,不识中原厚黑之术也。
6)漠北大战后,汉虽置郡县、边塞、长城于河套、敦煌、漠南地,犹不能制匈奴南侵上谷、代、辽西等东北郡,酒泉、张掖、五原、朔方等西北郡。匈奴骑兵机动性强,来去如风,虽国势衰,然一旦中原衰败,则可速复兴。故草原与中原所争,两三千年不止,至工业革命乃止。
满舰饰假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94卷——匈奴传(上)随笔
-
第94卷——匈奴传(下)随笔
1)呼韩邪单于降汉并入朝后,整个国家仿佛都变得更像中原了,一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说好的游...
-
第71至86卷 官僚与儒生
这16卷讲了几十位副国级、省部级高官的履历故事。 1)一些官员以典型的法家方式治理地方,大...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