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北宋名家词选》读书笔记1:北宋初期
◆ 第1章 北宋初期
>> 何谓“等闲”?等闲就是轻易之意。
>> 正是对待苦难处理安排的不同,造成了各个词人风格的不同。李后主是根本没有处理安排的办法的,他只有一味沉溺于悲苦之中;再如苏东坡是超然的旷达,欧阳修则是有一种遣玩和欣赏的意兴;而大晏似乎有一种安排处理的办法。究竟该怎样去排解悲哀愁苦?他说是你要有酒的时候就去饮酒,有歌的时候就去听歌,不要说听歌饮酒的次数太多而推辞,因为那销魂的伤感比那歌筵酒席还更多,所以说是“酒筵歌席莫辞频”
>> 除非你天生不是诗人,若果然是一位诗人,那么就是大自然的风雨江山,花开花落,月圆月缺,夕阳残照,都能给你很深的感触,使你“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陆机《文赋》),使你有敏锐的感触,使你有深刻的见解,成为真正的诗人。
>> 《踏莎行》: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消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 在晏殊的伤春情绪中,实在是存在有一种对时光年华的流逝的深切的慨叹和惋惜,而且更在极幽微的情思的叙写中,流露出了深挚高远的一份追寻向往的心意。
>> 《山亭柳》,表现出了与他别的词不同的风格。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 晏殊写的却不再是交给歌者演唱的歌词,而是赠给歌者的一篇诗歌了,这正是从让歌伎酒女演唱到用于赠答之间的过渡性产物。
>> “念奴”者是唐天宝年间最著名的歌者。
>> 骑驴十三载(有本子作“三十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 说到转移风气,欧阳修的词比不上他在古文和诗两方面的成就。
他在诗和古文上都是改变风气的领导人物,但在词方面只不过是位中间过渡人物,是座承上启下的桥梁。所谓“承上”,是他继承了五代时冯延巳词内容的深挚,另外则有晏殊继承了冯词的俊逸;“启下”则是指苏子瞻得其疏俊,秦少游得其深婉。
>> 欧阳修虽然在古文、诗歌方面是领导风气的人物,而使我们更真切更活泼地理解欧阳修的心性、品德和为人的却是他的词。大家都只欣赏那万紫千红似锦如绣般的繁花,可是欧阳修却认为群芳过后的西湖依然是美丽的。
>>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 老去才难尽,秋来兴甚长
>> 《采桑子》。第一首: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 第二首: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管弦。
>> 第三首: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 第六首: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 十年前是樽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 风月本来没有悲欢的感情,可是人生有此感情并且有难以解脱的地方,才因为风月而引起这般的情感。就像冯正中说的“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所以欧阳修说是“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没法解脱、没法忘怀、没法忍受的这一切感情却都与风月无关,风月只是人之感情产生的媒介而已。
>>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着江南岸。
>> 一般说来,欧阳修于豪放之中见沉着,这是他基本的特色,可是有的时候,豪放多于沉着之时,他的豪放就表现得有疏朗飞扬的意态,这是和后来的苏东坡相近似的所在。
>> 《朝中措·平山堂》: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 “烟雨满楼山断续,人闲倚遍阑干曲”
>> 总之,词之发展自温飞卿之以精美的名物引发读者喻托之联想,到韦庄之发展为劲直深切的抒情诗,再由冯延巳在词中表现出一种感情的意境,至李后主之以个人经历写出了人间共有的无常的悲感,而且表现出开阔博大的气象,都代表了词之不断的演进,只不过李后主之纯真与耽溺的敏感之天才和他的破国亡家之遭遇既都属于一种非常人所有的一种特殊情况,所以真正对后世产生影响的重要作者,遂不是李后主而是冯正中,而冯正中最值得注意的则是其词中所表现的一种富于感发之作用的感情的意境,这正是使得小词有了要眇幽微的丰富之含蕴的一种特殊成就。而北宋初期的晏殊和欧阳修就正是冯词影响之下的两位重要作者,这一阶段可以说是词之发展的第一阶段。
>> 柳永词“不减唐人高处”的地方,正在于他写景时,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而且开阔博大
>> 雪梅香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
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 曲玉管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立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 少年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去年时。
诺丁山的小书店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叶嘉莹《北宋名家词选》读书笔记1:北宋初期
-
叶嘉莹《北宋名家词选讲》读书笔记2:北宋中期
◆ 第2章 北宋中期 >>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
-
叶嘉莹《北宋名家词选讲》读书笔记3:北宋后期
◆ 第3章 北宋后期 >> 说实话,我很希望中国大陆、台湾将来有一天统一了,这是中国最大...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