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一章 命运难逃 p320-p321
我的太姥姥,孤独而倔强的,自1908年起旅居巴黎。1911年11月,卡夫卡曾短暂到访此地;在旅行伊始,他和马克斯·勃罗德曾一道计划出版系列旅行指南。其构想十分充分,颇有些类似于半个多世纪以后问世的Lonely Planet,读者们可以在其帮助下放心大胆地乘坐廉价的三等车厢游遍意大利,选择乘坐公共电车而非出租马车。勃罗德草拟了指南框架,填充了关于折扣和免费音乐会的信息。卡夫卡总共只写了两句话,其中一句是“小费的准确数额”。指南中还包含购物建议:到巴黎必须享受菠萝、牡蛎和玛德琳贝壳蛋糕。彼时,距离令玛德琳贝壳蛋糕享誉全球的《追忆似水年华》首卷出版只剩下不到两年时间。 同样在这年十一月的这些天,巴黎街头还漫步着刚刚结束德国旅行的里尔克;各大报纸正在热议《蒙娜丽莎》失窃案,嫌疑犯之一便是默默无闻的诗人纪尧姆·阿波利奈尔。1911年是极为寻常的一年,比任何一年都既不好,也不坏。“俄国演出季”向公众推出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鲁什卡》。《约翰·克利斯朵夫》正一部接一部,缓慢而准时地出版,这部长得没有尽头的巨著在我们家族的女性中间受到狂热追捧(却被普鲁斯特嗤之以鼻,他甚至打算撰文“反对罗曼·罗兰”)。 从四月开始,在格博兰街(拉丁区的另一条街道,太姥姥也曾在此居住),列宁成功地讲授了政治经济学课程。四月底,高尔基前来投奔,二人商议了当前局势,列宁认定:“战争不可避免。”阿赫玛托娃和莫迪利亚尼各自坐在卢森堡公园的长凳上——付费座位对他们而言过于奢侈。这些人当中的几乎任何一位都对其余人的存在毫不知情,每个人都各自为政,囿于自我命运的透明袖筒中。 引自章节:第一章 命运难逃
117人阅读
中信大方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二部 第七章 廖吉克,或沉默 p254
廖吉克书信中屡屡提及的那个尚未出生便已令他如此牵挂的廖利娅和廖尼亚的宝宝,非是旁人,正...
-
第一部 第六章 后记忆 p74
记忆是传说,而历史是描述;记忆在乎公正,而历史要求准确;记忆劝谕训诫,而历史清算纠正;...
-
第三部 第一章 命运难逃 p320-p321
-
第三部 第三章 男孩们和女孩们 p369-p370
关于我们家族的历史,我想得越多,就越觉得它像是一部未偿夙愿的清单:别佳·利别尔曼和她那...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