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原作名: The Moon is Down
译者: 董衡巽
出版年: 2019-3
页数: 128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丛书: 约翰·斯坦贝克作品系列
ISBN: 9787020147236
内容简介 · · · · · ·
《月亮下去了》是斯坦贝克出版于1942年的一部长篇佳作。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占领北欧某国(暗指挪威)为历史背景,描写了某小市镇以奥顿市长为首的反法西斯人民反抗纳粹占领军的故事。
与一般的反法西斯主义作品不一样的是,在这部小说里,斯坦贝克对正反面人物的描写都尽量表现出了人性的两面性:英雄(或法西斯)的一面和普通人的一面。他既没有拔高反法西斯人民一方,把他们写得“高大全”,而是突出了他们对自由的热爱,不能忍受占领军的侵略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反抗,对德国占领军的描写也没有进行妖魔化处理,在他的笔下,这些侵略者是软弱的,甚至富于人性的。
《月亮下去了》是一部充满理想主义光辉的作品,饱含了作者对现实和人性的洞察,以及对人类前途的信心。
月亮下去了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1902—1968),美国作家,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生共创作27部作品,代表作包括《煎饼坪》(1935)、《人鼠之间》(1937)、《小红马》(1937)、《愤怒的葡萄》(1939)、《罐头厂街》(1945)、《伊甸园之东》(1952)、《我们不满的冬天》(1961)等。其中《愤怒的葡萄》还获得1939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和1940年的普利策奖。
斯坦贝克既是文学大师,也是最受美国民众喜爱的畅销作家之一,迄今为止其作品累计销售近一亿册,其中超过半数是《愤怒的葡萄》《人鼠之间》这两部代表作。
斯坦贝克的作品多描写底层的社会大众,替穷苦人说话,为被压迫者申辩,展现他们广阔壮丽的生活图景,刻画他们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人性光辉——善良、富有同情心,以及为生存而奋斗的勇气。
目录 · · · · · ·
第一章 / 1
第二章 / 21
第三章 / 41
第四章 / 53
第五章 / 59
第六章 / 72
第七章 / 90
第八章 / 106
附录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 117
约翰•斯坦贝克受奖演说 / 121
生平年表 / 124
· · · · · · (收起)
喜欢读"月亮下去了"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月亮下去了"的人也喜欢 · · · · · ·
月亮下去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除了马克·吐温,作家中只有他对美国政治生活的影响如此之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约翰·斯坦贝克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威廉·福克纳曾将斯坦贝克称为“美国第五位最重要的小说家”。剧作家阿瑟·米勒曾说,“除了马克·吐温,也就只有他对美国政治生活的影响如此之深。”其代表作《愤怒的葡萄》在美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美国现... (展开)

其实我没认真看、、挺短的不过
> 更多书评 10篇
-
他在门口转过身来对着温德大夫。“克里托,我欠阿斯克列比斯一只鸡,”他柔声的说道,“请记住把这笔债还清了。” 温德闭上眼,过了一会儿回答:“债总是要还的。”
2020-11-25 20:20:08 1人喜欢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7 )
-
Penguin Classics (1995)7.6分 52人读过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9)7.8分 49人读过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3)7.3分 60人读过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4)8.0分 4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2019年出版上架的外国文学 (鲸岛)
- ▓攒▓书▓如▓山▓倒▓ (不流ᝰ)
- 九久·新书(第十四辑 · 2019年) (上海九久读书人)
- 电光影里斩东风 (看不见的城市)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8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月亮下去了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根根xi酱 2020-10-10 08:49:07
太多对于战争的作品都是典型的二元对立,坏人被典型化,好人被神化。但斯坦贝克笔下的战争没有流血的残酷画面,只有向往自由的人民与战争之中尚带温情的侵略者。 “这是一场民族对民族的战争,而不是理想对理想的战争。”
1 有用 黄鸟 2024-10-16 14:59:58 四川
反法西斯的文学作品中,反抗者大多显得高大全,压迫者大多残暴不仁,《月亮下去了》却无意于此。 在斯坦贝克笔下,压迫者显示出无奈,软弱,孤独,苦闷,抑郁;反抗者则是冷漠,隐忍,沉默,拒绝。随着战事的推进,施暴者反而成了失败者,“苍蝇战胜了苍蝇拍”。 斯塔贝克用冷静克制的笔调,叙述这个冰冷中又带着火星的故事,让我们看到“盲从的人赢得战役,自由的人赢得战争。” 一切都是为了自由这个神圣的字眼,它是由太多的... 反法西斯的文学作品中,反抗者大多显得高大全,压迫者大多残暴不仁,《月亮下去了》却无意于此。 在斯坦贝克笔下,压迫者显示出无奈,软弱,孤独,苦闷,抑郁;反抗者则是冷漠,隐忍,沉默,拒绝。随着战事的推进,施暴者反而成了失败者,“苍蝇战胜了苍蝇拍”。 斯塔贝克用冷静克制的笔调,叙述这个冰冷中又带着火星的故事,让我们看到“盲从的人赢得战役,自由的人赢得战争。” 一切都是为了自由这个神圣的字眼,它是由太多的血肉铺就而成的理想而光辉的信仰。 (展开)
2 有用 嗷嗷嗷嗷 2019-04-10 23:10:13
月亮下去了,是黎明力气不够,还未冲破黑夜? 盲从的人赢得战役,自由的人赢得战争。 债总是要还的……
0 有用 Cactus🌵 2021-04-03 16:03:24
3.8
6 有用 ZiggyZiggy 2019-08-08 17:57:13
问题在于,斯坦贝克根本不是在写战争,他只是借用了战争的背景讲述一种人的东西,我十分抗拒用人性这个词语来进行陈述。 所以,这种对于其相应探索的苛责又是从何而来呢? 从这本书可以完全看出斯坦贝克的转变,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所谓战争领悟。 第二个疑问,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斯坦贝克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过渡都有许多踪迹可寻。为什么都在往大环境大背景上去批判式阅读呢? 内心的寻找,制度的消解,这些更... 问题在于,斯坦贝克根本不是在写战争,他只是借用了战争的背景讲述一种人的东西,我十分抗拒用人性这个词语来进行陈述。 所以,这种对于其相应探索的苛责又是从何而来呢? 从这本书可以完全看出斯坦贝克的转变,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所谓战争领悟。 第二个疑问,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斯坦贝克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过渡都有许多踪迹可寻。为什么都在往大环境大背景上去批判式阅读呢? 内心的寻找,制度的消解,这些更有价值的东西不关注,为何舍本逐末。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