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对《管理思想史》的笔记(2)

归
(要做积极的自己)

在读 管理思想史

管理思想史
  • 书名: 管理思想史
  • 作者: 丹尼尔·A·雷恩//阿瑟·G·贝德安|译者:孙健敏//黄小勇//李原
  • 页数: 386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 2012-1
  • 第31页 工业革命之前的管理

    果然是管理思想“史”,看书的时候脑子里还有高中历史老师抑扬顿挫的声音。小时候的自己真的是一台考试机器,机械的背诵或者记忆,完全没有领悟到知识的有趣之处以及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

    再去看瓦特的形象也愈加丰满: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326716/answer/182226612

    历史的发展是有因果的,并不是孤零零的一个名字,一句“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概括掉的。哲学家也好思想家也好会去梳理他们心中世界的样子,理出脉络自成体系。

    然后,“ 科学解决理论问题,工程解决应用问题。”我就是那个被实业兴国洗脑之后被耽搁的潜伏性文青。

    =====================================

    高中课改的时候,历史课本是从政治、经济、文化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展开而并非单纯的时间线,当年too young完全不明白是改与不改的区别,现在回顾,学校、教材的安排其实是有让你去了解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是怎么运转的,只不过没有合适的师长来传递精髓,硬生生的让我对历史课停留在了时间+人物+事件+意义的层面,真是可惜

    2018-10-06 23:54:42 回应
  • 第38页 第3章 工业革命:问题与展望
    英国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意味着当时不存在管理阶级。当时不存在有关如何进行管理的常用知识体系;不存在关于管理行为的普遍准则,也不存在一套关于管理者英国如何行事的统一期望和要求。
    引自 第3章 工业革命:问题与展望

    世间万物都是从0到1,即便现在书店里一整书柜的管理学书籍,也不过两百多年的时间。知识体系的建立、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都是财富的积累。

    从历史的角度看到进步,真好。为自己所在的时代拥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而庆幸与感谢。

    =====================================================================

    波拉德(Pollard)对那些试图建立一种新精神的尝试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努力提高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和道德水平,并不是为了工人本身……而主要是作为建立新工厂纪律的一个方面。”
    引自 第3章 工业革命:问题与展望

    ——传说中的企业文化么

    2018-10-07 00:05:31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