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 (1)

  • 第11页
    “为了使灵魂安宁,一个人每天至少该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

行者无疆 (14) 更多

  • 第124页
    常态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从众惯性,这种惯性既带来沟通的方便,又带来削足适履的痛苦。
  • 第110页
    欧洲是什么?我在街上寻找。是灰墙巴洛克?是阳伞咖啡座?是尖顶老教堂? 即使不是街头雕塑,欧洲处处可见这种阻碍人们快速行走的调侃和从容。 所谓欧洲,就是用古旧黄酮雕铸于街市的闲散和幽默。
  • 第108页
    我们的主要敌人是我们自己的恶习:自私、嫉妒、互损、空虚。 …… 他说,文化从低层次而言,包括全部日常生活方式,从高层次而言,包括人们的教养和素质。一个国家的公民在文化教养和举止习惯上的衰退,比大规模...
  • 第107页
    社会改革的最终成果是人格的变化。不改革,一个人就不想不断地自我超越,生命必然僵滞;不开放,一个人就不想不断地开拓空间,生命越缩越小,成天胶着于狭窄的人事纠纷。当权者如果停止社会改革,其结果是对群体...
  • 第107页
    真正的信念并不是憧憬胜利,而是相信生活,相信各种事情都有自己的意义,从而产生责任。责任,是一个人身份的基点。
  • 第87页
    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视野开阔、通达远近、崇山流变,这一点早已被历史证明。有这样的文明产生的机敏、应时、锐进、开通等品质也就是所谓的“智”;与此相对比,山地文明则会以敦厚淳朴、安然自足、万古不移的形态...
  • 第87页
    奥地利告诉我们,人类只有收敛自我,才能享受最完美的自然。
  • 第80页
    文化无界,流荡天下,因此一座城市的文化浓度,主要取决于它的吸引力,而不是生产力。
  • 第38页
    反观中国,传统观念,艺术家们历来以蔑视权贵为荣,以出入权门为耻,而同时存在的宫廷艺术家们又彻底沦为工具,极端之间没有中间地带,佛罗伦萨的艺术大师们,没有陷入极端,大方出入权门又未曾沦为工具。美第奇...
  • 第37页
    美第奇家族对文艺复兴的支持:一是巨额资金,二是行政权力,三是鉴识能力,缺一不可。 一,文艺复兴由许多作品撑持,无论是壮丽的建筑还是巨幅的壁画,都耗费不菲,远不是艺术家本身能应付的。 二,文艺复兴是一...
  • 第21页
    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
  • 第13页
    何谓彻彻底底的休假? 在关键上,这里体现了把个体休闲权利看的至高无上的欧洲人生哲学。中国人刻苦耐劳,偶尔也休假,但那只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欧洲人反过来,认为平日辛苦工作,大半倒是为了休假。因为只有在休...
  • 第10页
    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各个城市,例如精致、浑朴、繁丽、古典、新锐、凝益、舒适、神秘、壮观、肃穆…… 只有一个词,各个城市都不会争,只让它静静安踞在并不明亮的高位上,留给那座唯一的城市...
  • 第8页
    老普林尼所以中国人的描述:举止温厚,少与人接触。这个概念,把儒家学说的基本特征和农耕文明的不是远征,都包括在里边了。

人类简史 (2)

  • 第30页 二 知善恶树
    所谓“想象的现实”指的是某件事人人都相信,而且只要这项共同的信念仍然存在,力量就足以影响世界。
  • 第26页 二 知善恶树
    任何大规模人类合作的根基,都在于某种只存在于集体想象中的虚构故事。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5)

  • 第29页
    作为一个不幸的东方大陆人,什么时候才会打心里宽容起来呢?
  • 第28页
  • 第27页
    贞德成为英雄之后就和花木兰、刘胡兰一样
  • 第26页
    河本身有什么意思?一条大沟,装满流动的水。
  • 第25页
    我们心底不信任的基础太深了,辜负太多的好意

另一个欧洲 (1)

  • 第3300页
    这一次 ,我才知道巴黎其实不大 。它在面积上是平易近人的 。
<前页 1 2 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