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谷圓对《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的笔记(6)
神谷圓 (深入设计与心理学领域)
读过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
PART 1 亲子教养的传承
把焦点放在你身上,而不是孩子身上,因为孩子是一系列与众不同的基因和环境混合而成的,所以才会那么独特,而你就是那个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以及我们对孩子的反应负起多少责任,是亲子教养的关键。偏偏这些关键经常遭到忽视,因为把焦点放在孩子及他们的行为上比较容易,去探究我们如何影响孩子,进而改变我们影响他们的方式比较难。而且,不只是我们对孩子的反应塑造了他们的人格特质和性格,他们在环境中看到及感受到的东西,也会塑造他们的人格和性格。
如果我们不反思自己是如何成长的,以及上一辈在我们身上留下的影响,有一天你会赫然发现,那些经历会冷不防地跳出来,给你一记回马枪。自己在幼儿时期的记忆会影响自己的育儿方式。言传不如身教。在思考孩子的行为之前,不妨先看看他们效仿的榜样,其中一个榜样就是你。经常检视内心,多做自我批评,对父母来说极为重要,以免把破坏力传给下一代。
作为家长,会产生不良后果的心态包括:缺乏信心、悲观、过度保护、时时刻刻的担心。这些心态都会影响到亲子关系的质量。
破裂是指我们误解彼此,做了错误的判断,伤害了他人。在每个重要、亲密的家庭关系中,翻脸决裂是无可避免的。重点不在于关系破裂,而是要加以修复。首先要努力改变你的反应。也就是说,找出触发情绪的原因,并利用那种认知,做出不同的反应。如果孩子已经懂事了,你可以通过言语道歉。向孩子道歉会不会有负面作用,如果孩子发现你并不总是正确的,会不会没有安全感?我可以肯定地说:不会!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真实可信,而不是十全十美。
与其根据你做了什么来评判自己,不如观察及欣赏你做对的事情。注意这样做给你的感觉有何不同。不要说“我不擅长瑜伽”,而是改成“我开始练瑜伽了,而且比上周进步了一些”。就像我们不该评判自己一样,我们也应该尽量避免评判孩子。对孩子做任何评判都无助于让他变得更好,因为在“文静”“笨拙”“吵闹”等标签的限制下,孩子很难健康发展。
人随时都在改变及成长,尤其是小时候。描述你看到的孩子的具体行为,并说出你欣赏的优点,这样做的效果远胜于笼统的评判。比如,与其说“你的数学很好”,不如说“我很喜欢你做算术题时聚精会神的样子”;与其说孩子“画得好”,不如说“我很佩服你为这幅画下那么多功夫。我喜欢你画的那栋房子,看起来好像在微笑,让我的心情也跟着好起来了”。赞赏孩子的努力,描述你看到的东西与感受,并鼓励孩子,而不要做任何评判。
-
PART 2 孩子的成长环境
你和跟你一起生活的人,构成了孩子的环境。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如何与他人互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们的亲子关系以及你周围的小圈子——你的伴侣(如果你不是单亲抚养孩子)、你的兄弟姐妹、你的父母,以及付钱请来的保姆和你的挚友。你在这些关系中的行为很重要。例如,你会感谢身边的人吗?还是把怒火发泄在他们身上?这些关系对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儿童是一个个体,但他也是整个系统的一部分。一个孩子的系统中,除了有亲密的家庭关系以外,还包括学校、他们的友谊,以及他吸收的文化。所以你应该观察那个系统,并尽你所能为你自己和孩子,把那个系统打造成最好的环境。环境没有必要是完美的,因为完美并不存在。
如果你们是夫妻俩一起养育孩子,你们之间的爱、善意、关怀和尊重,都会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另一半的问题。在孩子看来,他分属于你们两个人,依附于你们两个人,也是你们两个人中的一部分。如果带他来到世间的其中一人经常被称为“坏人”,孩子往往也会把这种想法加以内化,认为自己也是“坏人”。
生活中总是有焦虑、悲伤、困惑和失落。如何帮孩子把痛苦变得可以忍受?在他们感到痛苦时,陪在他们身边。为了孩子,为了你最爱的人,你需要在场。敞开心胸面对和接纳孩子对你展现的情绪以及感受。你可能无法帮孩子消除痛苦,但是通过陪伴,而不是否认或推开他们,你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度过这段煎熬的日子。
展现善意不是自我牺牲或缺乏自信的象征。善意不是指你生气时不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你会说明你的感受及原因,但不会责怪或侮辱对方。当有人对你说过或做过的事情感觉难过时,即使你是无意的,你还是应该倾听及确认对方的感受,而不是反驳或狡辩。
-
PART 3 回应孩子的感受
人类是先有感觉,之后才动脑思考的。婴儿与儿童特别重视感受。你如何因应及回应孩子的感受很重要,因为人类无论老幼,都需要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来关注及了解自己的感受。婴儿纯粹是凭感觉生活,你可以说他们就是感觉的动物。我们不一定能了解婴儿的所有感受,有时我们需要安抚他们好一段时间,他们才会觉得获得安慰。你必须投入全部的关爱,才能为孩子未来的情感健康打好基础。如果你在孩子刚出生的那几年认真对待他的感受,孩子会逐渐知道,即使当下的感觉不舒服,情况也会好转,尤其当他知道自己可以跟有同理心的人分享感受的时候。你敏锐地回应孩子的感受时,可以引导孩子和他的感受建立一种健康的关系,无论是什么感受——从极端的愤怒和悲伤,到满足与心平气和,再到兴高采烈及慷慨大方的振奋感都包含在内。这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忽视或否认孩子的感受,对孩子未来的心理健康有害。我们身为父母,可能并没意识到自己正在做这种事,又或者,我们认为这样做最好。别人感到难过时,尤其是自己的孩子感到难过的时候,否认他的感受是我们习惯做出的反应。
导致成人抑郁症的最常见原因,不是现在发生在成人身上的事情,而是因为他们在童年时期,没有从亲子关系中获得安抚。孩子得不到理解与安慰,还被告知不要想太多;孩子独自哭着入睡,或独自生闷气时,随着情感失调的次数逐渐增加,他们忍受不愉快或痛苦情绪的能力也会变得越来越差。就好像一个容纳痛苦情绪的空间,当你把太多的情绪硬塞进空间时,很快就溢出来了,再也无处可塞。无论我们有什么样的情绪,总是有人接纳我们;无论我们感觉有多糟,一切总会雨过天晴。
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每个决定,都掺杂着感受。我们如何管理自己的感受,会影响到孩子学习管理他的感受。孩子喜欢快乐的父母陪在身边,而不是忍痛无奈在家陪伴孩子的父母。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就像我们一样,通常会以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来对待他人。敏感地关注情绪,并在破裂后修复,总是比冷战、争吵、争输赢更好。
当孩子还不能用语言表达时,你可以解读当时的情境,思考孩子的感受,并把它转化成话语。即使孩子会说话,他也可能无法像你那样清楚地表达感受。不要和孩子争论他的感受。当人们的体验获得认可,而不是遭到质疑时,感觉都会更好,孩子也不例外。你应该要意识到,孩子只是在告诉你他的感受,你要把握这个机会与他产生共鸣,谈论他的感受,而不是急着否认他。如果你认真看待孩子的感受,并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抚慰,他们将逐渐学会内化那种抚慰,以后就能够自我化解。孩子获准表达所有的感受,而不只是合宜的感受时,孩子更有能力享受快乐。
养成谈论感受的习惯也很重要,包括你的感受和孩子的感受。随着孩子日益成熟,大脑更趋向逻辑思考,这并不是说孩子会因此变得非常理性,人类永远是感性导向的,但孩子可以学会运用图片、绘画、语言来表达他的感受。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开始学会掌控情绪,而不是任凭情绪摆布。
不要使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避开孩子的情绪。
-
PART 4 最初的孕育
婴儿来到这个世界时,先天就会与他人建立依附关系。根据依附理论,无论一个人与他人的依附关系是轻松的、亲密的,还是充满关爱的,或是缺乏自信、黏人的、复杂的,或者他觉得自己与他人难以亲近,甚至欺骗自己独来独往更好,那都是源自婴儿时期他所受到的对待。如果在襁褓时期你对亲密关系与食物的需求通常都能获得满足,长大以后,你会觉得其他人都很好。这表示你可以信任他人,与他人相处融洽,心态乐观,很容易培养亲密关系,这些都有助于你过上美好的生活。
如果你试图忽略婴儿强迫性的哭喊,你必须关闭自己的部分感官,做出违背本性的反应。那对婴儿的成长是有害的,因为亲密的陪伴对婴儿及亲子关系很重要。婴儿的大脑不是自己发展的,而是与周遭环境和其他大脑互动下发展的。大脑会根据我们的人际关系,持续发展到我们死亡那天。刚出生的那天、那几个月、那几年,是脑内多数联结成形的时候,所以婴儿需要我们在身边与他保持联系。婴儿在痛苦中感到无助及无法获得满足时,他们会开始抽离,切断自己与痛苦的联系,他们可能会停止哭泣。如果你以不回应孩子来训练孩子不要哭,你是在教孩子怎么抽离感受。孩子表面上看起来可能很好,但未来他们稍大一些或成年后,这些感受会再度浮现。我认为这不是值得你冒的风险,而回应强迫性的哭喊并没有风险。
我们可以观察宝宝,并借此了解他们能做什么及需要什么。观察宝宝时,我们可以用一种更自然的互动节奏,从观察中获得更多的线索,而不是单向地对宝宝做事情。让宝宝发挥本能去寻找母亲的乳房吃奶或做出其他自然的行为(例如盯着你看,哭着呼唤你),是在尊重他,信任他,也是从一开始就帮他了解,他是一个有行动力的人,一个与你有关系的人。
多数父母在育儿方面需要亲戚或保姆的帮忙,以便投入工作。然而,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应该是父母。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主要关系作为人生中的精神支柱。保姆终有离开的一天,那可能会破坏主要关系,对未来产生影响。孩子需要感觉到父母把他们放在首位,尤其是刚出生的那几年。
《生育的心理过程》(Psychological Processes of Childbearing)是近三十年前首次出版的开创性著作,如今书里的内容依然适用,作者琼·拉斐尔-莱夫(Joan Raphael-Leff)把家长分成两种类型:管控型和引导型。她指出,管控型的家长是以成人为中心,依循惯例;引导型的家长是以孩子为中心,尊重婴儿发展的规律,而不是试图让婴儿去适应家长。无论你比较偏向哪种理念,切记,在亲子关系方面,接纳、温柔、仁慈是最重要的。
为了呵护孩子,我们也需要获得呵护。这种支持可能是实际的帮助,让你有充足的精力更关注孩子或补充睡眠。这种支持也可能是找到倾听你的人,陪你一起感受。这个人不一定是训练有素的心理治疗师,亲友只要能理解为人父母常见的感受,都很适合担任这种倾听者。你需要记得,你的感觉或想象的事情并不会伤害孩子,你对待孩子的方式才会伤到他们。
-
PART 5 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
孩子刚出生的那几周、那几个月、那几年时间都是培养孩子安全感的关键时刻。
心理健康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是亲子之间的紧密关系。
亲子关系是靠给予和接受的互动培养出来的。所谓给予和接受,是指父母与孩子对彼此的影响。我影响你,你影响我,我们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关系,不同于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是不知不觉中在你和婴儿之间发生的。
如果你的孩子还是婴儿,你盯着孩子看,以手势与脸部表情跟他“交谈”,这正是你需要做的。这个“游戏”可以培养来回互动,帮你强化亲子之间的联结,因为它拓展了你们的关系。之后,随着语言逐渐取得主导地位,我们会开始忽略亲子之间的身体交流,但那种交流依然存在。观察孩子,倾听孩子,以了解他的心声,也让孩子对你产生影响,这依然很重要。在交流中,无论是只有表情和举动,还是包含声音或话语,双方都会相互影响。
相互影响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关键——对亲子关系来说也是如此。我们很容易陷入匆忙的状态,于是一段人际关系不是以稳定而平等的节奏来回交流,而是变成一方处于主导地位,另一方处于顺从地位。当我们没有给对方留下回应的空间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如果这变成一种习惯,关系就会迷失方向。
如果你的身体离孩子很近,却没有察觉孩子发出的信号,例如你在刷手机或看电脑,这可能为孩子带来困扰。想想你和一个朋友一起出游,他却花很多时间刷手机,那感觉很讨厌,对不对?我不建议你长时间在孩子面前刷手机或查看电邮。这样做不仅剥夺了亲子接触的时间,也会让孩子感到空虚。这不是夸大其辞,那种空虚可能使人日后对某种东西上瘾,以阻止那种遭到忽略的空虚感再来纠缠他们。孩子需要与你联系才能促进大脑发育。人在孤立状态下无法正常成长,人需要真正的人际接触。帮你照顾孩子的人,无论是保姆、朋友或亲戚,也需要注意沉迷手机的问题。如果你或孩子的照顾者老是盯着手机屏幕,孩子也会想要盯着屏幕。
讨人厌的孩子是如何训练出来的:积极关注孩子绝对不会浪费心力。我们有时会误以为,劳师动众或倾尽所有才是对孩子好(例如带孩子去主题乐园,送很贵重的圣诞礼物,开生日派对)。这些事情可能很美好,但更重要的是日常互动。通过双方的反复磨合,日常互动的细节会让双方都尽可能感到满意,也帮孩子培养了幸福快乐的能力。你不可能因为敏锐地回应婴幼儿发出的信号而“宠坏”孩子。你在他人生的一开始投入的时间,会让孩子习惯去满足他对人际关系的需求。他会内化这点,知道他可以依赖这种关系,不必持续地寻寻觅觅。获得足够关注的孩子会有安全感,不会为了人际关系而患得患失。如果你不回应孩子对关注的请求,他会提高请求的声音,或是随着年龄增长,变得越来越调皮。关注孩子不是指你一直称赞他“做得很好”或是说他“最棒了”,那样做未必有效。关注孩子也不是要你评判他。孩子需要的是有来有往的对话。你在婴幼儿身上投入这种关注越多,未来需要弥补的裂痕越少。
粘人和独立:比较敏感的孩子需要黏着你并没有什么不好,想要独处的孩子也没什么不好。每个人都不一样,各有不同的需求。我们都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步调发展,如果孩子能自己决定如何与父母分开,而不是父母在孩子准备好之前就离开他们,孩子就不会有不安全感或黏人。帮孩子培养独立精神的关键,在于让孩子在准备好及想离开你的时候让他离开,而不是疏远他。
培养孩子稳定的情绪:你的孩子越放松(那可能是因为他得到足够的关注),就越容易培养稳定情绪,而不是经常焦虑或愤怒。许多成人不得不在生活中努力学习如何放松,因为他们在襁褓时期习惯了焦虑、孤独,或其他不平静和不满足的感觉,那些感觉逐渐变成了习惯情绪。
睡眠:如果你的孩子把睡觉和舒适、安全、陪伴联想在一起,他会觉得睡觉是一件很好的事。当我们想让孩子睡觉,却试图把他推开时,才会出现睡眠问题——这时孩子会把睡觉和孤独、拒绝联想在一起,如果床和美好的事物有关,他就不会不愿去那里了。孩子很自然就会与父母分离,当他知道你在那里,随时找得到你时,他会觉得可以放心分开了,因为以后想再与你相连时,你一定会在那里。我们不该以疏远孩子的方式来鼓励他独立,因为那样做不仅干扰了分离流程,也延长了分离流程。此外,那也会干扰孩子养成安全型的依附关系的流程。在孩子睡眠的问题上,你早期投入的时间越多,以后需要纠正的时间就越少。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带着同理心,陪孩子躺下来,或是陪在孩子身边,直到他入睡为止。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学会把睡眠与感觉受到关爱、陪伴、安全联想在一起。你花时间陪孩子睡觉时,可能会改变你的睡眠模式,这很正常。婴儿醒来时,如果能闻到或摸到父母,对他是有帮助的,如果你可以和婴儿一起睡,你也不必刻意起身去安抚孩子。
这种“逐步推进”的方式适用于夜晚的独自就寝、独自留在托儿所、独自去参加派对,以及任何没有你的情况。
不要主动去做孩子可以自己学会的事情,那会剥夺他的学习力。在决定提供孩子多少协助时,你要知道逐步推进或鼓励很有帮助。如果是孩子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你去帮他做,那反而剥夺他的力量与能动力。但孩子感到无助时,你若是不帮他,就是对他的感受不够敏感体贴。养成和孩子在一起的习惯,不是一起做事情,而是陪伴他,让他主导。从旁观察与帮助他,而不是直接伸出援手。协助他解决问题,而不是替他做事。
游戏是让孩子主导的时间,他会决定要做什么活动,也会指定你在该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你先陪孩子一起启动游戏,之后随着他沉浸在游戏中,你就可以逐渐抽离了。不要先拒绝孩子,他可能会一直想着和父母的关系,然后变得烦躁不安。
如果是年龄较大的孩子,你看到他不知道该做什么时,不需要替他规划娱乐形式。孩子感到无聊时,你应该告诉他,你相信他一定可以找到有趣的活动。无聊可能是发挥创意的必要条件。不过,一定要腾出一些时间跟孩子分享你喜爱的活动(例如桌游、纸牌、运动、歌唱或任何你喜欢的活动),以便与孩子同乐。
孩子只需要几个简单的玩具就够了,就像成年人一样,一旦选择太多,就会不知所措,不知从何选起。孩子需要自由地玩耍,自己选择及主导活动以培养创意。但有时孩子只想跟你一起玩,他需要的是你,而不是新奇的新玩具。
孩子有不同年龄的玩伴时,会成长得更好。把两个幼儿放在一起,他们可能各玩各的,而不是一起玩耍。混龄游戏可以让孩子学到同龄游戏学不到的东西。相较于和同龄的朋友玩耍,年幼的孩子可以从年长的朋友身上学到更多。我们的学习大多是来自于观察他人,年龄较大的孩子会教年幼的孩子更复杂的行为,也是他们的榜样。他们也可以为年幼的孩子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年长的孩子可以学习如何教导,如何支持,如何成为领导者。现在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其他孩子在户外玩耍,少一些时间待在室内或面对电子屏幕。
-
PART 6 所有的行为都是沟通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榜样。孩子会模仿你的行为,即使现在不模仿,以后也会这么做。
其他事情都处理好之后,展现得体的行为就变得更加容易。当我们不迫切渴求接触与联结,又有归属感的时候,行为也会更加得体。
行为纯粹是一种沟通。人尤其是孩子之所以会以不得体、惹麻烦的方式行事,是因为他们还没找到其他更有效、更方便的方式来表达感受与需求。有些孩子的行为并非罪大恶极,他们只是给别人添了麻烦。你的任务是解读孩子的行为。与其把孩子分成“好的”与“坏的”,不如去问一些问题。孩子的行为试图表达什么?你可以帮他以更得体的方式沟通吗?他想用身体、声音、言语告诉你什么?你也应该问自己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他的行为是如何与你的行为共同产生的?
所有的行为都是沟通,所以在行为的背后,你会发现感受。一旦你找到特定行为背后的感受,并发挥同理心,就可以把那种感受用言语表达出来。你可以协助孩子用言语来表达自己,以后他就不太需要以行为来传达感受了。
传统的亲子教养主张不该让孩子“为所欲为”。每次大家谈到孩子使性子时,我常听到这种说法。家长似乎很怕孩子使性子,他们认为,只要孩子使性子,以后他会永远是那种乱发脾气的个性。在这种输赢游戏中,家长若是坚持非赢不可,最后根本没有赢家。输赢游戏正日益根深蒂固,变成一种亲子的常态,那对亲子关系的发展有害。你以专制的方式支配孩子,也是在教他以这种方式处事。如果你的教养方式大多是把你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从这种方式学到的关系模式也是有害的。孩子只学到这种有限的角色选择时(“行动者”与“接受行动者”,或者说,“支配者”和“顺从者”),那会大大限制他身为人的潜力。比方说,如果孩子最有经验的角色是受害者与恶霸,他可能就会变成恶霸,或动不动就以受害者自居。
孩尖叫/哭泣/哭闹/索求或是任何让父母抓狂的行为是希望获得你的爱,想与你联结,想跟你当朋友。有时他迫切渴望你的关注,即使从你那里获得负面的关注,也总比得不到关注好。如果我需要获得关注,但对方不理我,我很难保持平静。当我的期望、希望或计划因为我无法控制的事情而落空时,当大家期待我完成我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时,或当我处于再也无法忍受的情境时,我会觉得压力很大。孩子因烦躁或失落而出现不得体行为时,可能也是出于类似的状况。
在孩子发脾气时,我比较推荐的做法是,不要放任孩子独自尖叫,而是持续与孩子对话。在孩子稍微停下来喘口气的时候,你要立刻表示同情地说:“哦,宝贝,真是个可怜的小家伙。”这样做至少让孩子知道他并不孤单。没有人喜欢遭到冷落,除非你是故意误解他,他当然会生气,或者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发脾气时,你不需要答应他做他想做的事,你该做的是同情他的失落感。
为了适应社会,举止得体,我们需要培养四种技能,孩子是否会惹麻烦,和父母管教严不严无关,而是和孩子学会这四种技能的速度有关:
1.抗挫折能力;
2.灵活应变的能力;
3.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从他人的角度看待及感受事物的能力。
不需要以奖励的方式来教养孩子。我们展现得体的行为,很少是因为我们想要获得奖励或害怕遭到惩罚,而是因为在意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我们希望孩子为人处事时顾虑到他人,对他人发挥同理心,不是因为担心受到惩罚或渴望获取物质奖励。让孩子对家事感兴趣的最好方法(例如把碗盘放进或拿出洗碗机),是让孩子在幼儿时期就玩类似的游戏(别忘了,游戏对小孩来说是工作——蒙氏教育)。你配合他玩耍时,他会模仿你,也会配合你。经过长时间的培养之后,你会教出一个愿意清理碗盘的孩子,而且他之所以愿意清理,是因为他想帮忙,不是因为你贿赂他。
孩子从别人对待他的方式,学会如何待人处事。当别人对他表达感谢与尊重时,他才真正学会如何说“请”和“谢谢”,之后才会效仿。如果你只是灌输孩子应该讲这些礼貌用语,他可能永远无法心领神会。
管教孩子行为的三种主要方式通常是:严格,宽松,合作。
1.严格:这种处事方式会导致对立、争输赢,孩子会感到羞辱和愤怒。你们可能会陷入一个僵化的循环,换句话说,你们可能陷入对峙与争吵,或者孩子再也不想与你沟通。这不是与孩子培养融洽关系的长期策略。如果你习惯以专制的方式和孩子相处,那可能也不利于孩子未来与权威人士的关系。他可能难以和权威人士合作,或难以担任领导者,或变成独裁者。
2.宽松:孩子不知道别人对他有何期许时,可能会感到不知所措,也没有安全感。但是在孩子准备好接受合作型的管教方式以前,宽松的管教可以作为正面的短期解决方案。
3.合作:你和孩子一起思考怎么解决问题,你更像是辅导员,而不是独裁者。 (1)借由定义自己来定义问题。比如:“我希望你的房间保持整洁,我希望你整理一下。” (2)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孩子可能需要帮助。比如,“是朋友把你的房间弄得一团糟,所以你觉得让你清理房间很不公平,对不对?”“你是不是觉得作业太多了,永远做不完?” (3)确认那些感受。“替别人收拾烂摊子,是感觉很不公平”或“万事都是开头难”。 (4)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思考解决方案。“我还是希望你把房间整理干净,你看怎么做最简单?” (5)坚持下去,必要的时候重复这几个步骤 你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想解决方案时,应该让孩子主导,不要立刻否定他提出的建议。你不要自作聪明想出所有的答案,因为那样做就剥夺了孩子的思考力。
对孩子撒谎,故意不让孩子知道。想避免孩子感到难过是人之常情,但问题不是出在孩子有那些难过的感受,而是在于我们害怕他有那些感受。所以,我认为,如果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你或伴侣有困难,正在努力解决,也希望能够解决那些困难,这样做要比隐瞒孩子更好。如果孩子担心,你可以安抚他。如果我们不把那些坏消息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说出来,无论如何孩子都会察觉到气氛不太对劲,他可能会胡思乱想出更不好的情况。
当孩子说谎时(注意,我是说“当”,而不是“如果”),请记得说谎的所有原因。这是一个发展阶段,孩子正在模仿你,正在创造私人的空间,他说谎是为了避免惩罚或避免沮丧。如果说谎是问题,最好是解决问题,找出谎言背后的原因,而不是惩罚孩子。惩罚只会使孩子变得更擅长说谎。你的目标是从婴儿期到成年期,持续维持亲子沟通渠道的畅通。重要的是,孩子觉得他可以告诉你真相,觉得他的所有感受都会获得接纳,甚至包括那些你会担心的感受和态度。如果孩子不敢对你透露这些,万一他在学校被欺负,或被柔道教练的性暗示吓到时,他能向谁求助?你需要包容孩子的感受,别对他的行为或告诉你的事情反应过度——你的做法是不要做出评判,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该做什么。我们的人生经验比孩子丰富,有时孩子告诉我们一些事情时,我们可能很想告诉他该做什么,可以的话,请克制这样的冲动,这样你才能给孩子灌输信心,以免剥夺他的能力。如果你是倾听者,而不是扮演先知,孩子更有可能持续对你说实话。为了找出问题的根源,就不要只盯着谎言,而是去找出孩子生活中缺少了什么,或发生了哪些事情是需要你同情与关注的。另外,你也需要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导致孩子必须采取这种迂回的方式(撒谎)来获得同情与关注。
家长不要对孩子的所作所为以及他告诉你的事情反应过度,这样才更有可能维持亲子沟通渠道的畅通。教养青春期的孩子时,请记得你自己青春期是什么样子。那时父母为了阻止他们的恐惧变成现实,而对你设下了种种限制,使你觉得束手束脚,很不自在。
孩子——以及所有的人——需要的,是爱加上界限,而不是只能二选一。你会希望你设的界限是有效的,所以不要发出空洞的威胁。界定你自己,而不是界定孩子,你应该说“我需要你十点前回到家”,而不是“你年龄太小,十点以后不该在外面逗留”。说话要冷静、温和、坚定,而且要说到做到,始终如一,孩子会学会认真看待你的话,因为你是言出必行的人。尽量不要以负面的话语来设定界限。与其说“不要在墙上画画”,不如说:“墙不是用来画画的,纸才是画画的地方,这里有一些纸。”
不要评判孩子,给孩子贴上无能、冲动、不值得信任或不成熟的标签,这无法帮他们进步。
青春期:身为成年人,我们不像孩子进化及发展得那么快,我们对青少年的看法可能六个月前还是准确的,但现在已经过时了。所以,六个月前,孩子可能很乐于让你帮他做功课,但现在他会觉得你的帮忙干扰了他。孩子说你很烦或你完全错了的时候,不要辩解。孩子做出出格行为时,找出孩子的出格行为想要传达什么信息,接着解决问题,再进行头脑风暴,这个三步骤的计划不是处理孩子麻烦行为的唯一方法。每个家庭都可以寻找自己的方式,并采用自己的方法来修复裂痕。
芙的经历提醒了我,无论孩子的年纪多大,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倾听他的心声很重要。不要在陪伴孩子时,双方各自盯着不同的手机屏幕,或各自沉浸在不同的世界,只是共享一个空间。我们需要确保我们除了与孩子一起生活以外,心也彼此相连。
沟通渠道畅通时,就比较容易和孩子谈一些更复杂、更微妙的议题,例如性爱、毒品、霸凌、友谊、色情、网络世界。你可以得知孩子和年轻一代是如何看待这些议题的,你和孩子可以分享你对这些议题的感受和看法,以及过程中的每个变化。如果你不愿意被孩子的意见与感受所影响,他也不太可能接受你的影响和睿智建议。
成年后:父母对成年子女的生活关注但不加干涉,这对成年子女来说意义重大。
神谷圓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432条 )
- 中国书法通识
- 6
- 从出生到3岁
- 3
- 关键期关键帮助(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用好科学养育法)
- 1
-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第7版)
- 1
- 1000天阅读效应
- 3
- 蒙台梭利早教训练全书
- 1
- 蒙台梭利教育精华
- 2
- 孩子:挑战
- 1
- 哈佛经典谈判术(纪念版)
- 3
- 崔玉涛自然养育法
- 3
- 打造让孩子自主学习的住宅
- 1
- 彼得德鲁克全集·管理的实践
- 5
- 华为灰度管理法
- 5
- 影响力
- 9
- 精进3
- 1
- 创造性思维十一讲
- 4
- 创新思维
- 4
- 抢占心智
- 8
- 领导力21法则
- 1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7
- 由内向外看世界
- 2
- 心智的本质
- 1
- 定位:争夺用户心智的战争(经典重译版)
- 6
- 钱从哪里来4:岛链化经济
- 2
- 学会提问(原书第11版)
- 6
- 硅谷增长黑客实战笔记
- 6
- 赢
- 4
- 荣格的潜意识与生存-大师思想集萃
- 1
- 灵感从何而来
- 4
- 沟通的方法
- 13
- 第二曲线创新(第2版)
- 8
- 第一性原理
- 8
- 亚马逊逆向工作法
- 5
- 亲密关系(第6版)
- 11
- 传神文案
- 5
- 打爆口碑
- 6
- 向上管理的艺术(升级版)
- 4
- 品牌设计法则
- 8
- 食物语言学
- 9
- 语言本能
- 1
- 视觉锤
- 12
- 行为设计学
- 8
- 佐藤大:用设计解决问题
- 5
- 设计中的逻辑
- 10
- 硬球战略
- 7
- 商业设计
- 6
- 谈美
- 8
- 重新定义用户体验:文化·服务·价值
- 18
- 微交互
- 6
- 数据可视化
- 1
- 认知心理学 (第三版)
- 2
- 用图表说话
- 2
- 怪诞行为学
- 4
- 情绪心理学
- 4
- 情绪心理学
- 11
- 积极情绪的力量
- 9
- 情绪急救
- 2
- 怪诞心理学
- 6
- 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
- 7
- 长期有耐心 : 美团的成长与进化逻辑
- 5
- 网站情感化设计与内容策略
- 9
- 消费者行为学
- 10
- 设计心理学3
- 5
- 设计心理学1
- 2
- 习惯的力量
- 10
- 关键洞察力
- 1
- 交互设计沉思录
- 7
- 网站分析实战
- 7
- 用户思维+
- 12
- IDEO,设计改变一切
- 11
- 复盘
- 6
- About Face 4: 交互设计精髓
- 2
- 金字塔原理
- 4
-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2
- 11
- 用户体验度量 (第2版)
- 2
-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
- 10
- 支付宝体验设计精髓
- 1
- 精益创业UX篇——高效用户体验设计
- 1
- 数据之美
- 1
- 如何阅读一本书
- 1
-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