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思想史(三卷本)》的笔记(1)

中国思想史(三卷本)
  • 书名: 中国思想史(三卷本)
  • 作者: 葛兆光
  • 副标题: 第二版
  • 页数: 1127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 2013-6
  • 导论笔记

    小引——思想史的写作

    真正绵延至今且影响人们生活的两样东西:几千年来不断增长的知识和技术;反复思索的问题以及由此形成的观念。 思想史与哲学史之比较 一、哲学史 1.哲学史撰述之历史 1916年谢无量《中国哲学史》,其叙述并不具备范式意义→1919年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至今仍有意义和启发,“范式”意义要大于“说明”意义)→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风行一时→1960年代任继愈《中国哲学史》,意识形态较浓,语言明白易懂→八十年代人民出版社冯著七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再次风行 2.哲学史撰述存在的问题 “哲学”、“哲学史”给现代中国学术重新处理古代中国思想提供了良好的概念工具、研究思路和叙述框架,但是,完全接受西洋标准来谈中国多少有些尴尬(傅斯年曾反对哲学算是文科,理由是西洋哲学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中国哲学则以历史为基础;甚至古代中国本没有哲学,只有方术)。 相比起来,倒是“思想史”在描述中国历史上的各种学问时显得更从容和适当,“思想”这个词比“哲学”富有包孕性质。 二、思想史 1.思想史撰述之历史 1935年容肇祖《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1939年蔡尚思《中国思想史研究法》(常乃德于更早出版《中国思想小史》为入门之好书) 2.思想史撰述存在的问题 思想史因其包孕性而承担过分沉重和庞大的责任,以至于连自己的范围和内容也搅得不清不楚,思想史的著作因此较少且常常是放大了尺码的“大号哲学史”。 3.作者对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的感想和思索 思想史果真是可以包容哲学、意识形态、逻辑学说乃至政治、法律、科学的一个大历史吗?或者说科林伍德所言真的成立吗?事实上,思想史的写作依然面临诸多窘境: (1)思想史意义在于确立值得表彰的“道统”,建立一个思想的“谱系”还是叙述一个 思想的历史;即思想史属于思想还是属于历史 (2)如果属于后者,是否需要重新确立叙述对象(一般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凡俗平庸的思想时代) (3)如果描述一个范围更广阔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则如何处理好思想史与社会史、政治史、学术史互为背景的问题? (4)思想史如何处理与社会史等诸多领域的畋域冲突?

    第一节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

    经典与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 一、中国思想史叙述与解释的“新经典话语系统” 1.该话语系统的理论预设 (1)人们一般会认定真实的思想历史历程就是由精英与经典构成 (2)思想史是由一个个思想家构成的时间序列,因此,描述思想家的序列就等于描述了思想史 (3)一个并不自觉的假设:精英与经典的资料就是当时完整而真实的情景 2.隐约的疑问 (1)仅仅由思想精英和经典文本构成的思想似乎未必一定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延续的必然脉络,倒是存在于普通生活中的知识和思想却在缓缓地接续和演进 (2)精英与经典的思想往往超出常识,未必真在生活中起重要作用(当文人正襟危坐地谈论理想主义时,生活却使大多数人实行着不冠以主义名称的实用精神) (3)某些经典和精英在其所处时代未必如其在思想史著作中所说有如此巨大的影响 我们应当注意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有一种近乎平均值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作为底 或基石存在,其在人们判断、解释、处理面前的世界起着作用 二、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 1.几点说明 “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并不完全是“小传统”,并且不应当用“大传统”与“小传统”二元对立的方式对思想史进行叙述;我们所说的“一般知识与思想”是指最普遍的、也能被有一定知识的人所接受、掌握和使用的对宇宙间现象与事物的解释,这不是天才智慧的萌发、深思熟虑的结果,也不是最底层的无知识人的“集体意识”,而是一种日用而不知的普遍知识和思想。而这种一般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可能在相当长一个时段内并无太大变化(法国年鉴学派影响)。 2.文献和资料范围 家训、族规、劝善书、童蒙课本、宝卷等无疑是极好的分析资料;无意识的史料如《妙法莲华经》、《太平御览》、《艺文类聚》等虽不向人们叙述却也起着陈列的作用。 3.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构成与影响 (1)启蒙教育的内容 (2)向每个人提供的生活知识的来源 (3)思想传播的途径(讲经、变文、说书、演出等)

    第二节 知识史与思想史

    学术与思想有一定的分别,学术史和思想史有不同的分野,那么,该如何看待和处理知识与思想的关系 一、思想史的起源处 从一开始,关于宇宙空间和历史时间的知识就是古代思想的基础;早期中国最重要的知识就是星占历算→把握宇宙、祭祀仪轨→整顿秩序、医疗方技→洞察自身,在此基础上产生了阴阳、黄老、儒法等思想 二、知识史与思想史之关联 1.知识变动与思想变动之间 (1)知识的储备是思想接受的前提:东汉博学通儒的知识主义倾向直接导致佛老的兴起 (2)知识的变动是思想变动的先兆:晚清西学的引进直接导致佛学的复兴 2.知识影响思想之例证 北宋皇陵之布局:作为宋代官方意识形态的象征与北宋唯一官修《地理新书》参看以窥见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在北宋的绵延;一旦教育史、技术史、建筑史、文献学史等知识领域的问题都成了思想史解释的资源时,思想史已经开始了重写。 2.重写之缘由 思想总是傲慢地将自己与那些形而下的知识背景隔开,造成二者的分离;幸好,这种分离并不是很彻底。

    第三节 “道”或“终极依据”

    由马王堆T形帛画所引发的疑惑:在论述和解释任何问题时,总有一个逻辑起点成为其盲点,那就是不必论证的终极依据,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不言而喻”、“不证自明”。 一、天不变道亦不变 1.古代中国思想世界的很多知识与思想的支配性观念,很可能都是在天圆地方、阴阳变化这些来自天文地理的观测和经验中产生并奠基的 2.“天”作为天然合理的秩序与规范,不仅支持者天文与历法的规定,支持着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甚至支持着皇权和社会等级的成立、政治形态的合法等 二、天崩地裂 1.“变局”、“断裂” 历史的变动过程中,那些知识和思想得以确立的背景都被剧烈的变动摧毁,人们不得不另寻新的基石时,李鸿章所谓变局与福柯所谓断裂便产生了;在这一次次断裂后,人们与旧时的思想便有了隔阂,因此便产生了“知识考古”的需要 2.“天人合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天人合一”成为一个热门的论题,但最热衷这个论题的人往往停留在环境保护的层面,并不曾对它的深层意味给以历史的理解

    第四节 连续性:思路、章节及其他

    一、思想史的三种写法 1.“确立事实”:究竟拿出什么展品,如何陈列,已经潜藏着作者的预设 2.“真理评价”:作者的意图与好恶往往是公开的,历史就像是倒放电影 3.“追踪旅行”:其对于思想史的转换与衔接的关节挑选,其实也多出自作者自己的理解 二、思想史的连续性 1.福柯的预言:在将来新的历史学视点的关照下,历史不再是完善的历史,不再是理性不断增强和逐步走向抽象化的历史,相反,断裂现象不断出现。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重建《思想史》的连续性 2.教科书写法的利弊 传统的“学案”是为教科书的雏形,受西洋与东洋影响的思想史普遍采用章节式的写法,内容、文风高度一致。其先入为主的印象给了读者一个方便的理解框架,如用于启发性研究则较为糟糕(如今充斥在大量刊物上的,平庸的、千篇一律的论文可能就是这种教科书的后遗症 ) 3.思想史的连续性在《思想史》中的体现 (1)对传统思想命题的不断解释(孔子所言性与天道这一命题的发展) (2)于看似断裂处体现出的连续性:古代对于仪式中的进退秩序以及象征事物的尊崇是否会引出诸如“礼乐”、“仁爱”、“名分”等思想 (3)受外来思想冲击为应付变局,人们反身寻找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思想资源,对新的知识和思想重新进行理解和解释的时候(佛教进入中国、晚清大变局) 4.葛著《中国思想史》之特色 力图在较长的时间段内描述思想史的流程;更多地讨论那些不属于思想家的思想史,如古代仪式如何滋生出秩序的思想,数术方技的知识与思想如何提高自身文化品格而跻身经典的,佛教的进入是如何刺激和改变中国的“四夷”观……

    第五节无画处皆是画

    思想史产生空白的两种预设:“由今溯古”的思路令人预设它是空白;“因人设岗”撰写者往往将二三流的思想一概忽略不计。换一种思路,“空白”恰恰是一种有意思的内容(类比书法中的枯笔、足球过人中的假动作),“空白”背后,其实写满了未发表的文字 一、思想平庸的时代 1.思想空白的例子 唐代思想史仍然有盛唐相当长的空白,如冯友兰、任继愈等人的《中国哲学史》从王通至韩愈的时间段几乎是空白,对真正影响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以及一般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几乎未作叙述(类似于“道统”的继承)。然而,站在历史的立场上看,没有哪一个时代没有思想,它并不需要考虑到“道统”的建构 2.平庸时代的特点 (1)黄仁宇《万历十五年》(1587:A Year of No Signifiance)传达的历史观念给了作者以启发,思想定于一的时代,看似圆满的结果,就导致了洞察力和批评力的消失,这种消失应当成为思想史讨论的对象 (2)“盛唐气象”: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意识形态笼罩一切,而在这种重复、空洞、千篇一律的背后则传达着一个重要思想:“任何超越意识形态的思想都是犯罪” (3)皇权在垄断思想时,除了熟知的文字狱等手段外,还有对真理和话语的制高点的占领(明代的《孟子节义》、《大诰》,清代的《大义觉迷录》、《名教罪人》等) (4)这种状况往往引发思想史的新变,人们或通过引入另类资源,或使私人话语和公共话语分离,直到这种分裂再也维持不下去而导致精神与生活世界的全面崩溃 二、空白处描绘历史的三种情况 1.把过去视为“平庸”、“落后”的思想当做思想史来书写 2.把过去未被浓墨重彩书写的思想作为一种潜在资源在其重新凸显的时代加以叙述 3.把过去被推向远处当作背景的思想现象拉近,放在对焦处进行叙述

    第六节思想史研究中的加法与减法

    一、加法 在以往的历史观念中,仿佛思想和知识一样,越靠后就越进步,思想史将它认为有意义的对象像搭积木一样陈列出来,显示着思想的“进步”、“发展”或“演变”(儒家的发展: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王充→韩愈) 二、减法 古代思想史中一些被减省掉、忽略掉的细节告诉我们,过去一些“不文明”、“不理性”的东西,其实也曾经合理过、正当过,甚至神圣过 1.颊谷之会 《春秋毂梁传》:“颊谷之会,孔子相焉,两君就坛,两相相揖……齐人使优施舞于鲁君之幕下。孔子曰‘笑君者罪当死。’使司马行法焉,首足异门而出”。《史记》中亦有类似记载,《左传》、《公羊》则不载,我们的思想史中也因此没有颊谷之会。而从古代中国的舞蹈和祭祀中包含的,可能是已经被理性历史淹没的历史。道教中类似于涂坦斋、过度仪这类事物也可能有相同意义 2.被遗弃的边角料 那些被判定没有价值的东西,在以某种价值来设计框架的历史章节中,是找不到容身之处的(如张光直对《国语》中绝地通天进行研究发现其对应的轴心时代的某种文化现象) 传统的历史学家致力于让自己的读者更熟悉过去,相较而言,福柯则致力于使得过去让人陌生

    第七节 历史记忆、思想资源与重新诠释

    所谓思想的“连续性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固有的思想资源不断被历史记忆唤起,并在新的生活环境中被重新诠释,以及在重新诠释时的再度重构这样一个过程 一、历史记忆 1.几种压抑方式 (1)官方强制性的作为,如禁书运动,四库全书对书籍的删改行为 (2)官方强制性行为所引发士大夫及民众的自我阉割(自动自发的压抑扩大了对明末清初历史记忆的抹除) (3)时间的流逝将丰富的历史和刻骨的心情渐渐过滤成了书本和文字,使读者和历史间产生了疏离感 2.历史记忆的两种取向 (1)追本溯源:人们以向回看的方式进行文化认同,确认自己处在一个强大的历史空间和族群文化中以获得所需要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在此过程中,人们可能有意对信息进行筛选(韩愈的“道统”也并非根正苗红,新儒学中理的思想最初来自韩非《解老》,而理之思想源于墨家,《解老》则源于道家,则理的资源要归于墨、法、道三家) (2)斩草除根:以发掘历史记忆的方式反省自身传统的来源,并把这种连累自己的根挖出来彻底斩断(晚清的辟荀、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 前一种包含了民族主义、个别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倾向,后一种则银行世界主义、普遍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的倾向 二、两种研究思路的协调 强调外在影响(冲击-反应模式)与凸显内在理路(内部取向),其实都在用片面的深刻顽强地表现着一种洞见,是否有更合适和平和的写法。作者试图描述当时中国知识世界面对新知时,对历史的发掘和对思想资源的重新诠释。当一个民族的历史很长、文化很深、而且对传统的认同仍然存在时 ,传统对当下的“进入”是不可避免的

    第八节 什么可以成为思想史的资料

    王汎森在《什么可以成为历史的证据》中指出在新史学观念的影响下,取得治学材料的方法也发生变化,传统读书人的治学方式不再占有支配性地位;但在哲学史或思想史的写作中,这种变化却并不明显,通常只是评价尺度和政治立场的变化 一、被忽略的文献/考古资料 1.历书:蒲慕洲以秦简的《日书》为中心资料,通过睡虎地秦简《日书》重建古人的生死观念和日常生活(《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那些被写进日书或通书的指导生活的观念为何不能写进思想史? 2.知识史:如前所述 3.档案:刘铮云在《古今论衡》中发表的《口供中的故事》通过对档案的分析,发现很多社会的实际思想和经典记载的原则和观念有相当的差距,并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社会生活细节(夫妻关系) 4.类书、蒙书、手册、读本:明治维新时期的一些小册子有效树立了日本公民的文明意识 5.小说话本唱词:杨家将故事的形成可用于透视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凸显的历程;宋代对正统性的讨论而引发的三国故事的兴起 二、影响思想史写法的观念 1.凸显对长时段的理解:包弼德《斯文》通过文学史尤其是文学批评史的方式撰写思想史,拓宽了思想史的涵盖和辐射 2.知识史与思想史的联结 3.注意增长与注意消失并重:思考杀人祭鬼、宗教自虐、性公开化等习俗为何消失 但麻烦也随之而来,即思想史如何确立自己的边界,一方面不侵入其他历史领域(无限制的扩张等于消解自身),一方面守住自己的国土

    第九节 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考古与文物

    取地下的考古材料与文献对证,用域外的文献与传统的文献比较,用人类学调查的资料与历史文献研究的结果对照,几乎成了历史研究者的共识 一、思想史写法变化的原因 1.考古发现的文献资料的刺激 2.思想史理论视野的转变:年鉴学派有关长时段的历史描述,福柯有关知识系谱的考古以及有关医疗、监狱、精神病院、性的个案研究对于知识史的透视 二、考古资料的局限性 1.大量没有文字只有图形的考古资料是否也应当进入思想史研究的视野?视觉上的问题往往也是观念上的问题,图像的布局、设色、主题不仅有审美的趣味也有生活的趣味,甚至思想史的内容 2.古代中国的世界地图:世界地图的下面潜藏着相当多的关于民族、国家和世界,以及关于知识与权力的思想史内容

    第十节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图像

    郑樵:“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在西方,图像学自十九世纪从考古学中分离出来,渐渐进入民族、宗教、观念、意识形态的研究领域,而这一领域在中国的研究却未得到充分发掘

    2019-09-07 12:32:06 1人喜欢 回应

。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6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