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ymion对《长征》的笔记(14)

Endymion
Endymion

读过 长征

长征
  • 书名: 长征
  • 作者: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 副标题: 前所未闻的故事
  • 页数: 452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年: 2015-4-1
  • 第九章 首场血战
    长征不仅仅是枪来弹往,而是集三大战役于一身与蒋介石和地方军阀之间的战斗,与自然环境的战斗,还有最关键的,中共内部的战斗:领导人和领导人之间,方针和方针之间的战斗。
    引自 第九章 首场血战
    2021-06-13 16:51:14 回应
  • 第十章 变道
    湘江一战以后伤员数量大増。很多人都被抬在担架上。但是到了悬産以后,不管伤情多严重,所有伤员都得从担架上下来,让人帮着沿悬崖一侧凿出的狭窄石阶爬上去。这里叫雷公岩,以九十度角垂直地拔地而起。山道极为陡峭,只能容一只脚,无法拾着担架行动。悬崖脚下堆满了筋折骨断、哀鸣呻吟的马。伤员痛苦而缓慢地让人帮着爬上这堵峭壁,一次只能上一个人,有的是在后面推,有的是用绳子在前面拉。有些人还是没能过得了这一关。牵马上山更加艰巨,有些马和牵它们的人一起掉了下去。陆定一认为没人比红星纵队的女同志更加勇敢,没有她们坚实的肩膀,很多伤员就将陨身于此。[2
    引自 第十章 变道
    2021-06-13 16:51:56 回应
  • 127
    周恩来一贯是个非常温和,非常真诚,严格遵守纪律的共产党人。党的决定一旦通过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会质疑。但是现在,他第一次违反了常例 按现在已知的情况一他似乎对李徳失去了耐心。而一向后知后的李德这一次似乎也对这样的变化有所察觉。
    引自 第十章 变道
    2021-06-13 16:56:46 回应
  • 第十一章 遵义
    接下来毛泽东开始讲话。以前他都是等所有人讲完再发言。这回他打破了规矩。他的发言很长,讲了一个多小时,比其他任何人都长得多。他指名道姓地批评了李德和博古,指责他们没能对红军运动战的传统加以重视,而是用李徳的“短促突击”取代了朱毛时期对国民党部人设下陷阱然后将他们一网打尽的战术。毛泽东也不认可博古的观点。失利不是数量上的劣势导致的。红军在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中面对的是同样数量众多的国民党部队,但每次都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问题不在于数量差距,而在于战术的使用。据伍修权回忆,毛泽东坚持认为之前的军事方针是错误的,博古一李徳的方针基本上是“防御时的保守主义”,“进攻时的冒险主义”和“转移时的逃跑主义”。毛泽东声明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解决军事方针的问题。博古和李德不了解红军战士事实上也是人,他们必须用脚走路,也需要吃饭、睡党。如果一个指挥员只知道根据地图布下阵线、定下行动时间,却不了解实际地势地形,那当然打不好 对红军未能与十九路军联合毛泽东也加以强烈批评。他说这使得红军失去了一个可以突破国民党防线到他们后方发起攻击的绝佳机会。周恩来、洛甫和他都希望与十九路军合兵一处。 与会者为毛泽东的讲话喝彩。他讲出了大多数指挥员很久以来的心声
    引自 第十一章 遵义
    2021-06-13 17:19:28 回应
  • 第十五章 牵着蒋介石的鼻子走
    1935年2月16日,红军接到以下命令,这也可以被看作是长征路上的口号: “我们必须准备走大路,也必须准备走小路。我们必须准备走直路,也必须准备走弯路。我们决不能损坏财物,因为我们还可能回来。”
    引自 第十五章 牵着蒋介石的鼻子走
    2021-06-13 18:40:42 回应
  • 第二十一章 泸定桥
    毛泽东到底带了多少人通过了泸定桥和大渡河?没有确切的数字。过于都河的时候红军有8。6万人,过大渡河时最接近的估计是1。2万到1。3人。 泸定桥一战的英雄得到了认可。每个人奖励了一件亚麻上衣,一本笔记本,一支自来水笔,一个搪瓷碗,一个搪瓷盘子和一双筷子。“奖励也有我一份。”杨成武将军腼腆地说。 这是红军战土能得到的最了不起的奖励比金牌都好,好得多
    引自 第二十一章 泸定桥
    2021-06-14 10:18:48 回应
  • 第二十二章 大雪山
    毛泽东有三个选择。他可以从大雪山西面走海拔较高,但车队经常使用的路线去川西北和青海的藏族聚居区首府阿坝路途较远,而且一路上几乎都要在人口众多且敌意较重的藏人居住区穿行。他也可以走大雪山东面的路线,最终可以到达松潘但一路上很可能会遭到国民党袭击。 走第三条路线要从大雪山中央翻越。这条路径并不好走,但是当地居民包括妇女和小孩子都曾经走过。毛泽东决策时的倾向在之前已经表现得很清楚选路时如若疑惑难决那就走小路,走偏僻的路。他在这个关头也如此选择。也许他估计(后来证明确实如此)这条路线最接近他的目标:与张国焘的四方面军会师。
    引自 第二十二章 大雪山
    2021-06-14 16:05:43 回应
  • 第二十五章 魔毯
    没有地方宿营。战士们夜里休息时膝盖质在土丘上,身子蜷作一团,因为下面的实地不足以让他们伸展躯体。 没有吃的。过草地前大家从配给中抠出多余的口粮,每个人有40斤,很快就见了底。战们的饭量变大了,因为草地的跋涉很耗体力。即便有粮食也无法生火,因为没有可以着火的柴。他们把没有磨过的青稞谷粒生着咀嚼下肚。粗砺的青稞种子撕扯着战士们的肠道。部里有一半人患了血。
    引自 第二十五章 魔毯
    2021-06-14 18:50:26 回应
  • 第二十五章 魔毯
    我们只能把老百姓留下的东西全吃光,”丁甘如回置。“有时候能找到头猪。我们总是给钱买。但是整个村里的东西都已经吃得一干二净。有时侯我们只能吃前面同志丢下的猪皮。” 他说红军为了生存被迫违反纪律。有时候部队会进佛教的寺庙,把巨大的佛像打碎。佛像里装满了信徒多年以来供奉的谷子,他们把这些麦子和粮食一食而空。“都是陈粮,食之无味。”他说。“但毕竟还是粮食。” 在后卫部队之前过草地的红军指挥机关人员很多都患上严重的腹泻和痢疾。粗糙的谷子和麦粒带着血迹从肠道里排泄出来。后卫部队饥饿难忍,只能从前面同志留下的粪便中寻找可食之物。他们像麻雀从马粪中啄出燕麦粒一样把没有消化的谷子和麦粒挑拣出来,洗净煮开,吞下肚去。
    引自 第二十五章 魔毯
    2021-06-14 18:57:52 回应
  • 第二十六章 黑暗与光明
    此时陈昌浩已经发现毛泽东的人全都不告而别了。他打了几个电话,手里拿着听筒,一边看向军队指挥徐向前说:“事情很奇怪。一方面军的人都走了。我们是不是派部去追他们?” 徐向前的回答在后来半个世纪内(特别是“文革”时代)被一次次引用,他说:“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就这样,他们没有部署击。如果陈昌浩自己决定则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 这是中共历史上非常危险的时刻,”党史学家胡华后来在1984年说道“徐向前和叶剑英因为制止冲突立了功。在此事上两人都是有功之臣。”
    引自 第二十六章 黑暗与光明
    2021-06-14 19:10:14 回应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