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壮对《看》的笔记(1)

大壮
大壮 (Toujours être ivre)

读过

看
  • 书名: 看
  • 作者: [英] 约翰·伯格
  • 页数: 273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 2015-7
  • 第113页 席克·阿梅特与森林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462471.html

    界面上有一篇文章专门对本节做了摘抄和评述。结合上一篇(按书中编排顺序正好是上一篇)评述米勒画作的文章再次提到视角的问题——“土地上”vs“土地前”:

    我认为米勒失败的原因是,传统的油画语言不能表达米勒心中的主题。这可以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解释。农民透过行动所表达出的对土地的关心是跟秀丽的风景格格不入的。欧洲大部分(并非所有)的风景画都是画给城里来的访客(后来称作观光客)看的,换句话说,风景是访客的观察,看到的景色是访客的奖赏。范例之一就是方位桌上列出可见地标物的画。想象一下,要是工作中的农民突然出现在访客的视野里,这种社会/人类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 形式的历史演变也表现出同样的排斥性。人物和风景的结合有各式各样的肖像处理方式。远方的人物像有深浅不同的颜色。将风景当成背景的肖像画。神话人物如女神等,和自然交织成“配合时间音乐的舞蹈”。戏剧性人物借着自然来反映显示其热情。访客或是孤单的旁观者眺望风景,成了观赏者自己的知己。但是却没有方式可用来表达在土地上而非土地前工作的农民那沉默、粗糙、勤勉的形体。另创一种形式无异就是破坏传统描绘秀丽风景的表现。
    引自 席克·阿梅特与森林

    结合本节对于席克·阿梅特这幅特别的话联想到海德格尔的论述,想起最近听老师说的西方人和中国人对于世界看法不同问题的原因:

    我们是置身于世界之中来观察世界,而西方人则是把自己放在世界之外来看待世界。

    2018-08-10 10:28:18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