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 (4)

  • 181, Concrete other
    最后一个单词打印的很不清晰……我隐约辨析出来是constitutions 但是对照中文应该是“素质”“能力” 应该是competency? In contrast,we treat individuals from the srandpoint of the generalised other by de...
  • 172, Community
    Communitarianists: A.MacIntyre, M.Sandel and so on. For contemporary communitarianism, community is a formative context and an organic whole rather than an aggregate of atoms. Since in a contempora...
  • 122, Best of all possible worlds
    Leibnitz: Furthermore, since God, as an omnipotent and omniscient being, not only intends to creat a possible world, but also knows what is the best and has the capacity to actualise it, our world...
  • 76页 Aristotelian principle
    Aristotelian principle A principle of motivation or a psychological thesis that everyone's central goals in life are bound up with the exercise of one’s natural or acquired abilities or faculties....

爱达或爱欲 (1)

  • 第一部 1
    如果他们的回忆有时不相吻合那常常是由于性别的差异而非个性的不同。两人都曾在隆隆的青春中忘乎所以,又都在时间的智慧面前黯然神伤。

理解国际冲突 (3)

  • 三种道义观
    在上述三种分析国际道义的思路中,怀疑论者的观点,即秩序是正义的前提,是很有说服力的。但是,怀疑论者忽视了秩序与正义的权衡问题。国家道义主义者看到了在国家组成的社会中存在着反对干涉的行为规则,从而揭...
  • 道义在国际社会中
    三种有关道义作用的观点 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国际关系道义观,即怀论、明家道义主义以及世界主义。尽管没有逻辑上的关联,但是现实主义者在分析世界政治的时候往往采取怀疑论者或国家道义主义者的分析方法,而自由主...
  • 绥靖与两种类型的战争
    绥靖与两种类型的战争 我们可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呢?有的人认为,20世纪30年代最大的教训就是,绥靖是邪恶的政策。然而,绥靖本身并不坏,它是传统的外交手段。它是一种允许均势发生变化的政策选择,有利于竞争对...

通向哲学的后楼梯 (13) 更多

  • 12/05克尔凯郭尔
  • 12/02谢林
    因此,谢林眼中的自然包括了两个互相交错的阶段:自然的无意识阶段和精神的意识阶段。谢林发现,第一阶段的发展规律同样适用于第二阶段。人的精神同样是在对立和授性状中实现的,进而在矛盾的斗争与和解中趋向成...
  • 12/01 康德
    康德毫不含糊地指出了这一点。他说,碰到这类问题会混乱与矛盾丛生”,思维便陷入了“多义与自相矛盾的永恒循环之中,引起了一场场“丑闻”。更有甚者,“对于人类的理性来说、这些问题全是无底深渊”。意思是说...
  • 11/30休谟 怀疑论者
  • 11/28帕斯卡尔-关于人的“位置”
    以中世纪的哲学思想为背景,帕斯卡尔这种双重无限理论的意义非常明显。中世纪思想认为,在整个有限世界中,每个事物都有固定的位置。现在,这种规定不再不可能。以无限大为标,有的事物就会紧缩为无限小。以无限...
  • 11/27笛卡尔(人的主体性的首要确立)
    笛卡尔当然可以指出,正是在所有认识的可靠性遭到破产时,才有可能产生新的可靠认识。在《谈谈方法》中,笛卡尔让某位谈话者对他的伙伴说:“如同从固定不变的点出发,我要从这种怀疑之中引导出我对上帝、对自己...
  • 埃克哈特以及库萨的尼古拉
  • 奥古斯丁11/25
    “我们的心处于不安之中。” “上帝安排、决定万物,但上帝的安排又是神秘的,上帝的决定无法探究。”
  • 伊壁鸠鲁与芝诺11/24
  • 亚里士多德11/23
    万物皆流变,唯一不变的,并赋予万物变化动力的是 神。但是这个神非宗教神,而是逻格斯,是理性与判断的能力。
  • 柏拉图11/23
    柏拉图的哲学是真心相爱者的哲学。
  • 巴门尼德与赫拉克利特11/22
    巴门尼德:“沉湎于对纯粹绝对的窥探中。” 赫拉克利特:“拯救了充满矛盾的世界,将它纳入富有活力的单一之中。”
  • 泰勒斯11/21

意识形态的终结 (4)

  • 关于道德与伦理的张力,马的“虚假意识形态论”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动力就被引人到意识形态的分析上来了,被引用于创造一种新的意识形态上来了。通过揭去宗教的神 秘面纱,人们从上帝和原罪中解脱出来,恢复了人的潜能。通过揭示历史,理性也得到了揭示。在阶级...
  • 关于道德与政治的叙述
    作为一个以道德为行事原则的人,托马斯在这个没有道德的社会中已经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在权谋、对出路的取舍以及少罪过等两难问题中,他陷入了一种无法摆脱的困境之中。作为一个老到...
  • 无产阶级的面纱
    但是,历史是一个不断祛魅的过程;人们已经不再受农业社会的河神和人格神的束缚;他们也不再需要受资产阶级新教抽象的非人格神的東缚。人是具有潜能 的,但是,如何去实现人的这种潜能呢?一方面,知识分子具有自...
  • 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
    本章探讨的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问题。我的主张是:美国社会主义运动失败的根源在于它无力解决伦理和政治之间的一个根本两难:社会主义运动既要通过自身来阐明其目标,又要通过自身来从整体上抵制资本主义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