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对《人人都爱经济学》的笔记(20)

GA
GA (So I lived, and so I died.)

读过 人人都爱经济学

人人都爱经济学
  • 书名: 人人都爱经济学
  • 作者: 王福重
  • 页数: 235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年: 2008-8
  • 第11页 经济学如何看世界
    做事的真正成本,不是为做一件事已经付出的多少,而是为做它所必须放弃的那些东西。
    引自 经济学如何看世界

    可惜我从来不会面对“两难”,因为兴之所至,不需理性选择。

    2014-03-01 15:38:55 回应
  • 第12页 经济学如何看待世界
    边际考虑是一种只看现在和将来而不管过去的一种思维方式,因为过去了的事情就过去了,它对人们现在的决策没有影响。
    引自 经济学如何看待世界

    神啊,这不正是我14、5岁时最崇尚的一种思维方式吗,后来被摒弃,却是被人正儿八经地提出来了。

    2014-03-01 15:57:12 回应
  • 第15页 经济学如何看待世界
    离开了土地,本事再大的农民,也生产不出粮食来;而没有劳动,土地自己也能长出粮食来,人类的祖先就是靠着土地的自然赐予过活的。
    引自 经济学如何看待世界

    始终觉得存在某种诡辩的思维,用我不成器的个人哲学来说,凡是绝对化的说法都是废话,比如这种失去前提条件的考虑。

    2014-03-01 16:20:11 回应
  • 第23页 经济学如何看世界
    假如你熟悉的一个人,今天和昨天的样子差距太大,你就会认不出他来,幸亏我们变化得比较慢,才相安无事。
    引自 经济学如何看世界

    像略带哲理性的电影台词就是了。

    2014-03-02 17:19:50 回应
  • 第31页 经济学的基石:经济人假设
    令人惊异的是,斯密接着说,每个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行事,要比他人从他人利益出发去做事,结果对他人更好……因为当人们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做事的时候,竞争的压力使得他必须对别人好,这就是市场的力量,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市场的本质,是个人的,是个人在自利心理的诱导下的选择行为。在主观上,是利己的,但是在客观上,却毕然利他。
    引自 经济学的基石:经济人假设

    值得玩味。

    2014-03-03 11:08:57 回应
  • 第35页 经济学的基石:经济人假设
    《墨经》里面说,义,利也。比如,忠,当然是义,可是它利君;孝,是义,它利亲;功,是义,它利民。
    引自 经济学的基石:经济人假设

    这说法对我来说倒也有种似是而非的新鲜。

    2014-03-03 11:26:05 回应
  • 第48页 攻击和需求
    想吃到更多的鱼,就不捕鱼,想吃到更多的肉,就不狩猎。
    引自 攻击和需求

    有点意思。

    2014-03-03 12:26:13 回应
  • 国内生产总值:GDP
    为什么用价格而不用实物来表示一个国家的总产量呢?因为一个国家生产的东西的种类成千上万,从衣服、食品、住房到汽车,从黄油到大炮,从教育、医疗到心理咨询、保险单,无所不包。这些东西的单位都不同,显然不能把它们直接加起来,这样做毫无疑义。 要把不同的东西加起来,就得找到共同的单位。幸好,虽然东西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价格,这是个共同的单位,在这一点上,它们是可以相加的,而且加起来也有意义。
    引自 国内生产总值:GDP
    2014-03-09 19:38:50 回应
  • 第87页 竞争和垄断
    恰好,完全竞争市场具有信息完全的性质…… 严格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经济中是没有的。 任何人,包括每一个消费玉米的人,以及生产玉米的人,对玉米价格都没有影响。
    引自 竞争和垄断
    2014-03-12 17:29:29 回应
  • 第90页 竞争和垄断
    因为产量越大成本越低……所以,类似于燃气供应等公用事业经常是垄断经营的。 自然垄断本身,并没有多少可以指责之处,它可以通过竞争来达到,不会造成效率损失。 而有了行政垄断,一种垄断是行政垄断还是自然垄断就不能区分了。
    引自 竞争和垄断
    2014-03-12 18:04:11 回应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