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lin对《一间自己的房间》的笔记(1)
-
一些摘录
他代表的,是权力、金钱和影响力。他拥有报业,连同编辑和其副手。他既是外务秘书,又兼为法官。他还是板球运动员,拥有几匹赛马、几艘游艇。他是大公司的经理,在他的公司,股东可以赚到百分之二百的利润。他给自己管理的慈善机构和大学留下了上百万英镑。他把女影星悬在了半空。要由他来决定那屠刀上的毛发是不是属于人类,他就是那个将要宣布凶手有罪无罪,是该施以绞刑,还是当庭释放的那个人。一切都尽在他的掌握之中,除了那场雾。 或许,在他有些过分强调女人之低劣的时候,其实他关心的并非是她们的低劣,而是自己的高人一等。那才是他涨红了脸,声嘶力竭来维护的东西,因为这才是他视如无价之宝的东西. note: 非常一针见血,明明是既得利益,却因为弱势群体的发声而惶恐.
或许,既然我们如此耽于幻想,那么生活便更要求我们拥有对自己的信心。没有了信心,我们就好像摇篮中的婴儿。而这样一种弥足珍贵、无法衡量的品质,又要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养成呢?想想别人不如自己。只需想一想和别人相比,自己有一些与生俱来的优越之处——或是财富,或是地位。因此,这个不得不去征服、去统治的家长,自觉生来就高人一等,觉得无数的人,确切地说,是人类的一半都在其之下,这种心理是何等重要。这确实是他力量的一个主要来源。 韦斯特小姐说的差不多句句属实,除了不太好听,何以她就成了一个十足的女权主义者?——这不仅是虚荣心受到了伤害而发出的呻吟,这是他赖以自信的能力受到威胁时的抗议。几个世纪以来,女人的角色,就是一面可以让人心满意足的魔镜,男人照上一照,就可以看到两倍于自己的伟岸身材。 于是,一个非常奇特、杂糅而成的人物便诞生了。在想象之中,她无比尊贵,而实际上,她根本无足轻重。翻开诗卷,她的身形随处可见,查阅历史,她却几乎无迹可寻。小说中,她左右着帝王和征服者的生活,事实却是,只要哪个男孩的父母为她硬套上了枚戒指,她就听命于那个男孩,做了他的奴隶。文学作品中,她也时常有感而发,唇间道出隽永深刻的思想,而真实生活里,她却认不得几个字,更不会写,只算得上丈夫的财产而已 女人的价值观与男人比,常是相去甚远,这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占上风的,却是男人的价值观。简单来说,足球和比赛自然“重要”,追逐时尚、买衣服则是“琐事”。而这类价值观则不免从生活进入了小说。这本书意义重大,评论家会说,是因为它涉及战争。这一本就无足轻重,它描写的是客厅里女人们的感受。战场上的情形自然远比商店里的画面更为重要——价值的微妙差异随处可见 所谓另一个困难,就是当她们拿起笔来时,身后并无传统可循,即使有,也因为太短、不够完整而无济于事。因为,若是身为女人,我们便只能通过母亲来思考过去 写下你想要写下的,那就是了。至于会流传百世,还是过眼云烟,谁也不会知晓。但哪怕是要牺牲一丝一毫你心中的所见,褪去一点一滴你眼中的色彩,只为向某个手里拿着银罐的校长、某位袖中装着量尺的教授以表敬意,都是最为可鄙的背叛。相比之下,失去财富或是贞洁,这些所谓的哀莫大焉,都不过像是给跳蚤咬了一口。 倘若我们面对事实,正因为这是事实,没有可以依靠的臂膀,我们只有独自前行,而我们的关系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而不仅仅只是和这个男人与女人的世界相关,那么机会就将来临
Darlin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62条 )
- 见树又见林
- 2
- 疼痛部
- 1
- 为了活下去的思想
- 1
- 回归家庭?
- 1
- 毫无意义的工作
- 1
- 性別打結
- 1
- 好不愤怒
- 1
- 独裁者手册
- 1
- 看不见的女性
- 1
- 开场:女性学者访谈
- 1
- 盐镇
- 1
- 应得的权利
- 1
- 可能性的艺术
- 1
- 女性主义有什么用?
- 1
- 像我们一样疯狂
- 1
- 醒来的女性
- 1
- 始于极限
- 2
- 阅读浪漫小说
- 1
- 如何抑止女性写作
- 1
- 妻子们的思秋期
- 1
-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 2
- 荒原狼
- 1
- 光明共和国
- 1
- 回归故里
- 2
- 记忆的性别
- 1
- 第二性Ⅱ
- 2
- 厌女
- 3
- 跨国灰姑娘
- 1
- 女性的时刻
- 1
- 亲密关系
- 2
- 女性与权力
- 1
- 身份的焦虑
- 4
- 我要快乐,不必正常
- 3
- 新名字的故事
- 1
- 为了报仇看电影
- 3
- 佛祖在一号线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