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Moon对《英語的祕密家譜》的笔记(4)

BabyMoon
BabyMoon (你是我的海。)

读过 英語的祕密家譜

英語的祕密家譜
  • 书名: 英語的祕密家譜
  • 作者: 亨利·希金斯
  • 副标题: 借來的文化、逆勢成長的歷史、強制推銷的人類意識大雜燴
  • 页数: 400
  • 出版社: 大家-木馬文化
  • 出版年: 2012-10-12
  • 1. Ensemble 合奏

    爲什麽借這本書,是因為習得一門語言,有必要知道一些關於這門語言的歷史。發現這本書完全是因為別人借閱之後把此書擱在了外面的小架子上。拿起這本書,看了目錄后被吸引,於是就借了回來。 豆瓣里目錄是空缺的,已添之。不曉得豆瓣會否因此送我幾顆小豆。 在開始閱讀之前,我還以為英語有很悠遠的歷史。看來我的理解是錯的——英語的歷史只有短短1500年。 英語像個“雜交”產物,但這種雜交令之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先是被入侵者和殖民者帶入,然後再經由對外殖民和商業剝削帶出。一路兼容並蓄,不斷累積。 讀完第一章。摘抄一些:

    英語其實是被引進英國的,日後的美國也是如此,也刻畫了英語人士的歷史。 英語,可說是各種語言最不尋常的交會之處。 英語之所以多方向外探求,其實是出於自信,而非不安全感。在某種層面上,英語的確是愛勾三搭四:爲了讓自己張開雙手擁抱迎接入侵或融合,必須很清楚自己會得到什麽回報,英文的殷勤好客並不盡然出於善意。了解我們語言的字彙由何而來,有助於我們理解自己;這分理解雖能賦予人活力,卻也帶來不安的感受,因為這會使我們想起一些動盪、殘暴與狠心的過去。 英語最初是由於異族入侵而被迫吸收外來字彙,如拉丁語、古挪威語和法語。但在往後的旅程中,英語逆轉了這個方向,迫使其他語言的使用者接受英語。並非英語本身有什麽特質值得學習,而是種種政治事件讓英語變得實用,且非用不可。英語的歷史就是相會的歷史,影響深遠的、有利可圖的和暴力相向的相會。 所謂的語言規則和習慣,其實是在使用中界定出來的。
    引自 1. Ensemble 合奏

    …… 附的這幅圖,是因為我對英語字彙的異質性感到十分驚訝。這麼多語言,太好玩了。頗無力。

    2013-05-17 11:05:03 2回应
  • 第181页

    洛克的《人类悟性论》(1690)在接下来的一百年影响深远,他的用字遣词也被各方引用。“心灵是一张白纸”,或“心灵是一个黑暗的房间”,都是洛克提出的想象。此外还有某些字的字义也是由洛克确立,像是property(特性;财产)、conception(概念),甚至我们用到无法自拔的idea(想法)。此外,洛克强调知识必须辅以判断力,这也影响了英语人士的一个惊人习惯:大量使用“认识论”片语,像是I think(我想), I gather(我推测), I guess(我猜), I take it(我觉得), I suppose(我认为)。 洛克的哲学是以英国内战为背景。在内战的压力下,民众不止开始思考权利、自由和政府的内涵,也开始思考知识的界限。但当时是以口语为主。因为当时有股强烈的感受,认为不论是极端的政治暴力或极端的宗教经验,文字都无法有公正描述。

    2013-06-09 12:27:14 回应
  • 第337页

    这本书的神奇之处在于用英语甚至语言发展的眼光看历史、现在与未来。是故,作者也必须提到现在的语言沟通的方式,以及各种通讯终端的发达所带来的忧虑。 摘抄一段:

    在各种通讯、传播的风雪中,不安全感急速蔓延。我们与科技间形成一种神经质的关系,像是把手机当宠物,带手机去散步,帮手机穿衣服,以手机展示地位,甚至期望手机能提供情感慰藉。为协助沟通而生的通讯设备,往往带来过剩的讯息交流,反而使人更孤立。E.M.福斯特写过一篇颇具先见之明的故事《机器停止》,描述人类不再面对面交谈,宁可远距离交流无臭思想。故事中的叙事者讲到,在机器的时代,“人类很少移动身体,所有动荡都集中在灵魂中”。日益分化的社会将出现唯我论的自怨自艾,而社会的分化也将造就语言的分离主义,使我们更疏离。这不仅是人际间的分离,甚至也是与自我的分离。
    引自第337页
    2013-06-12 11:22:21 回应
  • 第352页
    而在今日,语言的数量正逐渐消减,我们更应珍惜语言的多样性,就像珍惜人类多样的兴趣、能力和传统。不同语言拥有各自的创意潜能,也以独特观点理解世界,并具体呈现其使用者的文化及历史,赐予其子民力量:这就是文明的四肢。各种语言盛开的繁华是如此灿烂,只能说单一语言的人即使再世故,也无法全然领会。不同文化会以微妙的方式相互影响,语言帝国间或许会和彼此决裂,但将仍藕断丝连。
    引自第352页
    2013-06-12 11:42:48 2人喜欢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