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小熊对《论中国》的笔记(22)
-
第53页
中国人民为这一抗争付出了沉重代价——他们既非第一次,也非最后一次用自己的忍辱负重和坚韧不拔筑起了最后一道防线。然而,他们维护了中国是一个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大陆国家的理想。中国人民靠着坚忍和自信,通过艰难抗争为日后中国的复兴带来了希望。 引自 第三章 由盛转衰 -
第91页
对于1949年的新中国来说,在世界上站起来谈何容易。当时它贫穷落后,国力军力薄弱,它的意愿和思想还难以令世界上比它富足得多,尤其是那些科学技术上比它先进得多的国家所接受。 引自 第四章 毛泽东的革命 -
第126页
中国式先发制人一旦遭遇西方的威慑可能会产生恶性循环:中国自认为是防御性的举动可能会被西方世界视为侵略性的,而西方的威慑行为则可能被中国解读为对它的包围。在冷战期间,美中两国就此纠缠不休;迄今为止,两国在某种程度上仍未摆脱这个恶性循环。 引自 第五章 三角外交和朝鲜战争 -
第127页
中国的战略一般有3个特点:精心分析长远趋势,仔细研究战术选择,冷静探讨行动决定。 引自 第五章 三角外交和朝鲜战争 -
第139页
毛泽东新思想的主要贡献不仅在于它的战略思想,更在于藐视世界强权,敢于走自己的路的坚强意志。 引自 第五章 三角外交和朝鲜战争 -
第143页
相比之下,中国周边的亚洲国家仍处于形成过程中。它们要做的是超越民族和宗教的隔阂建立政体,达成政治共识。这是思想观念上的任务,不是军事任务。它们的安全威胁是国内叛乱或游击战,不是国外的军事入侵。 引自 第六章 中国与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 -
第149页
危机管理的艺术在于把筹码加到对手不会跟进的高度,但又避免和对手正面交锋。 引自 第六章 中国与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 -
第231页
中国历史上,政治家一贯把好客、礼节以及精心培养的个人关系作为治国手段。这样的外交风格非常适合用于对付中国历史上的外患,以保护非游牧民族的农耕文化。 引自 第九章 恢复关系:与毛泽东和周恩来结识之初 -
第240页
中国领导人经常表现出的一个文化特点是,他们是从历史角度考虑问题的。他们有能力,当然也有这个必要,比西方人想得更长远。一个中国领导人取得的成就相对于中国的社会历史显得不那么重要,这点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他领袖。中国的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宏大,使中国领导人能用中国几乎永无尽头的历史让谈判对手油然产生一种谦恭之心。(哪怕以后在回忆时,谈判对手才意识到,所谓历史有时候只是一个比喻。)外国的谈判对手会因此而觉得自己是在违背自然,自己的行动注定只会在中国滚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一条逆流而动、微不足道的痕迹。 引自 第九章 恢复关系:与毛泽东和周恩来结识之初 -
第271页
中美修好的好处并不是永恒的友谊或互相融洽的价值观,而是重新达成全球的力量平衡。 引自 第九章 恢复关系:与毛泽东和周恩来结识之初
泰迪小熊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2712条 )
- 漫长的战败
- 23
- 寻觅意义
- 58
- 索拉里斯星
- 1
- 置身事内
- 20
- 中华文明格局的起源
- 26
- 我的母亲做保洁
- 1
- 我用中文做了场梦
- 2
- 三国前夜
- 4
- 制造消费者
- 35
- 可能性的艺术
- 23
- 苏东坡新传
- 13
- 东京八平米
- 5
- 华夏边缘
- 19
- 不原谅也没关系
- 12
- 天朝的崩溃
- 26
- 美国的分裂
- 15
- 癌症密码
- 59
- 筚路维艰
- 39
- 巨流河
- 1
- 谣言
- 33
- 暮色将尽
- 3
- 观念的水位
- 1
- 我在上海开出租
- 2
- 生活艺术
- 18
- 深时之旅
- 15
- 法律的悖论
- 26
- 幻象
- 22
- 非暴力沟通(修订版)
- 34
- 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
- 3
-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 14
- Simply Said
- 15
- 战斗细胞
- 13
- 中世纪之美
- 26
- 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
- 27
- 美国陷阱
- 2
- 成法
- 5
- 微习惯
- 14
- 赶时间的人
- 6
- 翦商
- 8
- 创始人
- 1
- 时间
- 2
- 解忧杂货店
- 2
- 何以中国
- 4
- 我在北京送快递
- 8
- 思考,快与慢
- 41
- The Ecosystem Economy
- 74
- 三星堆之惑
- 5
- 杀死一只知更鸟
- 3
- 孔子大历史
- 24
- 萨德侯爵夫人
- 2
- 法治的细节
- 47
- 南京大屠杀
- 13
- 最温柔的教养
- 31
- 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
- 42
- 人类的明天
- 37
- 走出中东
- 19
- 中东死生门
- 16
- 全球化的裂解与再融合
- 25
- 静静的顿河
- 2
- 优秀的绵羊
- 50
- 厌女
- 23
- 注定一战
- 5
- 围城
- 14
-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 18
- 文学的读法
- 26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15
- 刷新
- 16
- 世界秩序
- 31
- 月亮和六便士
- 9
- 悉达多
- 3
- 嵇康传
- 10
- 金阁寺
- 3
- 终身成长
- 8
- 巴黎圣母院
- 7
- 系统之美
- 98
- 论不服从
- 30
- 思考的技术
- 16
- 美丽新世界
- 1
- 女性与权力
- 1
- 秦汉魏晋史探微
- 4
- 民主的逻辑
- 32
-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
- 3
- 漫长的余生
- 5
- 贫穷的本质(修订版)
- 7
- 人生十论
- 31
- 教养与文明
- 7
- 人类简史
- 28
- 灵魂的事
- 29
- 被讨厌的勇气
- 33
- 理性乐观派
- 25
- 穷查理宝典
- 25
- 公众舆论
- 8
- 如何阅读一本书
- 76
- 东晋门阀政治
- 31
- 民粹主义
- 5
- 中国为什么有前途(第3版)
- 24
- 三体Ⅱ
- 12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 6
- 学会提问(原书第11版)
- 10
- 群山回唱
- 10
- 言论的边界
- 25
- 追风筝的人
- 15
- 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新知文库28)
- 40
- 灿烂千阳
- 13
- 古兰经
- 25
- 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
- 20
- 雨
- 8
- 小径分岔的花园
- 1
- 寂寞的游戏
- 20
- 自由的基因
- 20
- 理由
- 6
- 白夜行
- 2
- 毛姆读书随笔
- 21
-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 13
- 定位
- 35
- 印度:受伤的文明
- 15
- 幽暗国度
- 20
-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 23
- 白鹿原
- 6
- 希望2·1958-1967六日战争
- 2
- 源泉
- 65
- 陆犯焉识
- 54
- 病者生存:疾病如何延续人类寿命
- 24
- 希腊神话和传说
- 3
- 边城
- 8
- 穆斯林的葬礼
- 5
- 秘境
- 6
- 钓愚
- 10
-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 29
- 霍乱时期的爱情
- 30
- 百年孤独
- 15
- 三体Ⅲ
- 5
- 三体
- 8
- 激情的政治
- 21
- 我们只是讲道理
- 2
- 无缘社会
- 2
- 繁花
- 7
- 皮囊
- 6
- 大河湾
- 10
- 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
- 13
- 世说新语译注
- 4
- 学会提问
- 2
- 阿特拉斯耸耸肩
- 12
- 诱惑者日记
- 4
- 七屋
- 9
- 流动的盛宴
- 15
- 心灵的焦灼
- 35
- 变形的陶醉
- 38
- 活着
- 11
- 鲁拜集
- 3
- 少年维特的烦恼
- 8
- 平如美棠
- 6
- 哈扎尔辞典
- 4
- 鼠疫
- 8
- 人生的意义
- 1
- 凯尔特的薄暮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