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小熊对《论不服从》的笔记(30)

论不服从
  • 书名: 论不服从
  • 作者: [美] 艾里希·弗洛姆
  • 页数: 139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年: 2017-5
  • 第一章 价值观、心理学与人类生存之道
    关联需求可以经由委从或支配实现,但唯有爱才能使人的另一种需求——人格独立和完整——同时得到满足。超越需求可以经由创造或毁灭实现,但唯有创造使人感到愉悦,毁灭只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根基需求可以逆向获得,即对自然和母体的固恋;也可以正向地获得,即与他人组成新的统一联合体而绽放生命。后一种方式亦是唯一保存个性和完整的方式。定向需求可以是非理性或理性的,只有理性的途径方能为完整人格的成长与开拓打下基础。最后,身份认同感可以在与自然和部落的关系中获得,可以通过顺应一个群体来获得,或者从另一方面,通过对自我进行全面的、创造性的提升来获得。同样,只有后者才能给人带来愉悦和力量。
    引自 第一章 价值观、心理学与人类生存之道
    2023-03-05 21:43:45 回应
  • 第一章 价值观、心理学与人类生存之道
    手段变成了目的,物质的生产和消费变成了生活的目标,而生活本身退居从属地位。我们生产出来的物品如人般活灵活现,而生产出来的人却如物品般死气沉沉。人已经将自己转化成了某种用具,顶礼膜拜经自己双手制造的产品。人从自我异化,倒退为盲目崇拜,即便顶着上帝之名。
    引自 第一章 价值观、心理学与人类生存之道
    2023-03-05 21:50:27 回应
  • 第二章 作为心理和道德问题的不服从
    所有宗教信仰的殉道者,以及自由卫士和科学卫士,都是为了服从自己的良心、人道的律法、理性的召唤,而去不服从压制他们的天条。如果一个人只知服从而不知不服从,这是一个奴隶;如果一个人只知不服从而不知服从,这是一个暴民(而非革命者)——其不服从行为只是出自愤懑、失望、怨怼,而不是出自信念或原则。
    引自 第二章 作为心理和道德问题的不服从
    2023-03-06 20:14:40 回应
  • 第二章 作为心理和道德问题的不服从
    从目前这个历史节点看,人类究竟是否有未来,文明究竟是否会终结,端赖我们是否能秉持怀疑的能力、批判的能力和不服从的能力。
    引自 第二章 作为心理和道德问题的不服从
    2023-03-06 20:31:23 回应
  • 第三章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之于马克思理论的应用
    一个社会一旦成功塑造了普通百姓的性格结构,让一个人爱上其不得不做的事,人就会对社会强加的条件无怨无悔。
    引自 第三章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之于马克思理论的应用
    2023-03-06 21:59:49 回应
  • 第三章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之于马克思理论的应用
    说到底,人是最柔韧的自然力之一。人能够被用来满足几乎任何目的;能够被调教得会仇恨或会合作,会俯首帖耳或会特立独行,会安于磨难或会享受幸福。 这一切都言之成理,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另一个真理:人只有在充分施展各项能力时,才能解决生存问题。一个社会在人身上造成的缺陷越大,人就越不健康,即使在意识层面人对自己的命运可能无可挑剔,但是在无意识的层面,他是不满的;这种不满酝酿着某种要素,使其倾向于并最终改变造成缺陷的社会模式。如果不能这么做,人所处的那个有着特殊病原的社会就会逐步消亡。当新的生产力与社会组织的旧有模式发生矛盾时,会触发社会变迁和革命,但不限于此;当非人道的社会环境和人类不可改变的各项需求发生矛盾时,同样会触发社会变迁和革命。人可以接受加诸其身的几乎任何事,但仍有一个临界点。人为自由而战的历史最有力地证明了这一原理。
    引自 第三章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之于马克思理论的应用
    2023-03-08 20:41:38 回应
  • 第三章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之于马克思理论的应用
    消费人的主要目标首先不是拥有物质,而是消费越来越多的物质,以此弥补内心的空虚、怠钝、孤独、焦虑。在一个以巨型企业和庞大的工业、政府和工会官僚政治为特征的社会,失去对工作环境控制能力的个人感到的是无奈、孤立、厌倦、烦躁。与此同时,有着盈利需求的大型消费产业通过媒体广告将其变成了一个饕餮之徒,一个对消费贪得无厌的人,把一切都视作消费品,从烟、酒到性生活、电影、电视、旅行,甚至连教育、书籍、讲座都不能幸免。人为的新式需求不断涌现,人的品位已经受到操纵。消费人性格更极端的表现形式是一类著名的精神病理学现象。在抑郁症或焦虑症的病例中,不难发现患者以暴饮暴食、疯狂购物、酗酒等行为来代偿隐匿在深处的内心压抑和焦虑。弗洛伊德将对消费抱有强烈欲望的某种极端形式称为“口欲接受性格”,这种形式在今天的大工业社会里正在成为占主要地位的精神力。消费人被幸福的幻觉笼罩,在无意识里则深陷无聊和倦怠不能自拔。对机器的控制能力越强,对作为人类的自己的控制能力就越弱;消费得越多,就越像一个奴隶,被产业系统制造和操纵的日益膨胀的需求缚住手脚。消费人将刺激和兴奋误作愉悦和幸福,将物质舒适误作生机活力,满足贪求无度的欲望成了生活的意义,为满足欲望而奋斗变为一门新的宗教。消费的自由成了人类自由的核心。
    引自 第三章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之于马克思理论的应用
    2023-03-08 20:49:01 回应
  • 第三章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之于马克思理论的应用
    这一消费精神与马克思展望的社会主义社会精神背道而驰。马克思清楚看到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危险。他的目标是这样一个社会:人不追求有很大一笔财富,或用很大一笔财富,但人本身就是很大一笔财富。他要将人从物欲的锁链中解脱出来,这样人可以时刻保持清醒、保持活跃、保持敏感,而不会成为贪欲的奴隶。“生产过多有用之物,”马克思写道,“导致产生过多无用之人。”他要消除极端贫困,因为贫困妨碍人的全面成长;他还要消除极端富裕,因为人会变成贪欲的囚徒。他的目标不是消费的最大化,而是消费的最优化。最优化消费保证人能满足其真正需求,那是使其过上更为完整而丰满的生活的手段。
    引自 第三章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之于马克思理论的应用
    2023-03-08 20:50:04 回应
  • 第三章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之于马克思理论的应用
    社会主义理论家的任务是研究人类需求的本质,找出划分两类不同需求的标准:一类是满足人们处于思维活跃、感官灵敏状态的真正的需求;另一类则是资本主义打造的人为的需求,后者倾向削弱人的意志,使人更容易倦怠,被自己的物质欲念束缚。
    引自 第三章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之于马克思理论的应用
    2023-03-08 20:51:28 回应
  • 第三章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之于马克思理论的应用
    社会主义理论家必须着眼于这样的事实,即人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旨在建立一个工业社会,其生产模式的服务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培养全能人,而不是培养消费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工业社会。
    引自 第三章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之于马克思理论的应用
    2023-03-08 20:52:28 回应
<前页 1 2 3 后页>

泰迪小熊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2724条 )

秦谜(插图增订版)
12
漫长的战败
23
寻觅意义
58
索拉里斯星
1
置身事内
20
中华文明格局的起源
26
我的母亲做保洁
1
我用中文做了场梦
2
三国前夜
4
制造消费者
35
可能性的艺术
23
苏东坡新传
13
东京八平米
5
华夏边缘
19
不原谅也没关系
12
天朝的崩溃
26
美国的分裂
15
癌症密码
59
筚路维艰
39
巨流河
1
谣言
33
暮色将尽
3
观念的水位
1
我在上海开出租
2
生活艺术
18
深时之旅
15
法律的悖论
26
幻象
22
非暴力沟通(修订版)
34
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
3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14
Simply Said
15
战斗细胞
13
中世纪之美
26
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
27
美国陷阱
2
成法
5
微习惯
14
赶时间的人
6
翦商
8
创始人
1
时间
2
解忧杂货店
2
何以中国
4
我在北京送快递
8
思考,快与慢
41
The Ecosystem Economy
74
三星堆之惑
5
杀死一只知更鸟
3
孔子大历史
24
萨德侯爵夫人
2
法治的细节
47
南京大屠杀
13
最温柔的教养
31
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
42
人类的明天
37
走出中东
19
中东死生门
16
全球化的裂解与再融合
25
静静的顿河
2
优秀的绵羊
50
厌女
23
注定一战
5
围城
14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18
文学的读法
26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15
刷新
16
世界秩序
31
月亮和六便士
9
悉达多
3
嵇康传
10
金阁寺
3
终身成长
8
巴黎圣母院
7
系统之美
98
思考的技术
16
美丽新世界
1
女性与权力
1
秦汉魏晋史探微
4
民主的逻辑
32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
3
漫长的余生
5
论中国
22
贫穷的本质(修订版)
7
人生十论
31
教养与文明
7
人类简史
28
灵魂的事
29
被讨厌的勇气
33
理性乐观派
25
穷查理宝典
25
公众舆论
8
如何阅读一本书
76
东晋门阀政治
31
民粹主义
5
中国为什么有前途(第3版)
24
三体Ⅱ
12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6
学会提问(原书第11版)
10
群山回唱
10
言论的边界
25
追风筝的人
15
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新知文库28)
40
灿烂千阳
13
古兰经
25
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
20
8
小径分岔的花园
1
寂寞的游戏
20
自由的基因
20
理由
6
白夜行
2
毛姆读书随笔
21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13
定位
35
印度:受伤的文明
15
幽暗国度
20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23
白鹿原
6
希望2·1958-1967六日战争
2
源泉
65
陆犯焉识
54
病者生存:疾病如何延续人类寿命
24
希腊神话和传说
3
边城
8
穆斯林的葬礼
5
秘境
6
钓愚
10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29
霍乱时期的爱情
30
百年孤独
15
三体Ⅲ
5
三体
8
激情的政治
21
我们只是讲道理
2
无缘社会
2
繁花
7
皮囊
6
大河湾
10
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
13
世说新语译注
4
学会提问
2
阿特拉斯耸耸肩
12
诱惑者日记
4
七屋
9
流动的盛宴
15
心灵的焦灼
35
变形的陶醉
38
活着
11
鲁拜集
3
少年维特的烦恼
8
平如美棠
6
哈扎尔辞典
4
鼠疫
8
人生的意义
1
凯尔特的薄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