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引自 前言
2013-04-11 13:49:57
1人喜欢
回应
-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大量的时间投入。引自 第1章 心智的力量
-
“即使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人们也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
平静接受并且正确认识自己的天性是改变天性的第一步。
推迟满足感。
事实上,养成任何非天生的习惯,都是需要挣扎才能做成的事情。我们只有一个习惯是天生的——"懒惰"。对每个人来说,懒惰都曾经是天经地义的——谁都得经历或长或短那么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时期才可能长大。在那段时间里,谁都是"随心所欲"的。然而,没有人可以总是"随心所欲"。一度确实可能的"随心所欲"只不过是幼年时的真实、少年时的幻想、成年时的苦恼,老年时的绝望。引自 第2章 开启自己的心智
-
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力。
我们必须挣扎着经常整理已经输入大脑的信息,尽量让它们有序地排列起来——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记笔记。引自 第4章 开拓我们的心智
-
大多数人一生无法摆脱由比较而产生的情绪,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的。
可是问题在于,比较是相对的,相对是永远没有尽头的。
运用自己的心智去分辨哪些快乐或者幸福是必须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之上的,而哪些快乐或者幸福是无需比较同样可以获得的。然后,把时间花在寻找甚至制造哪些无需比较就可以获得的快乐与幸福——当然,同样要付出很多代价——然后无怨无悔地生活,尽情地欢乐,平静地痛苦。
心理健康的人不仅应该有能力看清真实的世界,还应该有足够的能力感知真实的自我。抹杀差异,拒绝局限,都是病态的心理和行为。
“该自卑的时候正当地自备”,是“该自信的时候正当地自信”的前提条件。
一个人一旦认为自己的情况比较特殊,他从本质上就可能永远无法接受别人的建议。
接受自己与别人没什么不同,至少没什么本质性上的不同。
浪费时间、虚度年华的人,有个共同的特征——他们拼命想控制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却在自己真正能掌控的地方彻底失控。
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本质上来看,运气不过是与我完全无关的一种现实存在。换句话讲,尽管运气确实存在,但我不能相信运气与我有关。
“弱者相信运气,强者只究因果。”
“所谓的幸运就是当你准备好了的时候机会来了。”
当你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对你来讲,不存在任何机会。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心理健康的前提。
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而把那些不能改变的暂时忽略掉。
事实上,真正的关心最终只有一个表现:为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
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引自 第5章 小心所谓“成功学”
2013-04-11 13:51:51
1人喜欢
回应
-
最节省时间的方法:学习。
记住,你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百分之百地有效率。
按照黄金分割定律,如果一天你可以规划的时间有10个小时,并且你确定自己是以工作成就为导向的人,你就这样规划吧:大概用6.18个小时去工作学习,而用剩下的3.82个小时去享受欢乐——因为你毕竟是正常人。
很多人半途而废,往往是因为自己的目标设得太高了,与此同时,又对达成那么高的目标要付出的代价并无清楚的认识。很多快乐建立在自己的自知之明之上。
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做——做很久很久。
每天检查自己的时间表至少三次:上午10点,下午2点,晚上10点。
长久的观察和思考,有益于锻炼自己心平气和的能力。
最浪费时间的句型:要是……就好了!
过去的事情是无法更改的。现在的烦恼是无济于事的。但是,将来的尴尬也许是可以避免的——如果现在的行动没有出错的话。
不妨想想你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要是我不浪费那么多时间就好了!”
可是你已经浪费了那么多时间。现在竟然还在浪费时间!
引自 第6章 更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