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 / 布朗肖 (3)

  • 外界思想/米歇尔·福柯
    问:那意味着年轻的同性恋者在对待同性恋形象方面必须非常谨慎,他还必须致力于其他方面吗? 福柯:在我看来我们必须致力于的,与其说是释放我们的欲望,不如说是使我们自身时刻对快感保持警惕。我们自己必须避免...
  • 福柯访谈
    所以把这种历史先验知识设想为一种被赋子了历史的形式先验知识,没有什么比这个更令人愉快,也更不确切的了。这意味着把历史先验知识设想为一种宏伟的、静止的、空白的形态,……这种形式先验知识和历史先验知识...
  • 友谊,沉默和语言(代序)/汪民安
    在福柯看来,这种外界思想的核心是:“语言的存在随着主体的消失而自为地出现。” 语言-诗歌 因此,“诗歌的话语不再是某个人的话语:在这种话语中,没有人在说话,而在说话的并非人,但是好像只有话语在自言自语...

平原上的摩西 (3)

  • 我的朋友安德烈
    安德烈在成绩出来的时候,一下从书桌里跳起来,撞翻了桌子上的几本书,说:成了吧?成了,成了!虽然他的总分比我少了一百多分。在孙老师把我调回前排的时候,他又不停地用袖子擦鼻子说:李默,书桌里的铅笔别忘...
  • 大路
    她走过来,坐在我的台灯底下。她说:“你的房间怎么这样冷?”我说:“漠河冷,今天暖气又断了,窗户里面开始结冰了,四处都开始结冰了。”她说:“我那边暖和一点,只不过我睡觉的时候老是把被子踢开。”我说:...
  • 长眠
    没有人能躲开子弹, 除非你已经死了。 没有人能不被溺死, 除非你有鳃。 没人能不憎恶爱情, 除非她也爱着你。 让我们就此长眠, 并非异己, 只是逆流。 让我们就此长眠, 成为烛芯, 成为地基。 让我们就此长眠...

戈达尔 (4)

  • 电视媒介、意义传达
    P151 电视对于影像时间持续性的兴趣在于去否定时间持续性——必须快读变换影像,以免观众察觉了影像的时间性(新闻报纸必须用最短的时间捕捉“总结”事件) P177 电视观众:个体→群体; 电影观众:群体→个体 P1...
  • 金钱-观看,“谁在说话?”
    P38 金钱的秩序决定了影像的秩序和内容。(为影像生产的进行的融资;明星制,广告等) P36 戈达尔对金钱的分析与马克思对金钱的分析具有相当重要的相似性。(特殊的交换形态-社会关系)……然而,戈达尔在这个时...
  • 拍摄观念的转变;视点、“主体性”与影片生产
    P18 如果说戈达尔曾放弃过拍摄电影的话,那么,那段时间应该不是在68年之后,而是在1972年之后的一段时间。……使用录影技术、强调主体性与生产,是戈达尔在这段时期几部影片的一贯特色,密耶维尔则是他的共同合...
  • 吉加·维尔托夫小组
    P12 戈达尔并不认为发行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真正关键是在于政治电影应该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拍摄和制作的问题。吉加·维尔托夫小组提出一个口号:“问题不在于拍政治电影,而在于如何政治化地拍电影。” P16 ...

迷影文化史 (1)

  • Notes
    艾德蒙·贝诺阿-莱维,1906.1.14创办了世界上最早的”电影节“; 德吕克,二战前创办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法兰西电影俱乐部(CCF); 乔治·萨杜尔,历史上第一位系统的电影史学家。从迷恋电影共产主义到...

公民凯恩 (11) 更多

  • 恋物癖 欧/美关系预言式警告
    P121 对于《公民凯恩》同时期的众多美国人来说,欧洲代表了他们自己或是家中直系亲属个人历史中的“以前”。它代表了远古,古老的发源地,那个“旧世界”。 P119 凯恩一心只顾不断收罗这些物品,却从未尝试着去理...
  • 恋物癖:以消费掩盖缺失
    P105 凯恩结识了苏珊,后来又自我放逐权力和政治这个男性世界,隐退到充满幻想和恋物癖的女性世界。……伯恩斯坦不仅引出凯恩喜欢收藏欧洲艺术品的癖好,还强调这些雕塑都是女性形象。 [伯恩斯坦:他不是收藏钻石...
  • 俄狄浦斯式政治激进主义
    P83 这场戏(雪地分离)将父亲的形象分裂成截然不同的两个外表,而这两面都对这个孩子构成威胁。亲生父亲威胁要对儿子的肉体实施暴力,替身父亲则威胁要将他同母亲分开。 ……凯恩没能从前俄狄浦斯情节时期过渡到...
  • 叙事策略 结构上的二元性
    P69 在叙事上,凯恩的崛起和颓败把故事分割成两部分,而在主题上,凯恩同男性世界和女性世界的关系也把故事分割成两部分。……在凯恩初识苏珊和他们后来的婚姻之间,意味深长地塞入了一个野心与政治的公共世界。 ...
  • 弱化的女性想象——被颠覆的好莱坞传统
    P31 《公民凯恩》没有明显表现出支持抑或反对女权主义倾向,更谈不上它在秉持女权主义精神,但这部影片却颠覆了有关女性想象的好莱坞传统模式,而且它的美学成果也和女权主义有相通之处,这一现象颇值得玩味。 P1...
  • 反身份认定规律 反好莱坞精神
    P40 《公民凯恩》反好莱坞精神的进一步体现则是,影片无视常规的身份认定规律,挑战了它内在的道德判断基础,否定了传统身份认定中施暴者和被害人之间明确的道德二元对立关系,将评论家和大众从传统的戏剧价值观...
  • 电影修辞 重复 玻璃球
    P72 玻璃球一共出现过三次,其中的一次出现在影片最初凯恩过世的那场戏;还有一次出现在影片结尾,苏珊离他而去之时。 P74 这个玻璃球对凯恩有重大意义,它建立起了与凯恩残缺的过去之间的联系。 P74 样式、对称...
  • 电影修辞 构建互动的观影者
    P32 《公民凯恩》是一部通过破译而给人带来快感和迷惑的影片,这不仅突出体现在影片内容上(一个记者调查凯恩留下的话语),事实上,这部影片的视觉语言和台词都在致力于构建出一个破解谜案的观影者(spectator)。...
  • 凯恩与赫斯特原型
    威廉·赫斯特 (1863-1951)为 赫斯特国际集团 (Hearst Corporation)的创始人。报业大王,新闻史上饱受争议的人物,被称为新闻界的“ 希特勒 ”,“ 黄色新闻 大王”。20世纪初掀起黄色新闻浪潮,对后来新闻传媒...
  • 威尔斯与国家政策扶持
    在公共事业振兴署的协调下,新政的文化政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某种意义上说,威尔斯可谓生逢其时,他逐渐成熟,开始在美国戏剧界崭露头角。……威尔斯为哈莱姆区“黑人剧院计划”的下属剧院排演了《麦克白...
  • 前言 移情 破译症候
    弗洛伊德经常使用地形学的意象来描绘心灵世界最深一层的无意识,它将自己的材料隐藏并保存下来(犹如庞贝城的废墟)。当然,无意识与意识之间没有直接的沟通:人类行为中显露出来的症状需要破译。这个过程将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