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bine对《如彗星划过夜空》的笔记(3)

combine
combine (give it a fly)

读过 如彗星划过夜空

如彗星划过夜空
  • 书名: 如彗星划过夜空
  • 作者: 林达
  • 副标题: 近距离看美国之四
  • 页数: 392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年: 2006-3
  • 报纸的使命
    虽说林肯出身贫苦农夫的儿子,在他入选总统的时候,你可以断定,他自己本人已经不再是一个贫苦农夫,而是一个政治精英了。反而是一些专权的国家,他们的议会可能充斥着大量底层民众,因为在这里并不需要议员们事实上的管理和判断能力,需要的只是能够控制他们。 因此,代议制民主,总是一个精英占绝大多数比例的管理阶层,这是现实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他们是把民意咀嚼消化之后,再根据自己对民众利益的理解来决策的。也就是说,一个政治家和他的选民之间,总是有差距的。好的政治家,必须比民众更有“前瞻眼光”,坏的政治家则偏离民众利益。
    引自 报纸的使命
    2021-11-07 15:46:28 回应
  • 报纸的使命

    提到五角大楼文件的揭秘人埃尔斯伯格是如何从对越的鹰派转变成鸽派的。

    艾尔斯伯格觉得,以往总统和国防部对越战的看法是受了下面的欺骗,要是高层了解真实情况,就不会做出这样的决策(陷入越战泥潭)了。他想,他必须向最高层报告这里的真实情况。为此他违反通常的报告程序,越级向国防部递交了一份“揭示真相”的报告。但是,这一报告一点没有产生期望的作用。 作为一个鹰派,他仍然和同事中的反战派激烈论。这期他曾经返回华盛顿,随即又要求回到越南。1967年,他三十六岁生日时大病了一场,躺在曼谷的医院里,他左思右想,这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转变,这只鹰开始变成鸽子了。他给友人写道:“我如愿地学到了很多,也学到了从内心深处为这个被蹂的越南着想,为它的孩子们,它的人民,他们的前途着想。”
    引自 报纸的使命

    我们也可以看到,反战人士的思维出发点,和政治决策者的思维出发点,还是有很大的距离。这种距离其实反映了现实世界的许多无奈。

    2021-11-07 22:23:13 回应
  • 知识分子应有的勇气

    我以为知识阶层的所谓道德勇气,一部分应该是表现在对强权的批判上,但更为困难更难做到的,是表现在他不迎合、不取悦于民众上。 如何适当处理自己心中涌动着的道德感,如何克制对自己在公众面前树立道德形象的追求,如何维持常识、保持一颗平常心,说出事实,这看上去是知识阶层属于个人修养的问题,可是,因为它的群体放大效应,成为现代社会知识界最大的问题之一。 今天的民主进程已经大大深入,知识界对专制的批判已经非常彻底,而对民众的弱点可能导致的暴力和非理性,却常常还是闭着眼睛绕开,或是为其寻找理由。在这个问题上的反省,越来越艰难 。因为民主大潮的副产品,就是知识界日益把批判专制、强权,看作是为众人称道的独立精神,而没有勇气悖“民众大潮”而行,持独立思想言论于民众和知识界同行。 引自第81页

    2022-07-19 09:58:02 回应

combine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142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