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芒对《中国文化要义》的笔记(6)
-
第32页
冯友兰先生认为生产家庭化到生产社会化是家庭解体的原因,背后的warrant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推论是,中国特重家庭文化,实是生产家庭化的经济模式所导致。 梁漱溟先生则举秦、瑞士和苏联三例作为反例,分别说明:上层建筑(指对家庭的重视程度,下同)变了,生产方式却未变(苏联),或不能论证是否变了(秦);上层建筑未变,生产方式却已发生重大变革(瑞士)。
-
第37页
黄文山先生在其文化学(Culturealogy)建设论中,引有吴景超先生的三句话: 一、同样的生产方式,在不同时间与空间内,与不同的制度及思想并存; 二、文化中别的部分有变动,而在其先找不到生产方式有何变动; 三、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之下,却找到相同的制度及思想。 引自第37页 基督教与佛教本都是
家族制度的敌人,本是不相容的 引自第37页 (梁),传入中国后,非但没有瓦解家庭结构,反而被家庭制度所利用,成为
维持家族的一种助力 引自第37页 (雷海宗教授语),可见中国家族制度之强。梁认为这断不是各民族之通性,而是中华文化之特强个性。
-
第42页
梁反对阶段论、进化史观。中国文化是走上了与西方不一样的路,因曾经的“过”,导致现时的“不及”,但已无法回头了,亦不存在追赶的问题,因为已走上另一条不一样的路,不在一个进程中——
中国不是尚未进入科学,而是已不能进入科学;中国不是尚未进入资本主义,而是已不能进入资本主义;中国不是尚未进于德谟克拉西,而是已不能进于德谟克拉西。 引自第42页 E-今日中国,引进各种西方制度,可总是有走样、变味的嫌疑;当然可以说这是“跨越了发展阶段”的急进而带来的恶果;梁的此番学说也可说通:不是走的一样的路,借鉴的意义就不大了,更别说照搬照抄了。
-
第62页
梁:政治参与之素质与习惯,非因教育之功,而是西方人千余年来过团体生活积累的习惯。相反,中国人一向过的是个人生活,缺乏团体生活的经验。
-
第84页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均是西方的情况,各人有不同主张,宪制中则分别体现为“个人要求国家给予权利”,“国家要求个人履行义务”。 中国则是“伦理本位”,它是以自己对他人应主动承担义务为基本话语范式的,把重点从自身转移到他人(父对子及相反、兄对弟及相反、君对臣及相反、主对宾及相反等)梁语:
诚然,中国之伦理只看见此一人与彼一人之相互关系,而忽视社会与个人相互间的关系。——这是由于他缺乏集团生活,势不可避免之缺点。但他所发挥互以对方为重之理,却是一大贡献。这就是:不把重点固定放在任何一方,而从乎其关系,彼此相交换:其重点实在放在关系上了。伦理本位者,关系本位也…… 引自第84页 -
第114页
情理与物理 对于中国人“读书明理”一词,西方人首先想到的必是各种学理,如科学学理、社会学理论等,但中国人非此意,而是“情理”,如父慈子孝等。前者是静的,不能直接驱动人的行为,所谓的科学中立;而后者为动,有直接的驱动作用。
必须摒除感情而后其认识乃锐入者,是之谓理智;其不欺好恶而判别自然明切者,是之谓理性。 引自第114页 P118:
儒家假如亦有其主义的话,推想应当就是“理性至上主义”。 引自第114页 E-这么说来,sense and sensibility(理智与情感),或应译为理智与理性?
苏芒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122条 )
- The 9.9 Percent
- 2
- Antitrust Law, Second Edition
- 2
- Augustus
- 1
- The Road to Serfdom
- 2
- Making Men Moral
- 2
- Takings
- 2
- The Concept of Law
- 2
- 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 1780-1860
- 1
- To Kill a Mocking Bird
- 2
- The Nature of the Judicial Process
- 1
- Open Book
- 1
- The Legal Analyst
- 29
- The Magic Mirror
- 7
- The Human Condition
- 2
- 古典时代疯狂史
- 2
- Liberty
- 4
- Inclusion of the Other
- 1
-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 4
- 乌合之众
- 1
- 章太炎国学讲义
- 2
-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 2
- Local Knowledge
- 4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1
- The Concept of Law
- 1
- 德米安
- 1
- Rousseau
- 2
- Reveries of the Solitary Walker
- 1
- Emile
- 1
- 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自由主义
- 1
- 卢梭问题
- 1
- 中國革命再闡釋
- 1
- 观念史研究
- 5
- 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
- 1
- 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
- 1
- 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 1
- 论语
- 1
- On Voluntary Servitude
- 1
-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Peasant
- 11
- 伟大的中国革命
- 8
- Four Texts on Socrates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