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对《“垮掉一代”及其他》的笔记(3)

BLACK
BLACK (We are Infinite.)

读过 “垮掉一代”及其他

“垮掉一代”及其他
  • 书名: “垮掉一代”及其他
  • 作者: 文楚安
  • 页数: 394
  •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 2010-1
  • 第2页
    “垮掉一代”的代表作家们,绝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是价值观上的虚无主义者。正如霍尔默斯所强调的那样,他们的极端行为所“表达出来的是对价值观念的渴望,而不是对它的仇恨”。他们的放荡同他们的参禅一样,都是手段,而非目的。
    引自第2页
    2012-02-27 18:17:38 回应
  • 第220页 荣格理论的渊源及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的本我混混沌沌,是充满罪恶的地窖,代表全部本能欲望;而荣格则认为存在于集体无意识中的阴影并非全是邪恶、泛性色彩的。他使用“阴影”有多层含义:第一,它是每个人身上黑暗的一面,但所谓“黑暗”(dark),就字面而言,并不是判断“是”与“非”、“善良”与“罪恶”的唯一标准,只不过是说,它是人精神中最为隐蔽、最深入、尚未暴露的部分,既能容纳好的也能容纳坏的心理内容。为了使阴影这个概念表述得更加明确,荣格特别把那些为意识所厌恶的、同公认的道德准则相对抗的产生邪恶动机的心理内容称为“魔鬼原型”。第二,荣格指出:“只有三维物体,即立体的东西才会投射阴影,如果我们没有阴影,就不是完整的人。”可见,一个个性充分发展的人,阴影的内容何等丰富。第三,人类祖先所遗传下来的动物本性,即非理性因素,既是破坏性的,又是创造性的、充满活力的。阴影中的动物性如果能受到人格面具力量适当的抵制,或能同自我保持适度和谐,便可激发个人创造力,在身心两方面达到满足,人格主体会更加丰满,最终导致个性化(individuation)。反之,阴影会与个性化相对抗,形成扭曲人格。显然,荣格关于阴影的概念比弗洛伊德的本我更能深刻阐明人的生存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更能显示精神和人格的复杂性,更能揭示出伟大人物的创造力,包括灵感、直觉之类潜在的超验现象的内在机制。
    引自 荣格理论的渊源及影响
    2012-03-08 18:27:13 回应
  • 第378页 这就是“垮掉一代”

    约翰·霍尔姆斯 著

    在这一伙人中,只有那些历经磨难痛苦的人,才认为现实是一场噩梦,而且不无愤怒地声称他们确实丧失了什么,乃至前途,等等。不过,岁月流逝,他们如今已老练成熟,任何艰难困顿他们都能料想得到。对个人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失望或者说丧失,对他们来说不只是一种动摇其根本信念的启示,而且成为要求他们每天都必须正视并加以解决的一个问题。如何生存对他们来说远比为什么要生存更为重要。正是基于此,那位报纸撰稿人和高速开车的家伙才走到一起,他们之间相互认同的那种“垮掉”味儿才变得有意义。因为,不同于以丧失信念为其特征的“迷惘一代”,“垮掉一代”却愈来愈需求信念。这种情况,正如伏尔泰早就说过的那句令人不安又给人以希望的笑谈“如果没有上帝,有必要创造一个出来”一样,他们决不只是悲叹上帝的丧失,而是慌乱地在许多方面为了这个上帝而制造出一些图腾来。
    引自 这就是“垮掉一代”
    2012-03-11 11:22:56 1人喜欢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