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之怒 (2)

  • 第二章蒙古帝国的野心与黄金之国日本/ 024
    游牧民族为什么打仗? 首先是为了从定居农业社会获取必要的经济资源,维持本来不太稳定的游牧经济。 其次,也是为了从这种掠夺中收获作为战士的乐趣。 除“蒙古帝国意识形态”外,还有一个深层动机,促使忽必烈出...
  • 三、意外的崛起/ 013
    蒙哥绝对是忽必烈崛起的头号劲敌。“钩考”过后,双方面上一团和气。然而,既然已经撕破了面皮,即使还顾虑手足之情没有公然兵戎相见,忽必烈和蒙哥,以及围绕在这两兄弟周围的各种势力,也必然要有摊牌的一天。

置身事内 (1)

  • 微观机制
    “由行政区划决定。我国实行“属地管理”,地方事权与行政区划密不可分,所以我们先从行政区划角度来分析权力划分。影响行政区划的首要因素是“外部性”,这是个重要的经济学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人的行为影响到了...

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 (2)

  • 一号作战与国共关系
    联合政府就是多党联合执政,从这个意义上讲,其本身就是一个关于统一战线的政策与策略。政治是现实的。联合政府的主张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说到底,就是将第三方面入朝参政的问题提了出来,从而最大程度地代...
  • 导论 联合政府的口号与国共关系的最终分野
    毛之所言,就是把调整两党合作的基础提了出来,而调整的方式则是改组政府。那么,改组政府是什么性质?毛泽东这样说:“我们对国民党的方针,自国共合作以来,就是改良方针……现在的口号是改组政府、改组统帅部...

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 (2)

  • 国共合作的序幕
    在理论范围内,在亚洲寻找同盟者的这个迫切需要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重新强调“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强调与“资产阶 级”联合的必要,以及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地区资本主义发展 阶段的必然性。事实上,在俄国,列宁...
  • 第一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兴起
    陈独秀特别指责民族主义情绪的学生过分的沙文主义,中国古代的学者和现代心地忠厚坦白的老百姓,都只有或天下的观念不懂得国家不国家。如今只有一班半通不通自命为新学家的人,开口一个国家,闭口个爱国;这种浅薄的自...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 (2)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主义
    尽管李大钊的思想具有思辨的特质,我们依然很快发现, 像陈独秀一样,当务之急 中国的困境对于他的触动比起寻 找哲学真理对他的触动更直接。李大钊的全部哲学基本上是他 对于指责中国是一个没有更大发展前途的...
  • 自相矛盾的是,那些对意识形态问题极端鄙视,除了“客观”因素之外拒绝考虑任何因素的人,经常付出的代价之一就是对意识形态的主张特别天真。正是因为他们拒绝考虑学说问题,他们经常倾向于接受完全是空洞的形式...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