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派少女购物路线
洪爱珠 / 北京日报出版社 / 2023-2 / 68.00元2025-01-30 读过三星半。有的地方实在很喜欢,如何去市场买菜,本地小店人情记事,以及食物细致的滋味如何浸入味蕾。真的很喜欢对日常烟火气的观察。但着实讨厌作者对“派头”的拥护。看到外公只吃肥肉不吃瘦肉,挑挑拣拣的样子只想翻白眼。序言也实在令人生厌,作者说着的女儿自强,和序言里男人对做饭女人的赞美是一样的,翻译过来就是“我是留过学有文化但却愿意为心爱人洗手作羹汤且特将就的女子啊”。从这一点讲,“老派少女”倒也属实。如果去掉对父辈的追忆,只保留旅行见闻与做饭方法,这本书观感会到四星。
-
尸人庄谜案
[日] 今村昌弘 / 吕灵芝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19-9 / 48.002025-01-30 读过拜托,男凝幻想也太倒胃口了。丧尸设定在密室杀人里也只起到了一个装饰性的作用。所以反社会博士做这个丧尸的目的是……?诡计全靠叙事掩藏实现。一开始就猜到了行凶动机……我说,臆想美少女身体的男主和那三个学长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
我在上东区做家教 : 一位心理学博士视角下纽约富豪阶层的育儿战争
[美]布莱斯·格罗斯伯格 / 熊文苑、胡广和 / 中信出版集团 / 2023-12 / 58.00元2025-01-13 读过很轻松的地铁读物,打完工看着书里的主人公坐地铁在曼哈顿当家教颇有同病相怜之感。很多描述都精准对应我认识的某些同学:富有的不快乐的小孩。过去不理解他们的不快乐,看到作者说“年少时有过太多巅峰体验,长大就会没什么可期盼的了”才恍然理解了一点。暑假打工做作品集老师的经验也让我无比related作者备课时候的struggle。但整体而言,作者没有把学生抽象成几个典型故事叙事,讲话有一搭没一搭的,只能停留在有趣日记的水平——而无法成为社会学意义上的参考资料。
-
流俗地
[马来西亚] 黎紫书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2021-4-1 / 55.00元2024-11-21 读过几度觉得这被多种语言缠绕的地方如梦幻国度,风俗太盛以至于琳琅满目,所见到处是不同风景,对于在单一语言和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人实在太新鲜。到中后期,发现原来这里也有手机,网络,有公元2016…才恍然大悟原来与我同时存在在这世界上的,还有太多我不了解的生活。黎紫书的笔像银铃的耳朵,将一切细微心情捕捉放大。故事以黑色的视野为开始,以黑暗中的欢呼为结尾,到最后我都不知道,这块流俗地上是确实发生了这样的欢庆,抑或是一切都只是一场梦?好喜欢她的后记,好张扬,好直接——大陆的文学太轻浮,台湾的文学太铺张,所以我要用我被多种文化浸染的笔写我的故事。真喜欢看艺术家自信地攻城略地啊。
-
一个人的第一次
高木直子 / 常纯敏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13-7 / 39.9元2024-11-12 读过可爱可爱quq 最喜欢第一次吃麦当劳/第一次去居酒屋/第一次打工的部分,第一次漫画投稿用垫板看自己有没有落榜也好可爱哦!!!
-
植物妻子
[韩] 韩江 / 崔有学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2023-3 / 582024-11-09 读过像在读阿特伍德的同时读禅宗公案——日常生活里的点滴细节下掩藏着要同归于尽一般的疯狂,在冲破人体忍耐极限的血肉暴力里,作者软的几乎透明的内心闪闪发光。一个受难的比丘尼在人世间行走,用久隔人世才有的敏锐观察着这世界上的苦难、荒谬、难掩的疲惫和哀伤。作者的自序写的太美了:「望着皎洁的月亮我想了想要许什么愿。 只祈祷不要失去这颗心。」
-
初恋
[俄]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 / 李重洋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2022-8 / 45.002024-11-06 读过「她站在我面前,只用看着我,我整个人就属于她了。」「我只亲吻过一次的手,也许早已在坟墓中腐烂了,而我自己还剩下些什么?」「初恋就像一场革命,既定的单调生活被瞬间打破摧毁。」「脆弱的人在跟自己对话的时候,尤其喜欢用些刚毅果决的说辞。」 最喜欢春潮,玛丽亚真是太迷人,萨宁的软弱、虚伪和故作深情的追逐又太好笑。其次喜欢初恋。齐娜伊达如此骄傲,自信满满地将他人的爱慕不带恶意地进行戏耍,却在真正爱上一个人后学会了痛苦。那仿佛永不会止境的夜晚宴会里,她如何假装作为女皇而偷偷等待盼望不应该见到的那张脸呢? 屠格涅夫的故事虽然充斥着陈腐的男性爱情观——但三个女性角色却都可爱得要命。
-
拉美当代小说研究:后现代视角
王祖友 / 汕头大学出版社 / 50元2024-10-06 读过看名字以为挺难看的,仔细一看还真是不太好看。太厌倦套理论了,整本书让我不断想到本科赶汉语言毕业论文时候绝望的遣词造句……
-
希望之罪
[日] 雫井脩介 / 代珂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2021-6-1 / 46.802024-09-16 读过这位老爷子没让我失望。之前看《邻居》的时候,作者在日常行文中展示出的对特定行业深入了解的渊博就很令人震撼,能够把“与推理过程无关的细节”做得如此扎实,让推理不止于奇观化的诡计,而成为一种浮世绘。那本书中讨论的育儿困境,有非常先锋的思辨力量。而这次的《希望之罪》则直面了更难解的问题:你愿意挚爱之人是个活着的罪人,还是死去的圣人?当他一针见血写出父亲面对儿子的罪行,更担忧的是自己的事业受阻时,真的是太有力量的坦率表达。我渴求在文学作品中看到的,正是把平时难以宣之于口的隐秘心情剖开的勇气。
-
明亮的夜晚
[韩]崔恩荣 / 叶蕾 / 台海出版社 / 2023-8 / 522024-07-30 读过四星吧。对我来说,这本书有点像在阅读吉本芭娜娜——具有强烈治愈性质的书籍。治愈力意味着太多的理想化,过分的理想化就让故事飘到了不真实的境界。但还是好看的。太少女性家族历史被书写了——破碎的女人在四代血亲的人生中穿梭,重新审视每个人缘何生长成为那样的模样,血缘神奇地让她们各自分化,却依然紧密相依。更动人的是,每个女性身边,都有另一个女性与她相伴。完全的信赖,不假思索的支持,从生到死的陪伴,让关系超过友情或爱情的定义,成为不可被取代的羁绊。这太明亮了。明亮得太动人,以至于抬起头恍然不知夜空中是月亮或是太阳。这是美丽如永恒明亮夜晚的故事,它仿佛不可能出现,却又不断出现在幻觉与梦境中,以至于理智都无法阻止我去相信它的存在。
-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
[韩] 金草叶 / 春喜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2-6 / 42.00元2024-07-09 读过最喜欢的是前两篇。《光谱》中所讨论的文字呈现形式,令我想到古埃及人把绘画作为文字的形式,并且不认为绘画是一种表达艺术,仅仅是一种记载的工具,因此他们的图画有极为强烈的古板、传统、不写实的特征。当色彩成为另一种族群的文字,所呈现出的记录将会多么动人呢?对语言学的探索一直令我心动不已。第二篇《共生假说》则是挖掘了一种模糊的感想:孩童时代的智慧并不比成人阶段低,而是有一种奇异的绚烂,而童年记忆消逝如此迅速。当作者将人类转变为外星生命的寄居体时,人类的生存本身变成了一场对故乡漫长的相思。其余几篇,更多还是在讨论目前社会已存在的问题,只是加入了新世界的设定。总之,是还不错的短篇集,并没有从哲学思考的层面上震撼到我,但值得一读。
-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日] 岩井俊二 / 张苓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2006-12 / 28.00元2024-07-01 读过高中时候在图书馆借来看了第一次,那时候完全无法理解他们对莉莉周邪教般的痴迷、体育馆后全体失常的暴力青少年、以及被苦闷和死亡填满的十三岁。最近重读,才发现日本少年们原来那么早就在被互联网和成人世界冲击着,论坛上的骂战和现在的网络气氛如出一辙,到处都是包裹在未成熟身体里的、完全破碎的、下着九月雨的心。如何能够身为大人,还如此清晰了解少年的茫然与疯狂呢?如何在十几年后,仍然能够精准描绘站在屋顶上忽然想哭泣的欲望呢?真了不起啊,那样的以太,竟然能跨越时间的洪流,不断地涌入,涌入,最后变成这样的浪潮。(看书上的论坛记录比电影中的论坛对话更容易理解,也更像是在看一本古老的赛博日志)
-
鳄鱼
莫言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2023-6 / 56.00元2024-06-30 读过我真的很怀疑莫言有看过多少场高质量戏剧、有没有对戏剧和剧场最基本的了解和学习?参观完莎士比亚博物馆如果就能华丽转型剧作家,伦敦戏院里年复一年泡现场的编剧不要活啦?能不能少来碰瓷剧作家这个职业啊莫言?题材看似选得巧妙,尽力伪装成讽刺也盖不住赞颂歌的调子。语言油滑、老土,作为台词对白毫无张力。不是所有没动机的人物行为都能用魔幻荒诞的皮修饰。(最后送给莫言一个表情包:隔行如隔山,你只能起到一个装饰的作用)
-
易碎品
何袜皮 / 台海出版社 / 2023-12 / 68.002024-06-23 读过读到三分之一的时候,以为是一个「装feminist 的男作家」写的。看完后检索资料,没想到是女性作者……整个故事里除了 J,其他男的都显得要么好可怜,要么好深情,要么好伟大。作者努力构建出的杀人动机,只让人感觉角色非常苍白。第二人称并没有起到任何文学上的震撼度,和同样使用第二人称的作品《绝叫》比起来,后者让人感觉到深刻的压抑,以及整个日本大时代的变迁,但易碎品中,最后的恶意来的毫无根基……把女性角色完全写成了不能控制情绪的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