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对《红楼小讲》的笔记(5)
-
第九讲 薄命女––香菱
我再说一遍:一部《红楼梦》,由这样一个人物领起,它的悲剧力量笼罩着全书。作者对这些人的心情和态度,是分明的,《红楼梦》的主题思想,也是分明的。有些人看这部小说单看“爱情”,岂不令人有买还珠之叹。 引自 第九讲 薄命女――香菱 初读《红楼梦》确实觉得不解,为何将这样一个“有命无运”,身世悲惨的人放在一开始来写,为何作者给予偏爱,这里似乎找到了答案。
-
第十讲 秦可卿
秦可卿为什么出现在书的最前部分?只因这关系《红楼梦全部书中两个最重要的主角。二人是谁?咱们上次也讲过的,就是宝玉和熙风。按照雪芹的设计原意,只有他们两个才是全书的真正主角。一这种认识,也许你一下子不易接受,但不要紧,日后自会明白。 讲《红楼梦》的事,要想一口说尽,那是办不到的,若能那样,《红楼梦》也就简单得很了。咱们只能论其大者。先说为何与风姐有关。批书者早曾为我们点破:雪芹为秦氏丧殡一事,费却如许笔墨(他是惜墨如今,绝不肯浪费一字的),原来只为写凤姐一人 这一点,你是否有意外之感? 引自 第九讲 薄命女――香菱 人的才干,在日常琐碎中,不是一点也看不出,但毕竟难得鲜明。所以必须遇上大事、在盘根错节上,才愈显出过人出众之オ的光彩夺目来。秦氏之死,东府无人能办此大事(旧社会,婚丧大礼,非同小可,一般人是顶不起这个繁难的差使的),于是就从西府借来了凤姐儿,代理重任。 引自 第九讲 薄命女――香菱 -
第十一讲 第五回
在这场梦境中,宝玉遇见一位“神仙姐姐”,––秦可卿这个美好的女性给幼少的宝玉的深刻而又异样的印象所造成的一个梦中之影像。是她,教导他尘世中许多事物和哲理,像是一个警觉,劝诫人的正统说教者,然而又是最能欣赏、理解、体贴宝玉的一位最聪慧、最大胆、最有情的知音莫逆。对宝玉的成熟、成长和一生,可卿是个关键性的启蒙大师。我认为,雪芹小时候,曾是经历过这样类似的人物和事情,否则他是写不出的。 是她,引导他领略了声色之乡、命运之府,在“薄命司”中给他展示了全部书中一切少女的(包括已为少妇的)不幸身世和悲剧归宿。从生理的成熟到心理的成长上,都给予了这个早慧早熟的男孩子以巨大的深远影响。 这难道还不是一个比甄英莲类型不同而更为重要的总领全书的女性吗? 引自 第九讲 薄命女――香菱 反问每每像一把斧头。
-
第二十六讲 一喉两声
注此写彼,有无出典?我愧未详。这大约有点儿像武术上的“指东打西”,战略上的“声东击西”,或者有似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谋略。用“大白话”说,就是:你读这些字句,以为他就是为了写“这个”,实则他的目标另有所在,是为了写“那个”! 引自 第九讲 薄命女――香菱 -
《红楼梦》导读
但这第二十七回的重要,还不止此,须知重写“葬花”一事的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之所以举行“花会”,是暗指宝玉的生辰。这一手法仍然是貌似 情节而实兼象征一一意思在于暗示于读者:宝玉之生,实为花送春而来,是他眼见身经,好花与好女同归于尽,“花落水流”“千红一哭”的大悲剧,由他的存在、记录而得以“证明”。这也就是“红楼梦”词的真正注解。 引自 第九讲 薄命女――香菱
May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605条 )
- 叶嘉莹说杜甫诗
- 10
- 色彩列传:蓝色
- 6
- 我身在历史何处
- 1
- 子弹笔记
- 1
- 我好,你好
- 10
- 旅行之木
- 1
- 分析与思考
- 5
- 将熟悉变为陌生
- 11
- 面纱
- 9
- 中世纪之美
- 8
- 清冽的内在
- 3
- 无用之美
- 20
- 回到本源
- 1
- 蔷薇岛屿
- 1
- 得未曾有
- 6
- 月童度河
- 20
- 正见
- 10
- 与书法相伴的生活
- 11
- 老派少女购物路线
- 1
- 元气满满的生活
- 4
- 只生欢喜不生愁
- 9
- 血疫
- 1
- 花与童
- 4
- 十三邀3 “我们都在给大问题做注脚”
- 10
- 丹麦一年
- 14
- 森林、冰河与鲸
- 1
- 厌女
- 3
- 被讨厌的勇气
- 50
- 诗歌手册
- 29
- 退步集
- 17
- 何为良好生活
- 2
- 走出唯一真理观
- 21
- 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 13
- 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二卷
- 25
- 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一卷
- 48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48
- 第二性Ⅰ
- 14
- 中国历史精神
- 1
- 失明症漫记
- 12
- 蓝色小药丸
- 1
- 恺撒
- 13
- 红与黑
- 1
- The Elements of Style, Fourth Edition
- 3
- 二手时间
- 23
- Verbal Advantage
- 4
- 长恨歌
- 3
- 沉默的大多数
- 14
- 书与你
- 12
- 书衣文录
- 16
- 丫头儿
- 2
- 柔软
- 4
- 空谷幽兰
- 2
-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2
- 8
- 江南不沉之舟
- 2
- 麒麟1 与子同袍
- 7
- 有情才有调
- 14
- 敦煌之旅
- 8
- 金色眼睛的映像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