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红布对《五一三的幽靈》的笔记(2)

一块红布
一块红布 (灵台无计逃神矢)

读过 五一三的幽靈

五一三的幽靈
  • 书名: 五一三的幽靈
  • 作者: 邱士杰/榮劍/許偉恒/李有成/曾金燕/黃進發/魏月萍/許德發/傅向紅/馬拉基.愛德溫.維塔馬尼(沈昆賢譯)/郭紫薇(劉羿宏譯)/錢永祥(主編)
  • 副标题: 思想第43期
  • 页数: 364
  • 出版社: 聯經
  • 出版年: 2021-9-16
  • 入殮如建檔:遺體、隔離的記憶與五一三事件個體敘事(傅向紅)
    再者,報告雖然提及雙溪毛糯,但其實完全沒有說明具體地點是在雙溪毛糯的麻風病院,只宣稱選擇這個地點,是因為這地點「沒有發生任何衝突事故」。歷史地看,雙溪毛糯麻風病院建於1930年,是英殖民者用來隔離麻風患者和被病理化的種族他者的空間。作為隔離的空間,不論是住在裡面的病患,還是來自外面的公眾,都不能自由進出。林醫生數年後剛好有機會擔任該麻風病院的副院長(1976-1987),根據他的回憶,不論是進出麻風病院,都要經過有警察駐守的三道籬笆或關卡。嚴格的隔離政策使得病人和麻風病院都背負社會烙印,是個會引起公眾不安、恐懼,不想接近的空間。由於遺體容易激發強烈情緒和激化衝突,像麻風病院這種與外界隔絕的空間,被選定為埋葬衝突事件的遺體,似乎有其道理,因為可以避免公眾接近和激化情緒,有防止報復和抑制衝突擴散的作用。然而,重重的關卡,不僅限制裡面患者和外面公眾的進出自由,也對想要尋找和探訪親人墓園的家屬造成困難,更不用說是為死難者舉辦公共紀念。如前所述,墓園和紀念碑的空間、地理位置,其實有治理記憶的作用。雖然五一三事件的主要地點為首都吉隆坡,但五一三死難者的埋葬地點卻在雪州邊緣的麻風病院,與麻風患者共享隔離、圍籬社區,一直到了七零年代末,麻風病已經可以治癒,麻風病院的圍籬才逐步解除,漸漸對外開放。
    引自 入殮如建檔:遺體、隔離的記憶與五一三事件個體敘事(傅向紅)
    國家行動理事會報告也提及,在五一三事件期間,政府逮捕超過4,500私會黨員。在同一年6月份,聯盟政府將檳城的木蔻山(Pulau Jerejak)從原來隔離麻風病的用途,轉為改造私會黨員和重刑犯的勞改所。此事進一步顯示,麻風病院的烙印和隔離特性,不僅可以用來隔離記憶,也可以用來隔離和改造當權者所不欲的元素,見傅向紅,〈木蔻山:多重邊緣的寓意〉, 《當今大馬》,2017年6月15日: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385688;這與印尼政府將麻風病院轉為隔離印共政治犯的思想改造所,似乎有相通之處。見Amurwani Dwi Lestariningsih, “Plantungan : ‘Leprosarium’ to Women Political Prisoners”,發表於第七屆東南亞醫療史會議,2018年1月15-17日,寮國萬象Settha Palace Hotel。
    引自 入殮如建檔:遺體、隔離的記憶與五一三事件個體敘事(傅向紅)
    2021-09-18 13:02:31 1人喜欢 3回应
  • 入殮如建檔:遺體、隔離的記憶與五一三事件個體敘事(傅向紅)
    遺體沒有生命,已經無法發言,但遺體作為符具,很容易成為不同方面加以詮釋、賦予意義和挪用的對象,延伸出遺體的多義性和政治生命。遺體的物質特性,讓人聯想到自身的肉身滅亡,很容易召喚情緒和引起恐懼。因此,遺體處理在衝突事件和暴亂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不同的處理手段,會發出不同的訊息和生產不同的效果。公開展示和凌辱遺體,往往是為了展示權力和發出威嚇。Jan Breman曾經指出,19世紀末期,歐洲白人種植業者在荷屬印尼處死反抗殖民者的苦力,公開展示他們的遺體,以展示權力、樹立殖民者的權威和阻嚇在地人。這些行為,並非什麼「野蠻部落」的所為,而是人類社會和歷史上極為普遍的現象。相反的,隱藏或銷毀遺體,是為了消滅有關暴力行為的訊息和證據,因為遺體往往儲存和記錄著死亡的訊息,而且極容易引發逝者親屬的強烈情緒和報復。總而言之,不論是展示、隱藏或銷毀遺體,都是處理暴力事件及相關記憶的一種手段。
    引自 入殮如建檔:遺體、隔離的記憶與五一三事件個體敘事(傅向紅)
    2021-09-18 10:13:16 3人喜欢 回应

一块红布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844条 )

犬儒主义
8
A Genocide Foretold
1
工农砺哲学
3
The Dialectic of Ressentiment
1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motion
1
以命相搏的青春
9
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
3
1968
39
永恒与时间
1
尼采与哲学
1
5·18光州!光州!
1
中产阶级的孩子们
9
黄柳霜
3
學術人
16
领导权与社会主义战略
2
竹内好的悖论
2
哲学家广松涉的自白式回忆录
7
蔑视大众
4
The Invention of Martial Arts
2
重建家园
1
“近代的超克”论
15
康德政治哲学讲稿
1
Theory of the Gimmick
1
路德文集1
1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选
1
法国大革命
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体制与运行研究
6
2017国家西部开发报告
1
2016国家西部开发报告
1
Robespierre
1
三人关系
4
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传播
1
【亞洲人物史10】民族解放之夢〔19—20世紀〕
1
Big Tent Politics
1
龙虎斗京华
1
流轉的亞洲細語
2
God's Province
1
The Constant Liberal
1
Beyond Bruce Lee
3
美国
2
西方政治思想的社会史:公民到领主
2
States of Injury
1
Burnout
5
The Influencer Factory
5
李小龙 : 神话和真实
2
在中国屏风上
1
早安,怪物
1
The Ungovernable Society
2
Reconstruction Updated Edition
1
美国的反智传统
6
蒂迈欧篇
1
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第6卷/外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下
1
布尔乔亚
5
特权与焦虑
2
致命的策略
1
神话修辞术
2
鲍德里亚访谈录
13
The Communist Postscript
1
美国
15
恶的透明性
4
为何一切尚未消失?
2
文本盗猎者
2
Fredric Jameson
1
The Feminist Killjoy Handbook
6
失踪的孩子
2
离开的,留下的
2
新名字的故事
1
我的天才女友
3
Imperial Leather
4
Capitalist Colonial
1
The Armenian Genocide
1
生产的政治
1
Palestine Ltd
5
On the Inconvenience of Other People
1
福岛/辐岛
2
难忘征程
1
Decolonizing Palestinian Political Economy: De-development and Beyond
1
The Genesis of Baloch Nationalism
1
巴基斯坦俾路支分离主义研究
5
The Palestine Nakba
1
Hezbollah
1
金鲁贤回忆录上卷
2
生命之側
6
萬事揭曉
1
Normalizing Occupation
1
解殖:全球殖民性與世界失序
1
政治经济学中的辩证法与解构
1
Between Ruin and Restoration
1
迷信:牛津非常短講010
6
屏幕上的受苦者
1
南游杂忆
4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the History of Settler Colonialism
1
Clearing the Plains
1
The God Market
5
跨文化的想像主體性
2
創造國族
1
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研究
3
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1840-1949)
2
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
4
貼身的損友
9
神文时代
1
殖民地官僚政治史
1
性的正義
6
例外狀態
1
大逆事件
4
The Politics of Iconoclasm
1
Frantz Fanon
2
華人左翼思辨
3
回归故里
2
做为“方法”的中国
1
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
3
无缘·公界·乐
1
靈力具現
4
非驢非馬
8
巴别塔
5
戰爭、身體、現代性
1
東亞醫療史
4
沉沦
2
隱藏的人群
5
两面之词:关于革命问题的通信
4
新疆游记
12
中国人的气质
1
21世纪的21位思想家
4
时间与主义
6
山上啊,山上
2
种族隔离
2
青藏高原東部的羌族與藏族
5
戍鼓烽烟
1
自由
1
红神
7
超越身体边界
2
历史祛魅、乡土怀旧与诗性建构:新世纪西部长篇小说研究
1
苗族多重表述研究(1928—1948)
1
沉默的过去
3
医疗社会史研究(第十辑)第V卷 第2期
1
新疆南部乡村汉人
2
唐行小姐
1
犹太战争
1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案例集(2018)
1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六辑)
1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案例集(2019)
1
走向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浙江农村改革与发展(英文版)
2
中国香港
2
極樂之邦
7
这边风景(全二卷)
1
經世與革命
1
六朝精神史研究
1
山月记
1
浦江清讲透四大名著
1
中国叙事学
1
春去冬回
4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3
返乡工伤者的疾痛故事
4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
8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
1
杨宽史学拾遗
1
三国3
1
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第4卷/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
1
赤壁之戟
1
从文自传
3
重塑爱情
1
传奇不奇
1
親美與反美
1
沈从文经典名作
1
全球视野下的沈从文
3
一个也不能少 广州精准扶贫纪实
1
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木老元乡和摆榔乡的调研
1
精准扶贫与乡村再造
1
重新发现海德格尔、列维纳斯与中国哲学
1
历史的忧虑
5
父权制与资本积累
1
民族主义思潮与国族建构
1
三国1:大乱之兆
2
想象异域
2
季风之北,彩云之南
1
义和团的起源及其运动
1
中国可以说不
4
刘基事迹考
1
大清国的由来与去向
1
日本在内蒙古殖民法律制度研究
1
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
1
太平天国及晚清社会研究
1
区域(第7辑)
1
The Myths of Liberal Zionism
1
萨义德精读本
1
我受傷,故而我存在
3
傅柯
1
Minima Moralia
1
班雅明:多重面向
3
世界中的台灣文學
1
弗洛伊德文集
1
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
2
家是個張力場
1
防“左”备忘录
1
墓后回忆录(全三册)
1
无尽的谈话
2
律令国家的转变
1
別預期爆炸
3
管治新界
1
“中华民族是一个”
3
民族政策在新疆教育中的实践与发展
3
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
1
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
1
宗教
2
村上春树论
1
致我們的朋友
2
何为真正生活
1
德里达传
6
解构与思想的未来
1
内在体验
1
思想 5
1
解讀川普現象(思想42)
3
Repeating Žižek
1
三体Ⅱ
1
天國的批判(下)
4
Macbeth
1
艺术史的艺术
1
我的青春恋爱喜剧果然有问题 04
1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
1
為什麼愛讓人受傷?
1
记忆之场
3
虚构的以色列地
1
追忆似水年华
1
弱者的武器
3
J.M.库切传
10
移民
1
报道伊斯兰
3
Alegal
1
亞歷山大的征服與神話
7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
历史
1
Revolutionary Nativism
2
教养身体的政治
5
A Fascist Century
1
希罗多德的镜子
4
论暴力
3
声入心通
3
人類學家的無政府主義觀察
6
Living the Death of God
2
The Skin We're In
3
冲绳札记
2
时间的政治
1
从那霸到上海
1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the Global Sixties
1
Criticism of Earth
1
傻子的一生
3
由救贖到靈性
6
神圣与世俗
1
宗教学是什么
1
光明共和国
1
又見真相:賽德克族與霧社事件
3
不只是厭女
7
家園何處是
1
秀才的手表
2
Fistful of Colours
1
The Japanese '68
1
應許之地:歐巴馬回憶錄
2
历史之名
1
王小波传(修订版)
1
伸子
6
「日本人」的界限
2
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理论研究
1
解殖与民族主义
1
潛殖絮語
2
Capitalist Realism
2
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
1
歷史的記憶與日常:資本主義與東亞批判研究
5
Language and Hegemony in Gramsci
1
历史性的体制
6
Loss
1
送奶工
2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Revolutionary Culture
1
Beauvoir and "the Second Sex"
1
狱中书简
3
新史学九十年
1
性别之伤与存在之痛
2
民困愁城
1
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自我追寻
6
悲惨世界
1
憂鬱的文化政治
1
狂飆一夢
2
雷峰塔
3
地下室手记
1
亞細亞的孤兒
9
现代艺术150年
1
後殖民文學的語言
3
否定的日本
5
2666
8
历史与人
2
西方政治思想的社会史:自由与财产
1
后殖民理论
5
时间的味道
1
烏暗暝
2
克尔凯戈尔日记选
5
幽暗之地
1
去帝國
2
Heidegger Explained
2
9
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
1
How to Read Kierkegaard
2
Days and Nights of Love and War
3
《精神现象学》义解
7
非此即彼(上卷)
3
3
Diary of a Bad Year
2
Mistaken Identity
1
如此盲目的愛
2
思想31:民族主義與歷史意識
1
橫觀東亞
5
歷史中國的內與外
1
地下紐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