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T对《精进》的笔记(6)
-
我们总是在重复地抓起沙子 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去做? 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我称之为”收益值“;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反躬自省一下,可能会发现,我们平时最喜欢做的、做的最多的,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其次是“低收益指、短半衰期事件”,而另两类长半衰期事件,我们或者做得很少,或者做得很不情愿,或者不具备做的条件。 这个现象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不自觉地陷入了一个短半衰期的沙坑之中。在沙坑里,我们总是一次次地把沙子抓起来,但刚获得一点快感,沙子就已从指尖滑下,我们不得不重新来过。即便这个过程重复再多次,我们还是得到相同的结果。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一天,但每一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引自 我们总是在重复地抓起沙子 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1.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管去做。2.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
长半衰期事件指南: 积累可信的知识 训练实践技能 构建心的思维模式 提升审美品位 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 保持和促进健康 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 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 探索、提出独创性的构思或者发明 获得高峰体验 …… 引自 我们总是在重复地抓起沙子 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
像photoshop一样分解任务 从工作的核心区开始
图层工作法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可以集中处理同质性的工作,减少不同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不同“图层”的工作由于性质不同,所以需要的资源是不同的,当你可以一次完成各个图层的工作时,你就可以依次调用不同的对应资源,而不需要再不同的资源间穿插切换,这样你的工作效率就可能更高。 引自 像photoshop一样分解任务 从工作的核心区开始 -
三行而后思 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智慧
在日本知识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看来,我们行动中蕴含的知识属于不易用语言表达的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比如一个拉面师傅怎样才能拉出很细的面条,这些技巧蕴含在他的动作中,但要他说出来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而书本中的知识属于可用语言清晰表达的显性知识。他还认为,知识创造的过称,其实是隐形知识的转化,类似于知识的内化,即通过实际的练习来掌握书中的知识,而从隐形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则是知识的显化。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我们队行动进行细致的反思,把那些原本并非用语言承载的知识,用语言归纳总结出来。而这些知识一旦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容易被重复使用和迁移到其他应用场景中。 引自 三行而后思 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智慧 -
大脑需要“断舍离”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
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把原本繁复的内容梳理、整合、精简完成后,我们的头脑才能腾出空间,处理其他的信息和进行更复杂更精微的思考。 简化思维意味着我们既要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也要简化我们表达出来的信息,更要简化我们一直思考着的信息。 如何过滤没有价值的信息? 一、精选可信赖的信息源 二、不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 三、重事实信息,轻观点和评论 事实信息是我们思考的基础材料,而各种观点和评论虽然有时会给我们以启发,但也会牵引我们的头脑,把我们搞得晕头转向。在互联网上,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观点。一个人可以洋洋洒洒写下一大篇,不过是为了反复强调一个肤浅或者错误的观点,而要辨识它们,又要耗费我们大量的时间。相反,主动搜集和获取事实性材料就很有必要,以这些事实性内容为基础,我们可以独立思考,行程自己的独特观点。事实信息既包括基于大样本调查得到的数据,也包括深入的、富含细节的描述性信息,我们获得的事实信息越全面、深入,我们的观点就越可能完备、准确。 四、定期闭关,屏蔽外界纷扰 五、培养简洁的表达能力 表达本就是训练思维的一种手段。好的表达,对思考强度的要求是成倍上升的,正所谓“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所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简介表达的习惯,是提升思维能力的一道法门。 引自 大脑需要“断舍离”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 -
没有突出的长板很危险 专注发展自己的优势才能
仔细考察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回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保持专注,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并保持留意新的机会。 引自 没有突出的长板很危险 专注发展自己的优势才能 -
做一个主动探索的学习者
彼得·德鲁克《自我管理》反馈分析法: 自己做出选择的同时,写下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等待若干个月后,再用实际的结果与之前期望的结果相对照。德鲁克认为,通过这种方法,人们就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哪些工作是他们尤其不能胜任的”,从而确定他们“不具有优势和不能涉足的领域”。 值得尝试的方法!
Peter.T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185条 )
- 我的名字叫红
- 1
- 天幕红尘
- 1
- 故事
- 3
- 纳瓦尔宝典
- 1
- 午夜降临前抵达
- 1
- 认知红利
- 4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3
- 生死疲劳
- 1
- 人生的枷锁
- 4
- 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
- 5
- 枪炮、病菌与钢铁
- 2
- 穷查理宝典
- 2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 1
- 局部:陌生的经验
- 1
- 结构思考力
- 5
- 边城
- 3
- 我与地坛
- 2
- 演说之禅
- 1
- 影响力
- 4
- 旅行的艺术
- 2
- 远见
- 3
- 今日简史
- 3
- 酒国
- 1
- 增长黑客
- 5
- 品牌公关实战手册(姐夫李的20年公关方法论)(精)
- 3
- 定位
- 2
- 冬牧场
- 1
- 时间管理
- 1
- 学会花钱
- 1
- 百万富翁快车道
- 2
- 反脆弱
- 1
- 刻意练习
- 3
- 未来简史
- 8
- 纯真博物馆
- 1
- 21世纪资本论
- 1
-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 3
- 2666
- 2
- 斯通纳
- 5
- 日落天通苑
- 1
- 人类简史
- 7
- 稀缺
- 5
- 国画
- 2
- 沧浪之水
- 2
- 天真的人类学家
- 1
- 遥远的救世主
- 4
- 呼兰河传
- 3
- 数据之巅
- 4
- 万物生长
- 1
-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 4
-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 5
- 你当温柔,却有力量
- 3
-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 3
- 看见
- 1
- 霍乱时期的爱情
- 3
- 爱的艺术
- 2
- 乞力马扎罗的雪
- 2
- 焚舟纪
- 1
- 刀锋
- 4
- 阿城精选集
- 3
- 目送
- 1
- 一九八四
- 1
- 生活十讲
- 1
- 活着活着就老了
- 1
- 白鹿原
- 1
- 送你一颗子弹
- 4
- Y先生的结局
- 3
- 万历十五年
- 2
- 阿勒泰的角落
- 2
- 金陵十三钗
- 1
- 白先勇精选集
- 1
- 天香
- 1
- 心灵的焦灼
- 3
- 百年孤独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