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KING对《让创意更有黏性》的笔记(1)
-
第1页 黏性的原则
【黏性六原则】
黏性 = 创意/观点能被人记住+形成持久影响(能改变受众思想/行为)
(1)简单。精简观点,简短又深刻。
(2)意外。打破期待,违反直觉,引起对方的惊讶、好奇。
(3)具体。借用身体行为和感官信息进行阐释。何为具体?“沾满毒药的苹果”,“装满冰块的浴缸”。
(4)可信。不是去找冰冷冷的数据支持,而是设法亲自证实构想。如“如果是你,你愿意这样做吗?”
(5)情感。人们更可能产生感觉的是人,不是事物。想劝说青少年戒烟,最好的方法不是激起他们对吸烟的恐慌,而是激起他们对烟草公司的愤怒(如买卖劣质香烟、压榨劳力)。
(6)故事。与其说是故事,倒不如说是一种场景。比如“当你晚上回家刷微博时,你会……”
借用这六个原则分析一下咪蒙的一篇情绪文:
前两天我被一朋友拉黑了。 她约我吃饭,我说对不起啊,这几天我很忙,焦头烂额啊。 她没回话。 隔了一阵,她回:你这样炫耀,有意思吗?就你忙,你大忙人,你日理万机。对,我就是在家闲着。不好意思啊,拉低了你朋友圈的质感。我还是别打扰你了。 我擦。 我一个“忙”字,牵扯出她这么波澜壮阔的心路历程…… 我一公号狗,每天吭哧吭哧写文章,这他妈很高级吗。 难道不是说我在希腊邮轮上度假,闲得发慌,这才是炫耀吗。 我想给她回复,跟她理性地探讨一下炫耀的真谛。 哦漏。 我已经被她拉黑了。 原来对玻璃心的闲人来说,“忙”特么也算敏感词了。 引自 黏性的原则 这是咪蒙早期的一篇情绪文,开头是熟悉的“我有一个xx”系列:
前两天我被一朋友拉黑了。 她约我吃饭,我说对不起啊,这几天我很忙,焦头烂额啊。 她没回话。 引自 黏性的原则 依旧是场景(故事)先行,简单交代背景。
隔了一阵,她回:你这样炫耀,有意思吗?就你忙,你大忙人,你日理万机。对,我就是在家闲着。不好意思啊,拉低了你朋友圈的质感。我还是别打扰你了。 我擦。 引自 黏性的原则 意外。朋友的答复,以及“我”的愕然(粗口)。
我一个“忙”字,牵扯出她这么波澜壮阔的心路历程…… 我一公号狗,每天吭哧吭哧写文章,这他妈很高级吗。 难道不是说我在希腊邮轮上度假,闲得发慌,这才是炫耀吗。 引自 黏性的原则 看似是回怼朋友的言行,但实际上是输出情绪,让读者自动带入,形成了一个“爽点”——“我”说出了平时你们不敢说的话/“我”说出了你的心里话。
我想给她回复,跟她理性地探讨一下炫耀的真谛。 哦漏。 我已经被她拉黑了。 原来对玻璃心的闲人来说,“忙”特么也算敏感词了。 引自 黏性的原则 最后依旧是个场景,接着用一个简单的观点结尾。
咪蒙的文基本都是这个路子,用故事把情绪和观点包装起来,读者想看的是情绪(能引发共鸣),而观点则是对这些情绪的总结。
故事里要有一个让人意外的点,而“我”要疯狂吐槽的就是这个点——这也是让读者情绪共鸣的地方。
【缺口理论的应用】
小说里的倒叙就是对缺口理论的应用,这能激发读者的好奇。
首先是点明已知的状况——故事里通常是某个不可思议的情节高潮部分。
此时读者已经产生了兴趣,“他会怎么解决危机?”“事情是怎样进展到那一步的?”如此一来,再将整个故事娓娓道来。
国王KING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49条 )
- My Side of Life
- 1
- 游戏设计艺术(第2版)
- 1
- 编码的奥秘
- 1
- 游戏改变世界
- 3
- 克苏鲁神话
- 2
- 人生有何意义
- 1
- 脑洞W:怪奇物语
- 1
- 远见
- 1
- 流量池
- 1
- 疯传
- 2
- 商业的本质
- 2
- 创新者的窘境
- 1
- 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
- 1
- 斜杠青年
- 1
- 狂热分子
- 1
- 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
- 1
- 设计冲刺
- 1
- 暗殺教室 21
- 1
- 吃鲷鱼让我打嗝
- 1
- 腾讯网UED体验设计之旅
- 1
-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
- 2
- 免费
- 1
- 银行行长不轻易说的理财经
- 1
- 邻家的百万富翁
- 1
- 解读基金
- 1
- 重来
- 1
- 参与感
- 1
- 告白与告别
- 1
- 动物农场
- 1
- 富爸爸,穷爸爸
- 1
- 怪诞心理学2
- 3
- 父与子
- 1
- 黑客与画家
- 1
- 爆漫王。 15
- 1
- 脏话文化史
- 1
- 24重人格
- 1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 1
- 神曲(全三册)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