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书酱对《捕捉儿童敏感期》的笔记(3)

芝书酱
芝书酱 (天涯处处皆芳草)

读过 捕捉儿童敏感期

捕捉儿童敏感期
  • 书名: 捕捉儿童敏感期
  • 作者: 孙瑞雪
  • 页数: 240
  •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 出版年: 2013-4
  • 第1页

    1.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2. 儿童敏感期也是有弹性的,0——6岁的儿童,如果敏感期没有得到良好发展,到了6——12岁还会有弥补的机会,但是,这有个前提,那就是6——12岁期间,儿童必须有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成长环境。

    3. 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布赞说:“婴儿出世那一刻,就真的已经是‘才华横溢’了。

    4. 眼睛最先敏感的地方是黑白相间、反差明显的地方,

    5. 儿童都有喜欢旋转的时期。

    6. “……不是我的”是人的基本意识,是和他人共处的先决条件,等孩子长大成人,这个意识就会沉入潜意识中,成为自律的基础。

    7. “……是我的”也是人的基本意识,没有这个意识人就没有安全感。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这是我们学校的习语之一。同样,别人也不可以拿或者支配我的东西。这也是我们学校的习语之一。

    8. 她发现了语言的力量,便开始没轻没重、快乐地使用。成人很怕儿童使用诅咒词汇,一听到就反应强烈,视诅咒为洪水猛兽。儿童感受到了这些语词的力量,反而特别关注和喜欢使用这类词。

    9. 孩子初始是用口来感知世界的。   孙瑞雪:

    10. 孩子吃的目的是认识味道,了解外在,建构自我,成人则仅仅把它理解为吃,并关注节约。当成人强制性地要求儿童节约时,儿童的内心就会不断地挣扎。

    11. 通过口认识世界,这个时期能持续到6—12岁,只不过是婴儿早期只把注意力放在口上,这个特点成人容易看到。随着其它敏感期的到来,通过口认识世界这一方式就悄悄地退居二线。

    12. 在蒙特梭利看来,有两样东西和人的智慧紧密相关:舌与手(在谈语言敏感期时会详细谈舌)。当一个儿童能自由使用他的手时,这手就成了智慧的工具。

    13. 幼儿在使用手的同时,还在建立空间的概念:他喜欢插东西,将磁带插入,关上,打开,拿出,反复进行。 成人很害怕这个开始,成人最喜欢说:“不要动。”“安静下来。”不让儿童行动,就等于不让儿童思考。

    14. 接着就是追求完美的敏感期。这段时间畅畅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从头来”。他喜欢看碟,影碟机一启动,在座的谁都不能做别的事,不能接电话,不能去卫生间,否则就要“从头来”。有一天我一个人陪他,我们“从头来”了12次!那一刻我真快要撑不住了,差点就要发火了。但我管住了自己。我知道“完美的敏感期”对孩子一生非常重要。   如今的畅畅有许多优点,心态非常好,安静、顺从、快乐、充满爱。   孙瑞雪:畅畅正处在秩序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程序和秩序给儿童以安全感。如果程序和秩序被打乱,会给儿童带来极大的混乱和不适。   对这时的幼儿来说,世界是以不变的程序和秩序而存在的。这种程序和秩序进入幼儿内心,成为幼儿最初的内在逻辑。这就是儿童的思维,有时称“直线式思维”。后来,儿童的这种逻辑开始改变,不变的逻辑核心被抽象出来,在此基础上,事物的形式可以变化,甚至千变万化。   贝贝(1岁多--3岁多)

    15. 接着就是追求完美的敏感期。这段时间畅畅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从头来”。他喜欢看碟,影碟机一启动,在座的谁都不能做别的事,不能接电话,不能去卫生间,否则就要“从头来”。

    16. 孙瑞雪:畅畅正处在秩序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程序和秩序给儿童以安全感。如果程序和秩序被打乱,会给儿童带来极大的混乱和不适。

    17. 儿童对效果强的语言敏感。很多骂人的语言被儿童使用,就是因为成人反应强列。如果成人没有反应,儿童就不感兴趣了,大家不妨一试。

    18. 第二章0岁-2岁半   ? 视觉——刚生F来,对明暗相间的地方感兴趣。   ? 口——包括用口进行的味觉、触觉过程。用口感觉事物、认识事物,不断练习使用牙齿、使用 舌头。   ? 听觉——喜欢处在有声音的环境中。   ? 手——喜欢抓东西,用手探索环境、认识世界。   ? 空间——喜欢探索空间,最早表现为爬、抓、移动物体等,稍大一点则喜欢爬高、旋转、扔东西等。   ? 细小事物——对极小而精致的东西感兴趣。   ? 秩序——急切需要并保护一个精确且有秩序的   环境。   ? 模仿——最早表现为模仿一个词,或一应一一答,   重复进行;也模仿动作。   ? 自我意识——表现为咬人、打人、说不等。   ? 玩水、玩沙——水、沙对儿童的吸引力可长达12   年,在生命的头6年表现最强烈。   ? 审美——要求食物或用具必须完整。

    19. 走的敏感期大概从7个月开始出现。起先孩子拒绝坐,不断要妈妈拉着双手跳,一段时间后,他开始走,这可能是父母最累的时候,上楼梯、下楼梯都要自己来,不管需要多长时间;哪里不平偏要往哪里走......走路的敏感期中,儿童是一个自由、活跃的个体,他拥有空间的能力从此跨出了一大步。

    20. 这时,成人应该放弃自己的走路节奏、生活节奏去配合孩子,让孩子在敏感期内得到充分、良好的发展。

    21. 直观的位置,直观外的位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这就是科学逻辑的起始点。但生活中,儿童对空间的探索常常不被家长所了解,家长不知道敏感期这个黄金般贵重的概念,自然也不知道有一个探索空间的敏感期。

    22. 向他人求助和帮助他人是人的生存能力之一。如果成人不愿意帮助他人,漠视甚至敌视他人,追溯他的童年,我们或许能找到原因。

    23. 很多家长难以理解儿童的执拗。当成人不能保证儿童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时,儿童必定受挫。

    24. 解决儿童的执拗问题,一是要理解,二是要变通,三是要成功。

    25. 儿童的每一个新动作都是探索,每一个新动作的成功都是探索的成功。对正常儿童来说,各种各样的探索和探索的乐趣组成了他们的生活内容。

    26. 孙瑞雪:儿童有了害怕和恐惧的感觉,意味着他开始意识到危险,这是他自我保护的心理基础。但开始时,他还分不清真正的危险和假想的危险物。   如果很平常的东西让儿童害怕甚至惊惧,就要考虑孩子是否受过惊吓,这个经历在一些情景下会勾起儿童的回忆,使儿童对相关联的事情害怕。   梦是潜意识的表述。如果儿童梦中有惊恐现象,也要考虑孩子是否有受惊吓的经历,这个经历会成为他的潜意识,并在梦中表达出来。

    27. 童年期锻炼用手非常重要。我们常看到很多成人不会用手,或者很笨拙,不会拿筷子,不会按键,不会用手指夹围棋子,不会点钞,不会拴绳索。这都和他们童年这方面的发展受到障碍有关。

    28. 当老师告诉孩子他扔错了东西或扔错了地方时,孩子常常会故意再犯一下错误。这是孩子的共同特点,他在试探你是不是爱他。这时,我们的老师通常理解地笑一笑,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一遍遍地帮助,直到孩子纠正过来。这之后,儿童就会自律。   这叫有弹性的规则。

    29. 成人们表达爱的方式有时候非常奇特,有的是挖苦对方,有的是折磨对方,正面表达似乎反而成了一件难事。

    30. 儿童通过抛洒、移动物体探索空间,感知他和物品、空间之间的关系,把里面的东西取出来,把外面的东西塞进去,是幼儿认知空间的最初过程。

    31.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给不给别人自己有决定权;拿别人的东西要征得别人的同意,这是儿童交往的主要原则。

    32. 到了5岁左右,儿童必然开始喜欢和他人分享物品,这是一种成长的规律,但在此之前,儿童的物品应归他自己所有,不能强迫他放弃自己的东西。

    33. 一些2岁左右的孩子会出现用口腔即舌头、牙齿探索环境的敏感期,这个敏感期应该在2岁以前完成。儿童出现这些现象时家长一定要注意,使儿童顺利补上口腔的敏感期。   玮玮是在用“咬人”这种方式来弥补自己拉下的口腔敏感期。

    34. 4、5岁或者更早一点,儿童就会根据自己的心理状态去崇拜一些偶像。通过观察我发现,那些成长在强权中的儿童崇拜强大的、有暴力倾向的神,这有点像人格替换,借助强大的神去面对强大的父母和老师;那些生长在平和环境中的孩子,会崇拜智慧和美丽的神。

    35. 攀爬楼梯的敏感期一般在1岁左右出现。这时儿童开始喜欢在楼梯上爬上爬下,先用手判断上下楼梯之间的空间距离,然后试着用脚来判断。因为成人总担心这样危险,并觉得孩子用手摸地不卫生,常常阻止、破坏了这一敏感期的正常发展,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这一敏感期往往滞后到2岁多甚至3岁才出现。

    36. 我们学校有句格言:只有错误的成人,没有错误的儿童。

    37. 儿童秩序的敏感期呈现螺旋式上升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了秩序的破坏而哭闹,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安静下来;为了维护秩序而说不,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为了维护秩序而执拗,一切要重新来。

    38. 孩子执拗的这个阶段可能是老师和父母最为苦恼的时期,因为执拗的要求具有不可逆性,让人感到头疼。   

    39. 一般来说,孩子的心理问题由多长时间造成,使他成为正常的孩子就需要多长时间的努力。这需要科学的方法、正确的语言、极大的耐心、非凡的爱心、长久的等待。

    40. 我知道豆豆进入了执拗的敏感期。和她父母进行了沟通,请他们和老师配合,帮助豆豆很好地、自然地度过这个时期。   这时候她做什么都没有理由,因为她还不是理性的存在者。这样做只表明她的意志开始形成。她在练习说“不”!学会说“不”后,她就能够在一定的场合勇敢地说“不”!

    41. 儿童自我意识一旦觉醒,就开始用抗拒和拒绝别人的方式有意识地练习使用自已的意志,喜欢说“不”!如果儿童正常发展,他会在7岁后走出自我中心的疆域,达到和谐和顺从的人生状态。

    42. 岁至3岁的幼儿开始进入执拗的敏感期。

    43. 2岁至3岁的幼儿开始进入执拗的敏感期。表现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图去办,否则情绪就会产生剧烈变化,发脾气,哭,闹。这时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关照,也要学会一些安抚的技巧。

    44. 实际上人从出生那天起就开始走向了独立。婴儿脱离母体就意味着他不再依赖妈妈的身体而存活。6个月时,婴儿的胃里开始产生消化食物的酶,在独立之路上婴儿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他不再依赖母乳而生存。1岁时,婴儿开始独立行走。2岁时,婴儿开始对他人说“不”,在意志上想把自我和他人区分开来.这个“不”是人生中第一个独立宣言。3岁~6岁期间,儿童逐渐形成了一个真实的、区别于他人的内在秩序,在意志、情感、思想上奠定了独立的基础。6岁~9岁期间,儿童建构了属于自己的有关生活的常识和艺术的品质,开始把注意力从自我的建构拉向外面的世界。9岁~12岁期间,儿童开始有了有意识的学习心智,他的认知不再受环境的限制,而是能扩展到整个宇宙。此时儿童的道德感开始形成。这个时期是人一生中最重的第二个时期(第一个最重要的时期是0岁~3岁),他未来对智性方面的兴趣视这一时期环境提供的机遇而定。这就是为什么小学要给孩子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孩子接触各种学科。

    45. 餐具、洁具要专人专用,这是卫生习惯,也是文明的标志。在儿童时期建立这种秩序,小心地保护这种秩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电容。

    46. 秩序感是蒙特梭利揭示出的儿童的重要敏感期之一。现实生活中,成人随意打破儿童的秩序会使儿童经受痛苦,而成人常常不了解这一点。

    47. 儿童在出生几个月到第二年,处在秩序的敏感期。他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按一定的规则和习惯整理环境、把环境秩序化。这说明儿童已有了内在的秩序,这个内在秩序反过来检测环境、修正环境,要求环境符合他的内在秩序。

    48. 事物的完美是随着观念的发展而发展的,儿童认为不完美的事和物,在成人那儿可能具有美学特征,比如残缺的美;但对完美事物的感觉,对规范事物的感觉应该留存下来。只有这样,他的心中才会有标准,他才会追求事物的完美、和谐、规则,并为此而忘我地工作。每个理想主义者都具备这样的品质,它成就了艺术家、科学家、优秀的教师和各行各业出色的人……

    49. 儿童习得语词,不是从名称导出一个概念,而是从概念导出一个名称。蒙特梭利方法反复强调实物教学,反复强调通过情景先形成概念,就是这个道理。

    50. 儿童与成人的斗争,向来都是一种本质的分歧。你要成为你,是吗?但我要让你听我的,不然,要受到惩罚。尤其是那些在权威中(权威指对别人在行为和心理上进行控制的)长大的父母,控制儿女,是他们永远无法改变的心理病。所以打自己孩子的父母,童年时,必遭他父母的打骂。

    2020-02-18 18:05:43 5人喜欢 1回应
  • 第2页

    51. 关于“我思”这样一个人本质的问题,从古至今谈论不休。然而“我思”的本源却在于,你童年期的自我是否已经形成了,否则你没有你

    52. 关于“我思”这样一个人本质的问题,从古至今谈论不休。然而“我思”的本源却在于,你童年期的自我是否已经形成了,否则你没有你。你是你妈妈、爸爸,你是你爷爷、奶奶,你是你的老师,你是知识的附产品,你从形成自己时就丧失了体验世界的机会。

    53. 关于“我思”这样一个人本质的问题,从古至今谈论不休。然而“我思”的本源却在于,你童年期的自我是否已经形成了,否则你没有你。你是你妈妈、爸爸,你是你爷爷、奶奶,你是你的老师,你是知识的附产品,你从形成自己时就丧失了体验世界的机会。你不是你时,你就是别人或者多个人的赝品,你存在的价值、高贵、意义、创造性就没有了。

    54. 幼儿从2岁开始,就惊人地以自我为中心。0——6岁儿童(有的孩子一直持续到12岁)他几乎将他全部的热情和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自我的建构中。因此皮亚杰才断言0——6岁的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55. 幼儿从2岁开始,就惊人地以自我为中心。0——6岁儿童(有的孩子一直持续到12岁)他几乎将他全部的热情和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自我的建构中。因此皮亚杰才断言0——6岁的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激情和全部的投入,你就永远无法形成自我,最后也无法走出自我,同时也就丧失了“我”与他人、社会分离的机会。“我”就丧失了独立、意志自由。这样成长大的人,无法对现实生活进行准确的把握,常常感到孤独、失助、没意思、消沉、绝望。   

    56. 幼儿从2岁开始,就惊人地以自我为中心。0——6岁儿童(有的孩子一直持续到12岁)他几乎将他全部的热情和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自我的建构中。因此皮亚杰才断言0——6岁的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激情和全部的投入,你就永远无法形成自我,最后也无法走出自我,同时也就丧失了“我”与他人、社会分离的机会。“我”就丧失了独立、意志自由。这样成长大的人,无法对现实生活进行准确的把握,常常感到孤独、失助、没意思、消沉、绝望。   没有自我,就等于混同成万上亿个人,并在这样的人群中消失。我们所期望的创造力、幸福感、独立性、意志无法出现在我们的身上

    57. 当儿童明确地说:“不”时,就好象发出了人的独立宣言,儿童开始从意识区别别人的意志。幼儿在最早只要是他不同意的事情,他就打,边打边说:“打死你。”打的全部含义是(这似乎在说,我已经有了我个人的主见,“我”提到了儿童意识的前面。)排除的意思,但这个时期很快就过去,接踵而来的是说:“不”。什么都是“不”,做与不做的都是不。儿童在这样的重

    58. 当儿童明确地说:“不”时,就好象发出了人的独立宣言,儿童开始从意识区别别人的意志。幼儿在最早只要是他不同意的事情,他就打,边打边说:“打死你。”打的全部含义是(这似乎在说,我已经有了我个人的主见,“我”提到了儿童意识的前面。)排除的意思,但这个时期很快就过去,接踵而来的是说:“不”。什么都是“不”,做与不做的都是不。儿童在这样的重复中,感受着我与他人的分离的快乐。

    59. 因为成人的决定来自思考,而儿童是在自然法则的感召下,全力地在形成自己。这就在告诉我们,儿童必须走他要走的路。这种自我在以后的几年里会

    60. 因为成人的决定来自思考,而儿童是在自然法则的感召下,全力地在形成自己。这就在告诉我们,儿童必须走他要走的路。这种自我在以后的几年里会表现的更为充分,从排除他物,到发出不,到“这是我的。”然后是我坚定不移地选择我的看法,自我在形成的过程中派生出了一种品质:专注和意志。

    61. 当儿童选择并决定了他要做的事情,他必然专注,任何一位家长和老师都能发现这一点。实际成人也如此,人的天性是喜欢按自己的意志做事。儿童也能不断产生对环境的信任和依赖。因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因此心满意足,安静了,专注了,这种持续性的生活,最后会形成儿童的意志,在这种意志中,独立也就产生了,儿童也就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62. 丧失自我的孩子,内心充满了挣扎。成长到10岁时,一个自我形成好的孩子,和一个自我形成差的孩子,在处理同一件事时,心理状态有着巨大的差异。一个引诱其他小孩的吸毒者对一个意志独立而坚定的孩子说:“吸一口吧!不吸就不是男子汉。你是个胆小鬼吗?”所有这些语言都不使他心理产生犹豫和挣扎,因为他归属于已经形成的较好的他的自我,他不需要从归属别人那里而寻求安慰。并且他能清晰知道对方的意图。但丧失自我的孩子,因为从小就有人对他说“这样做”“那样做”。他在别人的自我中迷失了自己,这一次经验也会使他再一次迷失自己:他吸了。

    63. 3岁~4岁   ? 执拗——秩序敏感期后,儿童形成了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一旦成人破坏了这一秩序,儿童就会哭闹、焦虑,表现出不可逆性。   ? 垒高——喜欢把物体垒高,然后推倒,再重垒,以此建立三维空间的感觉。   ? 色彩——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并开始在生活中寻找不同的颜色。   ? 语言——开始对句子表达的意思感兴趣,并重复或模仿他人的话。   ? 诅咒——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现力量的话语是诅咒。成人反应越强烈,儿童越喜欢说诅咒的话。   ? 追求完美——从审美发展到了对事物完美的追求。每一件事情都不能出差错。执拗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总是手拉手一起走来。   ? 剪、贴、涂——真正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工具。   ? 藏、占有欲——开始强烈感觉占有、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物品的交换从此开始,拉开了人际关系的序幕。   ? 逻辑思维一一不断追问“为什么?”打破砂锅问到底。

    64. 蒙特梭利说,是儿童教我们爱和怎样去爱。是孩子把天使之光带到人间。但只有内心存有爱的人,才会受到启导。

    65. 儿童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如果长时间不被打搅,就能形成高度专注的品质。如果老师不会观察孩子、不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就会轻易打断孩子的认知过程,这样孩子很难形成专注的品质。

    66. 儿童是通过皮肤来思考、也是通过皮肤来获得爱的。许多孩子,包括很多成人都有肌肤恐惧症和肌肤饥饿症。

    67. 人在童年通过父母的抚摸获得身体的智能,也获得爱的感受。要尽可能触摸0——3岁的孩子的肌肤,裸体拥抱孩子,亲吻孩子。

    68. 追求完美是孩子的天性,当然也是人的天性。它从儿童时期开始出现,护它就是保护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69. 儿童是通过外在事物建构自己生命的内在秩序。秩序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敏感期,它同儿童的思维过程紧密相关,同儿童的品质形成紧密相关,它最终关系到儿童长大后的道德、文明素质、智能状态以及安全感。

    70. 儿童出生几个月就有秩序,他会因为坚持秩序达到执拗的地步。一旦儿童建构了良好的秩序并维护它,孩子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这似乎意味着,因为遵守了内在的秩序,生命的能量就有了目标,儿童就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我成长、探索未知世界上。有了心智的秩序,使得儿童信任环境,相信自己能和环境交流。   

    71. 儿童出生几个月就有秩序,他会因为坚持秩序达到执拗的地步。一旦儿童建构了良好的秩序并维护它,孩子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这似乎意味着,因为遵守了内在的秩序,生命的能量就有了目标,儿童就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我成长、探索未知世界上。有了心智的秩序,使得儿童信任环境,相信自己能和环境交流。   儿童内在的秩序成人无法改变,就像生命需要成长一样,它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但现实是:儿童内心的这种秩序往往被权威替代。决定孩子内心的是老师,因此儿童怕学校、怕老师和成人,这也使得家长讨好教师,希望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好一些。这种无秩序的环境使儿童丧失了安全感,也使他的认识混乱,长期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的孩子,不得不把精力放在对付环境上,察言观色,揣摩大人的心思。

    72. 给儿童提供一个有秩序的环境,保证儿童得到均等发展的机会,受到平等的对待。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儿童就容易发现生活的法则和宇宙的秘密,在行为中形成自律。

    73. 一旦度过这个阶段,他们就会对社会秩序高度敏感

    74. 在情感的体验上,儿童比成人更敏感、更细腻。

    75. 儿童3、4岁时,会害怕父母不来接他,到了5岁左右,儿童有了情感的理解力,如果父母不来接他,他会认为这是一个爱他或不爱他的问题。这时孩子不再就事论事地哭,哭完就好,而是把事放在心里,这一放就有了心事,事件开始具有了历史意义。

    76. 作为一位蒙氏教师,重要的品质之一是会观察。学校总是在院子里摆放着各种椅子,让老师坐在那儿观察,不去干扰孩子。会观察是衡量教师是否入门的一个标准。

    77. 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一旦他们意识到,自己就会反省。孩子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老师要耐心等待孩子改正错误。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然过程。有时孩子会故意犯个错误,用明知故犯的方式来试探老师和成人的态度,来验证和体验爱和宽容的感觉。   

    78. 我们没有太多的能力把握生命内在的秩序,但我们清晰地知道,秩序的敏感期到来时,我们应保护儿童、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协助儿童,尽可能给儿童提供一个有秩序的环境。

    79. 外在物质秩序大概也容易建立,我们可以为孩子发展设计一个有序、整洁的物质环境。

    80. 第五章 4岁~5岁   ⑩婚姻——人际关系敏感期度过后才真正展开。最早要和父母结婚,之后会“爱上”一个伙伴。   ⑩出生——开始询问自己从何处来?这是儿童安全感最早的来源。   ⑧情感——不仅开始表达感情,而且关注别人是否爱他。对父母的情绪反应非常敏感。   ⑩人际关系——从一对一交换玩具和食物开始,到寻找相同情趣的朋友并开始相互依恋。   ⑩审美——开始对自我和环境有审美要求。尤其女孩子对自己的衣着和服饰产生浓厚兴趣。   ⑨数学概念——对数名、数量、数字产生了兴趣。只有三位一体地掌握,才算掌握了数的概念。   ⑩身份确认——开始崇拜某一偶像,积累未来成人时的人格特征。   ⑩性别——对性别以及对自身身体的认识基本来自于观察,如同认识眼、鼻、口一样,态度很客观。   ⑩绘画、认字、音乐

    81. 在爱和自由中,儿童体验所有甜蜜和快乐的感觉。正常的、自由中的儿童表现出人类的本性——纯洁、善良、率真、超然。认识儿童,就是认识人的本质。

    82. 儿童音乐的敏感期出现在4岁左右。女儿的音乐敏感期就是在4岁时出现的。

    83. 如果在音乐敏感期到来的时候,顺其自然地发掘孩子的音乐天赋,他们可能不用家长逼.自己就会去练;即使他们后来没有学什么乐器,但如果具备了良好的乐感和鉴赏力,比起那些把拉琴当成拉大锯的痛苦的孩子,他们对音乐的感觉也要好很多。

    84. 儿童会利用或有意制造一些特别的情景以便获得别人关注。对乔森来说,是不是别人的关注和安慰满足不了他,他才举了一整天的胳膊?或者说为了引起妈妈的安慰和关注,才举了了一整天的胳膊?

    85. 孩子在建立婚姻的概念并应用它,并且真的投入了情感。儿童已认识到婚姻是人之间的基本关系,是要建立的最亲密的关系。他还认识到婚姻是两性间的,有年龄特征,等等。

    86. 这位爸爸还是位好爸爸,至少孩子敢当面指责他,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大多数孩子在爸爸面前做不到这一点。孩子的心里会存留。 (王灵雪)

    87. 蒙氏方法有个原则,首先,凡是对自己和他人身心无害的事都不能算错。其次,儿童是在犯错误和改正错误中成长的。儿童常常会故意犯个小错误,他在试探成人,这样他就知道什么是错误,犯错误是什么感觉。然后他会改正这个错误。

    88. 认字的敏感期早于书写的敏感期,有时孩子4岁就开始进入了认字的敏感期。儿童认字的渠道和方法千奇百怪,但只要发现孩子开始对此感兴趣,就要抓住时机,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89. 我说:“事实上孩子天生就有吸收知识的本能,只有精神放松了,他才会对认识事物有兴趣。”

    90. 让孩子在他内在精神胚胎的指引下,选择一条他自己的发展之路,结果会比我们想像得好,但成人不了解孩子,不给孩子这个自我发展的机会,或者即使明白这个道理,也不敢“冒险”让孩子自我成长。成人难以想像一个自由中的儿童到底是怎么样的,因为成人得到自由很少。   

    91. 学习的方式、知识的难度都必须和孩子生命的成长阶段、认知状态以及每个孩子的兴趣相吻合。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习他年龄不能承受的东西;用成人的学习方法和强制手段给孩子灌输知识……

    92. 让孩子在他内在精神胚胎的指引下,选择一条他自己的发展之路,结果会比我们想像得好,但成人不了解孩子,不给孩子这个自我发展的机会,或者即使明白这个道理,也不敢“冒险”让孩子自我成长。成人难以想像一个自由中的儿童到底是怎么样的,因为成人得到自由很少。   学习是人的天性,婴儿从出生那天就开始学习了。

    93. 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人感到孤独、无能、无安全感首先是来自于人同自然界的基本联系的丧失。成人已经难以理解这一点了,而儿童身上还有自然的一部分天性,儿童需要知道,作为生命,我们有自然诞生和自然死亡的过程。这种来去自然的现象能给孩子巨大的安全感。

    94. ? 婚姻——5岁以后选择伙伴的倾向性非常明显。   ? 书写——对符号、书写文字符号产生兴趣。   ? 数学逻辑——对数的序列、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产生兴趣。   ? 社会性兴趣——开始积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遵守和共同建立规则,形成合作意识。   ? 动植物、实验、收集——开始热烈地吸收一切来自自然界的知识。

    95. 给孩子过生日,让孩子通过正常的方式获得尽可能多的关注是一种好办法。

    96. 也可以利用春节、圣诞节或其他节日来一次家庭聚会、朋友聚会,为每个朋友准备一份小礼物,精美地包裹好,让孩子挨个送出去。得到礼物后,客人们的热烈拥抱和真诚的感谢既让孩子得到了全体宾客的关注,又获得了每个人的关爱。

    97. 也可以利用春节、圣诞节或其他节日来一次家庭聚会、朋友聚会,为每个朋友准备一份小礼物,精美地包裹好,让孩子挨个送出去。得到礼物后,客人们的热烈拥抱和真诚的感谢既让孩子得到了全体宾客的关注,又获得了每个人的关爱。这种方式是大功率地输送爱的方式,一年来上两三次,能极大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又能培养孩子人际交往的情商和得体的言谈举止。

    98. 物品的所有权怎样明确、怎样取得、怎样转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自然也是孩子们要面对的基本问题。我们千万不要小看这个问题。   人需要依赖物品而生存,儿童要依赖物品而发展。获赠、交换是儿童取得物品所有权的主要方式.

    99. 科学教育方法的灵魂是培养和保护孩子的专注,当孩子正处于专注中时,教师的正确做法是不打扰。这样才能使儿童有机会深入到事物中,并得到深入事物的体验。

    100. 儿童做饭和成人做饭的意义不同。在儿童看来,会做饭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因而做饭是一种挑战,一种能力的展示,是成功完成一件事,是成长的一个内容。   我们发现孩子敏感期的表现都非常独特而且具体。学大人做饭做菜就是一个,它有很多意义:学习动手,学习独立生活的技能,感知大人的劳动,了解饭的来由,体验工作过程,享受成功感和为大家服务的快乐。

    2019-11-04 10:00:27 回应
  • 第3页

    101. 其实,孩子的能力就是这样形成的,但这个过程极容易被成人破坏、打扰。蒙特梭利说过一段话:“成人在用自己的行动代替儿童的行动时,并不是在儿童的心理上帮助他,而是在儿童喜欢做的活动上代替他。成人阻止儿童自由地行动,因此他本人成为儿童自然发展的最大障碍。儿童要靠自己的努力求得生长,谁会想到,给儿童他不需要的帮助,就是儿童经历的各种压制中的一个压制,而且这种压制将对他以后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后果呢?   她说我什么都好   儿子安吉5岁了。一天,我带安吉买菜,碰上他的同学佳佳。我让安吉邀请佳佳来家里做客。中午,佳佳来家里吃饭.   安吉不断往她碗里夹菜,很细心地照顾她。我心里偷偷乐——安吉从没对准有过这样的举动。   吃完饭他们俩一起玩,我在旁边观察。我发现佳佳是个非常自然、诚实的小女孩,和儿子讨论问题,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摇头,性情非常好。俩人一起融洽地玩了一天。天黑了,安吉让佳佳住在我们家,我说这得征得她父母的同意。安吉急切地带着佳佳去问她父母,佳佳的父母没同意。回家后,安吉情绪不太好,坐在沙发上一声不吭。我爱人问:“安吉你怎么了?是不是因为佳佳?”我顺口说了句:“安吉谈恋爱了。”

    102. 5岁过后,儿童会有一个非常独特的时期。这段时间内,他对各种知识和情感产生强烈兴趣。只是每个孩子的关注点不同,时间的长短也不同,一般会持续一周、两周,这一两周内孩子可能什么都不做,每天就看、摸、说这方面的知识。“科技之光”这样的专题节目是这段时期孩子的最爱。这时,自由对孩子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这时成人来教孩子,孩子的敏感期就会不大折扣地流失掉,如果没有成人专心地倾听,孩子敏感期的激情和兴趣也不会这么持久和深入。这就是我们不断强调给孩子爱和自由的原因。

    103. 5岁左右,儿童对自然界的认识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幼儿园、学校应该尽可能为儿童提供在生活中、自然中学习的机会,让孩子们同自然产生联系,仅借助于书本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

    104. 除了爱和自由,“等待”是这个教育方法的又一个“绝招”。敏感期的一个特点,就是它不是靠有意的促进和引导而来,它是不期然而至的。而成人的忽视、强制则使儿童敏感期消解、打破和推迟。强制性的介入不但侵占了儿童每个敏感期的独特发展时机,还会使儿童对强制灌输的内容产生恐惧。

    105. 儿童的行动是听从自己内在的声音,还是听教师的;他的内心有自发的力量,还是没有这种力量;他是坚定地要求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还是弱小地服从别人——这是蒙特梭利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   

    106. 孩子的口腔敏感期通常出现在O一2岁,过渡时间的长短跟所提供的满足条件有关。口腔敏感期严重得不到满足的孩子会抢别人的食物、随意拿别人的东西、捡掉在地上的食物、注意力固定在食物上而无法学习,建议家长在发现孩子进入此敏感期或尚未顺利度过这个敏感期时,一定为孩

    107. 孩子的口腔敏感期通常出现在O一2岁,过渡时间的长短跟所提供的满足条件有关。口腔敏感期严重得不到满足的孩子会抢别人的食物、随意拿别人的东西、捡掉在地上的食物、注意力固定在食物上而无法学习,建议家长在发现孩子进入此敏感期或尚未顺利度过这个敏感期时,一定为孩子提供自由选择和享用食物的机会。

    108. 六、七岁的儿童玩这种输赢的游戏是他们成长的需要,这种游戏帮助儿童建立输和赢的概念,学会建立和遵守游戏规则。学校应该允许孩子们带玩具,让孩子们有机会进行各种交易。

    109. 这几天以来,5岁半的晶晶总是坚定地维护自己的权利不受别人侵害,,一旦别人侵犯自己,她会毫不客气地说:“请你给我道歉!”语气非常坚定。不仅如此,如果发现别人违反规则,她也是勇气十足地制止别人。

    110. 重要的不是不让孩子犯错,而是要让他们意识到错误、改正错误、以后少犯错误。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教师要有策略,有耐心,不要伤害孩子,要让孩子产生面对错误、解决问题的勇气,还要使孩子产生改正错误后的轻松的感觉。   

    111. 雨果说:“生命中至高的快乐,就是我们有了被爱的把握。”

    112. 当儿童获得了5年的关爱,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敏感期,爱的给予便会反馈回来。体现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爱的品质就可能以婚姻敏感期的形式出现。这为成人的婚姻打下了艮好基础。

    113. 儿童互相喜欢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成长的需要吗?答案肯定的。这件事使儿童快乐,使儿童感到自己独特的意义,使儿童体悟来自同伴的关爱。我心中有个你;我知你心中有个我.这件事对成人意义非同寻常,对儿童也同样,爱是人的安全和幸福之源。

    114. 5岁~6岁的孩子逐渐进入了交际的敏感期。他们交往的形式不再是一对一,而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小团队中彼此认同,相互学习,形成一种愉快、默契的合作关系。

    115. 他们常常自己解决问题,基本不需要老师出面调解。很在意彼此的态度,

    116. 岁以前孩子们交往的特征常常是一对一,通过交换物品、食物、玩具进行,往往矛盾不断,但流泪解决问题的同时又重新和好。   这段时间的交往对人的一生实在太重要了。在自由中,孩子们平等地交往着,学会了承受、判断,如何说话、如何把握他人的心理、如何找到感觉。有了这些基础,5岁以后儿童结束了一对一的交往,进入了三四人一组的交往中,并且在选择朋友上有了明显的精神倾向,也基本结束了以交换为目的的交友方式。

    117. 他们开始相互表达爱意、解除孤独,也开始出现从心理上对别人的控制和反控制,出现了情感上的依赖和沟通。

    118. 这奠定了孩子们的人际智能基础。

    119. 就我们的观察,此时儿童之间的感情已超出了友情的界限,它已逼近成人的爱恋。   当别人拒绝我们的爱时,我们很难再保持以前的尊严、自信。失恋大概是成人世界最痛苦的事,一个人如果反复失恋几次,他的自信心剩不下多少了。

    120. 婚姻和相爱的敏感期发生在童年,孩子们自然产生这种情感,也能承受其中的复杂内容,我发现,六、七岁的孩子就能比较客观、理智地处理这种关系了。

    121. 正常儿童的0岁-6岁的生命是由一个敏感期接一个敏感期组成,敏感期的接连出现组成了儿童快乐而忙碌的头6年。

    122. 一些螺旋状敏感期,伴随着孩子一直成长到12岁。如:绘画、音乐、语言、审美、对空间的认识、人际关系、秩序、独立,等等。

    123. 儿重有一个收集的敏感期。大多数孩子会收集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如铜牌、小精灵、小汽车、恐龙、橡皮、小卡子,不胜枚举。

    124. 跳跃的敏感期在2岁半至3岁时出现,是儿童走的敏感期的最高阶段的自我训练,成人害怕儿童出危险,常常不让儿童跳,也阻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这两个敏感期同时出现在这个孩子身上,持续了一年多时间。

    125. 如果儿童的敏感期被阻碍,滞后太久,以至于覆盖了他的后半生,就等于改写了一个人的人生,于是就有了很多永远长不大的成人。

    126.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这个规则包含着“孩子的东西别人不能拿”。这个规则的严格实施,帮助儿童保护了自己的东西,建立了安全感。当儿童把这个规则变成了他们内在的秩序,把它们“肉体化’为生命的一部分时,进入少年期,这个内在的秩序就转化为道德,这是发自内心的自律,不是成人社会的“道德律令”,

    127. 8岁左右的孩子普遍都出现了“财商的敏感期”。使用这个词汇真不知是否妥当,他们在学校、教室里交易,有时教师也会参与进去。我也买过一些便宜的东西,常常自以为赚了,但事后常常发现总被孩子们套进去,赚走我更多的钱。例

    128. 这只是孩子的一个成长方式。敏感期里的孩子就是这样,敏感期过去后,这些经历、经验、学会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会留在心里。

    129. 年龄越大,越难补偿,6岁之后补偿的难度相当大,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大了,成人对孩子的要求高了,孩子的学业难度和压力也更大。

    130. 没有爱和自由带来的安全感和放松,孩子内心深处的东西会永远地潜留在心里,越积越多,直到长大,成为一个个解不开的结。我

    131. 儿童有天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当成人不随意打扰他们,他们总能自己解决问题,需要成人帮助的时候,他们会跟大人说的。而太多的成人不放心孩子,总要掺和孩予的事情,甚至一些家长掺和进孩子的是是非非。这既低估了孩子的智商,又高估了自己的智商。

    132. 表演能满足儿童想引人关注这种天性的需求,并帮助他将能量引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133. 儿童有表演的敏感期,儿童早期的很多游戏,如打仗、过家家都不过是一种表演。从这堂课我们总结出,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可以表演有一定难度的戏剧。他们不仅有表演的欲望,还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能力。

    134. 快乐的孩子不生病。当孩子的精神得到极大的满足和发展时,他全部的生命能量都释放出来,用于身心的成长。我

    135. 快乐的孩子不生病。当孩子的精神得到极大的满足和发展时,他全部的生命能量都释放出来,用于身心的成长。我们都知道,过大的压力和情绪的长期压抑能严重侵害我们的身体,降低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这些压力和压抑甚至能造成我们的基因突变。

    136. 作为老师,在正确和错误面前态度必须明确,不能举棋不定、含糊不清。

    137. 我们学校的孩子只要学了东西马上就在生活中用。孩子主动找实事去应用,按蒙特梭利的说法就是:“他所形成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

    138. 儿童拥有一套独特的跟这世界联系的系统。教孩子就会让他失去自我。失去自我的人肯定成为别人,他会很痛苦。没有人想成为别人,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成人要用爱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代替他成长。

    139. 儿童只有不紧张的时候,全身心地、放松地去玩的时候,才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配对的外界事物上。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这个意思,当他内在的东西跟外在的东西配上对,刹那问他的心智就会有飞跃。这种机遇越多,儿童的心智就提高得越快,他的创造力就越强。

    140. 成人可以在5分钟内把规律教给他,孩子自己用几个月发现秘密,后者是儿童的智慧,一点一点沉淀在儿童身上。

    141. 所有的儿童在认识新的事物、在掌握事物本质的时候.都有一个过程。超过他心智水平的东西他记不住,他只能记住和他的心智状态相匹配的东西。但过一段时间,他会突然发现新事物和他已经掌握的东西之间的差别,这种对差别的认识说明儿童的认识能力在逐渐上升。但这之前成人不能着急,要等待。

    142. 你知道她是分裂的,她的言行心没有合为一体。这种人格状态我们先不以好坏来论。但是你会发现,当人的语言、行为、思维三者合为一体时,这个人是稳定的,有力量的。对不对?   薛:是的。

    143. 三位一体的这个人必定是有自我的。我的意思是,这个人必定是通过自己建构自己。我们常说:让我们成为我们自己!这就是第一点。第二点,按照蒙特梭利的观点,专注力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好方法。因为这三样东西合为一体时,一个人的力量、能量就集中到一点,这样一来能量加大了,对事物的理解也就深入了,就能对这事物进行新的创造。   

    144. 三位一体的这个人必定是有自我的。我的意思是,这个人必定是通过自己建构自己。我们常说:让我们成为我们自己!这就是第一点。第二点,按照蒙特梭利的观点,专注力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好方法。因为这三样东西合为一体时,一个人的力量、能量就集中到一点,这样一来能量加大了,对事物的理解也就深入了,就能对这事物进行新的创造。   如果所思、所做、所说这三样分裂开来,一个人的能量必然被分散,他就可能神游。

    145. 人格分裂的人,当你说到杯子的时候,他想的可能是花生,而且思路虚无缥缈。这样的人不可能集中精力,不可能专注。

    146. 孩子玩得越多,投入得越多,越能建立同世界的沟通关系,这种关系奠定了孩子未来从事什么的基础

    2019-11-04 10:00:40 回应

芝书酱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219条 )

不原谅也没关系
1
九宫格写作法
1
掌控注意力
2
幸福的陷阱
3
想想就开心!未必事事如意,依然天天开心的自我心理学
1
游戏化思维
1
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
1
会做图表的人显得特别牛
1
和秋叶一起学PPT
1
高效学习法
1
结构思考力(全新升级版)
3
每天5分钟断舍离
1
笔记思考术
1
羞耻感
1
治愈隐性虐待
1
分心不是我的错
1
5%的改变
1
写给分心者的生活指南
1
分心的优势
1
硅谷最受欢迎的情商课
1
刻意学习
2
让孩子学会思考
1
不管教的勇气
3
快速阅读术
2
范志红详解孕产妇饮食营养全书
2
极简生活
2
项目管理式生活
2
小狗钱钱的人生整理术
2
当我遇见一个人
1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
2
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
2
读懂孩子的心
2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
2
免疫力
2
极速写作
2
自控力
2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
2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2
为什么精英这样用脑不会累
2
每天最重要的3件事
2
如何高效写作
2
中里巴人极简养生法
1
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
2
让你幸福起来的赞美日记
2
养眼就是养精神
2
八万四千问
2
北野武的小酒馆
2
人生效率手册
2
基本穿搭
2
极简主义
2
只管去做
2
小强升职记
2
终身成长行动指南
2
30岁前的每一天
2
战胜拖拉
2
那个姐姐教我们的事
2
从此,不再开口就紧张!
2
像希拉里那样工作-像赖斯那样成功
2
精力管理
2
番茄工作法图解
2
阅读变现
2
写作工具
2
接受不完美的勇气
2
被忽视的孩子
2
ACT 就这么简单
3
把不安当作朋友
2
巨人的工具
2
不乖
3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
福格行为模型
1
浓缩睡眠法
3
认知驱动
3
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
4
学习变现
2
你内心的无能为力,来自对世界的恐惧
2
你活得累吗
2
学习力
2
掌控生活,从掌控时间开始
3
如何才能不焦虑
2
《爆款写作课》
2
自我训练
2
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
2
跃迁
2
自驱型成长
2
如何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
2
掌控习惯
2
自我成长的力量
2
自控力
2
与内心的冲突和解
2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
2
认知觉醒
2
从出生到3岁
1
教养的迷思
1
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
1
你的6岁孩子
1
园丁与木匠
1
自媒体写作,从基本功到实战方法
1
休活
1
一岁就上常青藤
1
欢迎来到一年级:幼小衔接家长手册
1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第3版)
1
宝宝这一年
1
4点起床
1
时间的格局
1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1
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
1
好好学习
1
自信思考
1
善用佳软
1
爱吃沙拉的狮子
1
高情商销售
2
协同:如何打造高联动团队
1
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
2
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
1
沃顿商学院自我管理课
1
学习力:颠覆职场学习的高效方法
1
知识变现
1
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
1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
1
懂选择的女人更幸福
1
如何用kindle高效学习
1
为什么精英都是清单控
1
天下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
1
快乐工作精彩生活
1
我好-你好
1
每周工作4小时
1
瘦子房间的秘密
1
红色范思哲 灰色阿玛尼
1
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
1
别独自用餐
1
冷读术
1
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