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ley Wind对《SaaS创业路线图:to B产品、营销、运营方法论及实战案例解读》的笔记(1)

SaaS创业路线图:to B产品、营销、运营方法论及实战案例解读
  • 书名: SaaS创业路线图:to B产品、营销、运营方法论及实战案例解读
  • 作者: 吴昊
  • 页数: 296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 2020-5
  • 全书摘抄

    ◆ 推荐语

    >> 用尽量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去服务需求千差万别的客户,途中势必要持续摸索和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优化产品/解决方案的真正价值,以及交付和使用过程中的最佳服务,“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些都需要时间。

    本书精髓也是saas的精髓

    >> SaaS的本质是续费

    ◆ 推荐序一

    >> 人类社会的进步史,可以简单概括为思想史与工具史:思想进步让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理解未来;工具进步让我们改造世界、改变自己、创造未来。思想与工具本质是进化趋势下道与术两个层面的体现。

    >> SaaS行业创业者面对的客户群体不是个体的C(消费者),而是复杂的组织。SaaS所服务的企业对象,其商业竞争环境激烈且多变,SaaS产品的推广与服务,过程非常复杂且对专业管理与技术的要求极高。创业者唯有在实践中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性,才能不断组织好优秀人才,协同实现商业目的与组织目标。

    ◆ 推荐序二

    >> 在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做到足够的标准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可复制的成功。标准化的意义在于把执行人变成执行“机器”,提高团队这个“系统”的稳定性,降低数据的误差度,提高数据的置信度,缩短行为结果的反馈时间,从而通过有效数据找到可被验证的方法,进行复制扩张。

    ◆ 3.国内SaaS发展的阻力

    >> 1)“效率提升”类IT产品的需求还没有大规模爆发

    >> 做企业,本来就应该“向管理要效率”,大力控制成本。但国内大量中小企业的管理还很粗放,以拿到订单为主要目标,不太重视生产组织环节中的资源浪费。

    >> SaaS就是从传统软件行业里长出来的。上一代软件技术架构能力、业务理解能力的不足,也造成下一代SaaS产品满足客户企业需求的能力不足。

    这表现在产品功能不丰满、价值点不突出,获得客户认可难;表现在产品的IT架构扩展性不佳,在版本迭代过程中,反复推倒重来,浪费了大量研发资源;也表现在整个组织的能力不足,在市场、销售、服务各个环节缺乏管理思路、业务流程和员工文化建设。

    ◆ 序章

    >> SaaS企业当然希望自己的目标市场呈“橄榄型”,中型买家数量多、需求一致,这样面对买家的议价能力才会更高。如果只有目标行业的几个头部客户,而自己竞争者不少,其议价能力自然很弱。

    >> SaaS企业的主要成本不是设备费用而是人员成本。和互联网巨头“抢人”,除了薪酬,也要多发挥创业公司自身的优势:更多自主决策的机会、更深的股权绑定、更有朝气的文化氛围……

    >> 他会想尽办法调动产品资源、研发资源、服务资源,甚至公司高管资源,去帮客户解决问题。

    >> 一个好的机制胜过一万遍日常管理。“每年续费”就是一个保障服务质量的机制。

    >> 对于SaaS公司的商业模式,我的评价标准就是产生营收的频率,也可以说是付费的频率。付费频率越高,业务相关度越高,商业价值越大。

    ◆ 第1节 SaaS产品分类及其发展方向

    >> 什么是标准的PaaS产品?在我看来,这要求PaaS平台有极其丰富、强大、便捷的架构和能力,令ISV(独立软件开发商)能够在PaaS上进行自有行业/领域产品的开发。这是PaaS的“成熟”形态。

    ◆ 第2节 SaaS创业是否要做PaaS

    >> 他们的客户需求有统一性,但每个大客户又有业务上的独特性,做PaaS就是为了满足在70%~90%的统一需求下,另外10%~30%的独特需求。

    >>

    >> 从业务理解能力和技术能力的积累来说,好PaaS首先来自“杀手级”SaaS。我们无法想象单个业务的SaaS产品尚未做成功的公司,他们对多种异构业务的理解力可以穿透多个SaaS产品,并构建一个能良好支撑未来很多SaaS产品的PaaS平台。

    ◆ 第3节 商业SaaS的特征

    >> 商业SaaS的特征是很鲜明的:以SaaS系统积累的数据为核心,融合更广泛的外部数据,为客户提供增值价值。

    ◆ 第4节 工具SaaS公司转型商业SaaS的能力模型及发展路径

    >> 至少一个懂to B产品及架构设计的高级别产品经理。这个角色最好也有行业背景,或是善于学习、能够很快理解行业业务,并且善于发现自己模糊不懂的事物,喜欢提问。

    >> 商业SaaS不只是IT产品,它可能需要我们构建全新的供应链关系和对客户的服务关系。上下游协作资源、服务资源都是这个新商业模式中不可或缺的。

    >> 创业公司里,如果CEO不亲自做创新,而是委任给一个VP或部门负责人,创新很难成功。这里涉及时间和资金投入、与外部公司的合作方式创新、适时调用公司的研发资源和客户资源、判断投入产出比,不是CEO往往无法调动。

    ◆ 第5节 传统公司和传统软件公司转型SaaS

    >> 一个新产品需要经过“商业设计→需求调研→原型交互→产品打磨→销售验证—有效服务”的过程。

    >> 如果公司缺乏必要的新业务开发流程,连上面这个验证闭环都没做,后果就很严重了。到了规模扩张期,再回头发现产品不解决客户问题、市场和产品的需求反馈响应机制失效、销售没有标准打法、组织服务能力也跟不上。这个损失就非常大了,也许“二次创业”就会彻底失败。

    ◆ 第4节 哲学思维与底层商业逻辑

    >> 只有经过深度思考的目标和路径,才会在无比艰难时仍然坚持。

    2022-02-08 13:42:22 1人喜欢 回应

Stanley Wind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4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