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典Tidy对《见识》的笔记(1)

见识
  • 书名: 见识
  • 作者: 吴军
  • 页数: 368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年: 2018-3
  • 精读

    《见识》

    一个人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他的见识。

    作者吴军,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02年获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同时他还是硅谷投资人和国家文津图书奖得主,代表作有《数学之美》、《浪潮之巅》和《文明之光》等。

    《见识》是吴军博士所著的首部认知升级类的书籍。在这本书中,吴军重点讲述了他对人生的看法,阐释了古今中外智者对自我提升的智慧,并就商业的本质和对未来世界的了解,分享了他的人生经验。全书内容以“个人精进”为主题,为读者提供了一套洞察世事和人生的独特方法。

    吴军认为,与其他外部资源或个人因素相比,个人的成就首先取决于他的“见识”。对于见识的定义,前英国女首相撒切尔夫人这样说道:

    注意你的想法,因为它能决定你的言辞和行动。注意你的言辞和行动,因为它能主导你的行为。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

    决定命运的,除了性格,还有隐藏在人们行为、习惯背后的思维方式。只有拥有一种好的思维方式,懂得如何最有效地做事情,才会越靠近成功。

    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想要改变命运,要怎么来实现呢?

    首先,吴军老师认为,寒窗苦读只是一种读书态度,这种态度虽好,但是社会竞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长期系统性的竞争,寒窗苦读和出身好、智商高、长得美一样,都只是成功因素中的变量之一,而改变命运是需要多个变量互动,产生最终的结果。

    其次,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是分层次的。不管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社会都是分层的,处在社会底层的人,只有认清现实,才能有希望。

    第三,想要成为逆袭者,目标必须实际一点,往金字塔的高处走几层,而不是跳级一跃到最高层。

    对真正的逆袭者来说,要做到的就是不要去抱怨社会的不公平,在付出足够多的努力的同时,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最该关注的事情上去。

    对于人生最重要的投资,吴军老师给年轻人的建议是:对自己的投资和在职业上的进步,远比在股市捞点钱或者向父母借钱买一套房子更为重要,也更为靠得住。比投资自己还要重要的投资,就是找一个好的配偶。

    “股神”巴菲特给女生的两个择偶建议是:第一,找一个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第二,趁着年轻的时候把自己嫁出去。吴军老师的建议是:找一个对自己好的人非常重要。

    给男生的建议:“聪明人会欣赏聪明人,而且只有聪明人才会欣赏聪明人。”一个漂亮的笨女生,是很难喜欢上一个真正的才子的。最好找个聪明的女生,因为找聪明女生的好处有很多,比如从优生学上考虑,母亲的智力水平对孩子的影响比父亲更大。

    此外,一个女生对自己恋爱和未来家庭的看法也很重要。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心智不成熟,或者两个人的价值观和文化习惯完全不匹配,那么婚姻是难以长久的。

    婚姻是由两个人一同构造一个舒适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里,双方都将受益。在一段完美的婚姻中,双方都要明白,“夫妻优先于子女,更优先于双方的父母”。

    给女生的建议:世界上没有什么老实与不老实的男生之分,只有对你好和对你不好的人,维持长久的婚姻靠对方老实是没有用的。

    能对自己好的人,不能只看对方怎么说,要看他怎么做。观察他在热恋期怎么对自己,还要看他如何对周围的人,是否能长时间地对自己好。

    看一个人是否对自己好,首先看他的“婚姻观”,是否认可夫妻间关系的重要性高于其他关系的重要性。

    女生如果遇到一个用行动对你好,且有能力在将来对你更好的人,就牢牢地把握住吧。

    人一旦心志变得非常低,就很难提升自己、让自己走到越来越高的层次上了。

    吴军作为硅谷投资人、计算机科学家,同时他还是一位高产的畅销书作家。很多人会好奇,一个日理万机的投资人,为什么花那么多时间在写作上?对于这个问题,吴军老师套用幸福学的观点做了很好的解释:

    人生是一条河,每个人总希望自己的这条河能够更宽一点、更深一点、更长一点。做到更深,是靠自己的修行和对世界的解释;而要做到更宽,则是要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共同做一些事情。

    我们要记住的是,幸福生活才是根本,其他都只不过是达成这个目的的手段而已。

    聪明的人,需要练就一颗永远摔不坏的强大心脏。有一颗强大的心,让自己能够坚持不断地跑下去,即使跌到,也能自己爬起来。最终的赢家,都是为数不多的坚持跑下来的人,而不是一开始跑得很快的人。

    生活中诸事不顺的人,通常都有三个共同的问题。

    第一,没有见识,视野被局限。

    在你的生活中,或许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和某些人讲道理,永远都讲不通,其实这些人并非是要和你作对,只是因为他们实在没有见识,和你的认知水平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你很难和他们把道理讲通。因此,对于见识不长进的人,要少来往,更不要争论,因为道理讲不通,只会枉费口舌。

    第二,缺乏爱,小家子气。

    缺乏爱的人,难以大气,不大气的人成不了大事。有些人认为,出身贫穷的人,小时候被人瞧不起,长大后没有安全感,对钱特别贪。

    第三,缺乏规矩,比贫穷更可怕的就是没规矩。

    没有规矩的人,会踩到别人的脚趾而不自知,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没有人愿意帮助他,甚至是反过来和他人作对。这些人最大的问题是,自己不知道事件发生的原因,对人、对社会产生一种戾气。

    如果只是穷,没有钱,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获得。缺乏见识、爱和规矩,后天再获得的难度就非常大,这种缺乏其实和出身贫穷与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贫穷只是在短期内物质条件上会差一点,并不影响父母在见识、爱和规矩上培养好孩子。有钱人家的孩子不一定就有见识、爱和规矩。当你有了这种意识之后,做到有见识、爱和规矩也就并不难了。人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他的见识。因为,很多时候,一个人成败与否,取决他见识的高低,并不是单纯地靠努力;见识的高低,取决于一个人成长生活的环境。

    未经自省的人生没有意义,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而审视人生需要有闲暇。在吴军看来,阅读是当下不可多得的可以让我们审视人生的方法之一。

    阅读的意义,不仅让我们在冷酷无情的科技时代获得喘息,而且重启了我们大脑深入思考的功能,还能抵抗狭隘、思想控制和舆论支配的方式。

    终生学习,向死而生是对阅读的另一种诠释。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吴军列举分享了5种名人大家的智慧,分别是:

    1. 关于朋友,莎士比亚的智慧。

    1)凡事三思而后行,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2)对人要和气,但不要过分狎昵。

    3)相知有素的朋友,应该用钢圈箍在你的灵魂上,可是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用你的交情。

    2. 关于经营管理,拉里·佩奇的智慧。

    第一个智慧,把产品做成牙刷。一个好的产品就是要有牙刷的特点,每天要用两三次,每次都要用上几分钟,让用户养成使用产品的习惯。

    第二招——爆款。一个好的品牌,每过一段时间就要给大家带来惊喜,提醒大家它的存在。

    第二个智慧,从本质中寻找到商业模式。

    第三个智慧,薪尽火传。佩奇的过人之处在于未雨绸缪,认同公司最终死掉是必然常态的前提下,思考如何传承公司的基因和文化,而不是试图去维持一个不死的公司。

    3. 关于投资,巴菲特的人生智慧。

    巴菲特认为,一生不该做三件事情:第一,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第二,永远不要做空股票;第三,永远不要使用杠杆投资。吴军老师拓展巴菲特的观点,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最好的投资是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因为我们擅长于此。

    4. 关于教育,司马迁的智慧。《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这样一段原文: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这段话讲述了一个最简单的教育原理,最好的教育是让受教者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力;差一点的教育是用利益鼓励他们;再差一点的就是所谓的教化,灌输式教育。

    这样教育的原理同样也适用在管理中,可以套用在自己工作的公司组织中。

    5. 关于销售,共享单车“摩拜”的创始人王晓锋的智慧。简单三句话:销售的本质:把钱收回来。持续的生意:让顾客把买的东西用光。商品和服务要让消费者有面子。

    很多看上去非做不可的事情,其实想通了并没有那么重要,这样的工作是“伪工作”。因此,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想要提高效率,应该从拒绝“伪工作”开始。

    商业的本质

    当下的大部分人将关注点放在把线下的、实体的活动,搬到线上去,反而忽略了另一个相反的趋势,也可能是更大的商业机会,即:消费群体从线上回归到线下。在吴军老师看来,线下经济蕴含着更大的商业机会,原因有两个:

    第一,从线下到线上、从实体到虚拟,实际上是为了省时间、省钱。既然是省时间、省钱,那么,最终赚钱的路就会越走越窄。

    第二,从线上回到线下,则是为了花时间和花钱,那么路就会越走越宽。

    吴军研究了增田宗昭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对于商业的本质得出了三点启发:

    第一,商业的本质是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钱。

    如何让人们愿意花钱,这就是艺术了。

    第二,我们可能更需要独立思考,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找到那些被忽视的机会。

    如同我们在前面提到的,省下的钱和时间我们终归是要花掉,看谁能找到这个点。

    第三,看待新技术的态度。互联网对于增田宗昭来说是一个手段,并不是目的。利用互联网发展会员,打造线下的经济。

    对于物质生活,吴军赞同“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的说法。书中分享了他个人对金钱的看法,概括起来5句话:

    1. 钱是上帝存在你那里的,不是给你的,回头你要还给他。

    2. 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

    3. 钱和任何东西一样,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

    4. 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而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

    5. 钱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投光。

    吴军总结了六个投资上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贵重金属是好的投资。

    误区二:专业人士理财一定比我们自己做得好。

    误区三:在股市上花时间研究得越多,回报就越多。

    误区四:只要有人买股票就会不断涨。

    误区五:哪怕我买的股票亏了钱,只要我不卖,就没有损失。

    误区六:一毛钱的股票很便宜。

    了解了投资的误区之后,吴军老师对投资者们给出了六条建议:

    1. 彻底忘掉不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

    2. 如果决定在一座城市定居或者是生活很长时间,并且有能力买房子的话,应该买自住房而不是投资房。

    3. 除了住房和其它不适合老百姓的投资手段,就剩下两种了,即股票和债券。当明确只有股票和债券两种投资工具后,资产配置的策略就一目了然。

    4. 根据自身的收入情况、风险承受能力和用钱时间,按比例将资产分配到股票和债券中。

    5. 如果运气好,投资组合中股票部分的收益比例会远超债券。运气好时要感谢上帝,而不是自己;运气不好时,不应该割肉,应该用原先的债券或现金买入股票,维持当初设定的投资组合的比例。

    2019-12-22 23:48:26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