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泺兮oO0对《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的笔记(1)

木泺兮oO0
木泺兮oO0 (行走在自我完善和奔赴梦想的路上)

读过 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 书名: 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 作者: [日]草薙龙瞬
  • 副标题: 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 页数: 288
  •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 2018-3
  • 全书

    当欲望被满足时,我们会快乐,而当欲望没有达成目标,我们会产生不满情绪。 佛陀说,索求之心就像洪水,促使欲望化成激流,让我们的心随之动摇,欲罢不能地深陷欲望的沼泽。 从小时候“希望父母给予更多关怀”的朴素想法开始,到上学时“希望受到老师表扬”的自我意识,再到成人后“希望从事体面受人尊重的工作”的优越感,承认欲贯穿了我们一生。 承认欲激发了我们的嫉妒心、攀比心,而且反过来看,如果被认可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又非常容易产生类似于“我就是个没用的人”的自卑感。 所以,当我们陷入在意别人看法,热衷攀比,情绪激烈起伏的漩涡之中,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是我们的承认欲在作祟。 烦恼来源于心灵的反应,欲望就像激流,让我们的心随之摇摆,以及面对人生的痛苦,尝试练习内心不必要的反应。因为执念,让我们倍感痛苦。 “人类的三大烦恼”,分别对应着贪欲、愤怒和妄想。 其中,贪欲代表被欲望驱使,愤怒代表对现实不满,而妄想,是指在头脑中不明确构建某个事物的状态。 简单来说,就是“心里装了好多事情”“很难集中精力做好当前的事情”。 “妄想”可以说是人类最擅长,每天都在重复发生的烦恼。我们很轻易会陷入对过往经历的追思,或者沉浸在对未来的担忧之中。 随波逐流的判断,会让我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以为看到的是事情的全貌,有批判他人的权利,但殊不知,自以为的“真相”并不真实。 我们与人交往中要注意的几个原则,一是不要随意给他人贴标签,二是要忘掉过去,着眼当下,三是拔掉心中的执念,将每一次的重逢都当作“初次见面”。 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名下没人说。在纷纷扰扰的声音中,如何从别人的看法中摆脱出来? 很多时候,我们拼劲全力,追求的并不是“更好的自己”,而是别人眼中优秀的幻影。作为群居动物,我们渴望被认可、被赞扬,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自身的价值。 其实大多数烦恼,都是自寻的,并没有实际意义。

    2020-03-12 23:33:08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