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归零对《延安一月》的笔记(5)
-
第161页 延安的新女性
许多人想象,延安一定是娜拉的世界,这想象有几分对,也有几分不对。当娜拉的丈夫命令她尊重为妻为母的神圣义务时,她宣布:“在为妻为母之前,比什么应该要紧的,是对于自己的义务。”假如是延安的娜拉,她的话便应该改为这样:“在为妻为母之前,比什么应该要紧的,是对于群众的义务。” 引自 延安的新女性 -
第141页 延安文人群像
谈《野百合花》吧,我深恐有伤他(王实味)的自尊心,可是当我们坐下来的时候,说到他过去的“错误”,他的表情严肃到可怕。有时,竟是声色俱厉的。谈话继续了一小时之久,我好几次打断他的话头,因为我觉得这种话在说者和听者两方都会感到不舒服,最后我们才慢慢的谈到文艺上去。我试提他过去所翻译的几本小说,他似乎稍为发生一点兴趣,但当我劝他回到文艺岗位来,再从事翻译工作的时候,他的情况忽然又冲动起来,坚决地说:“不!我现在正对政治发生兴趣,以后还是要参加政治工作的。” 引自 延安文人群像 -
第135页 延安文人群像
创造社的老作家,目前在延安的有成仿吾和李秋梨两人。但据说他们现在都已担任了实际的政治工作,很少干文字生活了。成仿吾担任晋察冀联大校长,同时是晋察冀参议会的副议长。他长得又瘦又黑,沉默寡言,有人形容他是“黑人牙膏”。从前听说成先生是独身的,但在延安的秧歌大会上,却看到她带着他的小女孩越有八九岁,成先生百般的依顺她,显出非常亲爱的样子。 引自 延安文人群像 -
第95页 文艺界座谈会
柯伯年先生首先为我介绍丁玲。 她大眼、浓眉、粗糙的皮肤、矮胖的身材、灰色军服,声音洪亮,“有一点像女人”。 引自 文艺界座谈会 赵超构后来提到丁玲“像女人”的时候:打包了两个点心带回家给孩子,显现出母性来。
-
第85页 共产党员
一般说起来,“女同志”的好胜心理,都超过男的,她们唯恐受到“弱者”的批评,所以尤其要特别表示她们的倔强性格。 引自 共产党员 下面这段是86页的:
有一次我曾放肆地向那边一位C女士说:“你们简直不像女人!” 她反问到:“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像女人?” 这种执拗的答语,竟使我无词可驳。 引自 共产党员
一切归零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135条 )
- 重起爐灶:遷臺初期的《中央日報》
- 2
- 張希哲先生訪問記錄
- 1
- 國民黨的新聞宣傳與戰後中國政局變動(1945-1949)
- 1
- 向下紮根
- 1
- 晚清电报及其传播观念
- 1
- 生命本身的政治
- 3
- Walking After Midnight
- 1
- The South
- 1
- 全球热恋
- 1
- 从理想到实证
- 1
- 好公民
- 1
- 中国社会学(第二卷)
- 1
- 进城:1949
- 1
- 党员、党权与党争
- 2
- 宣传
- 4
- 学做工
- 1
- 自反性现代化
- 1
- 觀念巴貝塔-當代社會學的迷思
- 2
- The Culture of Queers
- 3
- 故事新闻
- 1
- 女性與媒體再現
- 4
- 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
- 1
- 新闻的力量
- 1
- 移民报刊及其控制
- 3
- 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
- 1
- 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
- 2
-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
- 2
- 论著与生活
- 1
- 身體政治與媒體批判
- 4
- 融合文化
- 3
- 战地行纪
- 1
- 启蒙运动的生意
- 1
- 中国报学史
- 3
- 性地图景
- 5
- 跨语际实践
- 2
- 新闻
- 3
- 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
- 1
- 问题与方法
- 3
- 传播思想
- 2
- 报界旧闻
- 1
- 储安平与《观察》
- 3
-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 1
- 加缪和萨特
- 1
- 传播概念·Pornography
- 2
- 启蒙如何起死回生
- 3
-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 3
- 自杀作为中国问题
- 2
- 言论自由的反讽
- 3
- 共和与自由
- 1
- 消失的地域
- 1
- 拒绝天堂
- 1
- 文人论政
- 1
-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 1
- 交流的无奈
- 4
- 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
- 7
- Gay and Lesbian Subculture in Urban China
- 1
- 法国文人相轻史
- 11
- 雨必将落下
- 1
- 哈利·波特与瓷娃娃
- 6
- 地之国
- 1
- 整日午夜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