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fefe对《什么是科学》的笔记(2)

Covfefe
Covfefe (正从中年痴呆迈向老年痴呆。)

读过 什么是科学

什么是科学
  • 书名: 什么是科学
  • 作者: 吴国盛
  • 页数: 305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 2016-8
  • 第一章 现代中国人的“科学”概念及其由来 p17

    今天中国人的科学概念中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把“科学”作为任何领域(无论是政治领域还是日常生活领域)里正面价值评判的标准,这是20世纪科学主义意识形态长期起作用的结果;第二个特点是,倾向于从实用、应用的角度理解“科学”,倾向于把“科学”混同于“科技”,“科技”混同于“技术”,对“科学”本身缺乏理解,这既与中国现代接受西方文化特定的历史遭遇有关,也与中国实用主义的文化传统有关。(p17)

    2020-02-24 19:59:16 1人推荐 2人喜欢 回应
  • 第二章 西方科学溯源:希腊理性科学

    算术和几何是理性科学的典范,音乐(和声学)是应用算术,天文是应用几何,古典七艺当中的四艺都属于数学。

    (p76)根据神圣的理性秩序,希腊人把天际搞得很纯粹,很干净。天体的数目不增不减,永恒如此,因此希腊人以及受其影响的欧洲人从未想过恒星还会变化。天体个个冰清玉洁,白璧无瑕。那些表面看来是瑕疵的东西都以这样那样的理由给解释过去了。比如,月亮表面似乎不太干净,希腊人认为是云层造成的;太阳黑子从未出现在希腊人甚至欧洲现代的天象记载中,也是因为他们相信太阳不可能出现黑子这样的“噪声”,因此视而不见,或怀疑视觉出了问题;彗星这种最明显的异常天象是不可能归罪于视觉的,因此,希腊人称彗星、流星之类为大气现象,不算天际现象。英文气象学一词是meteorology,其词根meteor却是流星的意思。为什么“流星学”竟然是气象学?原因就在于希腊人一直相信流星从根本上属于大气现象。亚里士多德有一本书就叫作Meteorology,里面讲了许多关于银河、彗星的事情,中文译者无论是吴寿彭还是苗力田老先生,都把它译成《天象论》,以求名副其实。其实,译成“天象学”反而曲解了亚里士多德本人的意思。包括亚里士多德在内的希腊人都相信天际单纯、干净,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属于地界的大气现象。

    (p95-86)中国的天文学有很浓厚的政治和文化含义。中国传统的天文学就其研究动机而言,是政治星占术,是日常伦理学,是星象解码学,是天文解释学,一言以蔽之,是礼学,不是希腊意义上的科学。所以中国的天象记录是世界上最完整的,一个也不错过,但在解释上是另一种体系。

    2020-02-24 20:00:09 2人喜欢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