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的起源》试读:  中文版前言(1)   

本书自1987年在美国出版,至今已5年有余。 现在有机会将它奉献给中国读者,我感到由衷 的高兴。  近年来,中外学者在学术领域中的交往日渐加强,双方增加了相互间的了解与认识。 向中国 读者介绍西方学人研究中国问题的著作,是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并不是说西方人在研究 中国问题上比中国人有什么高明之处,而是说通过各种译著,中国读者可以看到西方学者在 研究问题的角度、思维方法以及概念使用上与中国学者的异同。 从比较这种异同中,读者们 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像与思维能力,以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做出较为全面的判断。  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很快就可以发现我的研究指导思想与大多数中国学者不同。 在近现代史 包括义和团运动的研究中,中国学者强调对历史要做出评价。 近几年来,在肯定和否定义和 团运动的问题上,又有了热烈的争论。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的伟大群众运动还是一场 由意识落后、封建迷信的小农发起的民众运动?它缓和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还是阻碍了 中国现代化进程?这一类评价问题,并未在西方学者的研究中引起争论,因为大多数人认为 没有必要对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人物进行类似的评价。 在我个人对义和团运动的研究过 程中,我所感兴趣的是如何尽量客观地理解运动的源流、时代背景、发生的原因以及运动发 展的逻辑性。 我希望中译本能使读者更清楚地了解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和发生原因,在此基础 上,读者可以做出自己不同的历史评价。  介绍西方学者的学术文章及摘要虽然不乏其数,但是想要客观全面地了解他们的中国学研究 ,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观整部著作。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我以为也 是为了这个目的。 读者们可以从这套丛书中看到不同作者的研究方法和分析特点。  本书翻译小组为此书的出版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我谨向王栋、王建朗、江禹、叶瓦、杜继 东、吴义雄、路义忠、张俊义、樊书华表示诚挚的感谢。 张俊义先生整理了原书初译稿,肖 志伟等一起与我核对了原文及译稿。 对最早组织翻译工作的王栋和最后审校全书的张俊义先 生,我表示特别的感谢。 没有大家辛勤的劳动,本书中译本的出版将难以想像。 这本中译本是由1987年英文版直接翻译而来,除了更订原书注释中极少的人名、地名及引用 材料的错误页码外,全书没有做任何重大改动。 本书自1987年出版以来,又不断有新的义和 团史料及学术专著出版。 它们对我的研究很有启发,但并没有改变我对义和团起源的基本看 法。 因此保持全书原貌,可以使读者比较清楚地了解我个人的观点,以及它们与中国学者的 相同和不同之处。 同时,我也愿借此篇幅,专门谈谈我对近年来义和团运动研究的看法。  近期义和团研究的某些著述相当引人注目。 1988年路遥与程啸两位教授出版了《义和团运动 史研究》论文集。 这本书包括了两位作者自6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以及60年代和80年代作者 在河北及山东威县实地调查的部分资料 路遥、程啸:《义和团运动史研究》,济 南:齐鲁出版社,1988年。 两年之后,路先生有《义和拳运动起源探索》一书 问世。 这本书将新发现的一批中文资料(包括梅花拳拳谱与经卷、族谱、家谱等)和外文资料 (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信件和日记)集中在一起,强调探讨义和团源流应该由"区域"研 究开始,做"多层次多方面"的考察 路遥主编:《义和拳运动起源探索》,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作者: [美] 周锡瑞
原作名: The Origins of the Boxer Uprising
isbn: 7214012693
书名: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页数: 335
译者: 张俊义, 王栋
定价: 32.00元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1994-8
装帧: 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