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的起源》试读: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30)   

圣言会对兖州的恣肆侵略,使它在整个鲁南声名狼藉。 但是,当时反对传教士的主要是地方 士绅和那些最关心"圣城"儒家礼仪的人。 至于后来成为大刀会会员的村民们,他们反感的 是传教士对中国人的态度和行为。 圣言会自身的文献也披露了大量由于文化上的鸿沟使该会 成员与他们的传教对象隔离开来的事例。 1904年继安治泰任主教的是韩宁镐(August ine Henninghaus)。 他是1886年来到山东的。 圣言会的一本小册中讲道:" 中国人的简陋生活令他厌恶。 "他总是"从整体上对中国人进行污蔑性的介绍" 爱 德华兹:《山里人》,第66页。 每当其他传教士为中国人辩护时, 82 他总是反驳说 他们的想法否认了"异教的腐朽和堕落"。 后来韩宁镐本人也写道:"在坡里和其他教区中 心,传教士们激烈争论的一个问题是:从总体上看,中国人是善还是恶。 "他承认,他发现 某些传教士的话对中国人"常常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蔑视和仇恨" 克利福德•J.金 :《圣言会先驱约瑟夫•弗赖纳迪米茨》(圣言出版社,1959年版),第96-97页。 〖ZW)〗 。  这种对中国人的蔑视和认定"异教"社会为腐朽的想法,自然导致外国传教士相信抽象的" 正义"和基督徒的责任要求他们在所有的争端中为其教徒辩护。 韩理(Henle)神甫是死 于1897年巨野教案的传教士之一。 圣言会的另一位传教士薛田资在《韩理神甫的一生》中这 样称赞他: 只要黄金和白银仍是审案的主要标准和惟一依据,只要贫穷而又无辜的教徒经常被绑在刑架 上受刑,甚至被判处死刑,中国就没有正义可言。 所以韩理神甫尽量与地方官吏和士绅处好 关系,并常劝说这些"朋友们"做出公正的判决。 ……他以精明和谨慎而闻名于整个教区 薛田资:《韩理神甫的一生》,第88页。 或许只是某些基督徒认为他会谨慎行事。 其他人很可能只知道他是个出了名的爱包揽词讼的 人。 事实上,韩理给人的印象是他似乎属于那类没用多少时间去传播福音的人。 《韩理神甫 的一生》还提到有时一天会有20多人来到他的办公室,找他解决各种各样的纠纷 同上,第102页。  韩理决不代表个别人。 实际上他是在遵照传教的明文政策行事。 据圣言会在山东传教的历史 记载:"布道团认定有必要保护基督教徒。 安治泰神甫曾在他的第一份年度报告中写道:' 哪里有基督徒,哪里就有诉讼案件发生。 '诉讼案件微妙、危险而又棘手。 ……为了确保传 教工作顺利进行,传教士有时必须帮教徒打官司。 有时不老实的教徒会滥用传教士的善心而 胡作非为,有时传教士会成为教徒虚假虔诚的牺牲品。 " 索伦:《圣言会的教区- -中国山东》,第58页。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作者: [美] 周锡瑞
原作名: The Origins of the Boxer Uprising
isbn: 7214012693
书名: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页数: 335
译者: 张俊义, 王栋
定价: 32.00元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1994-8
装帧: 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