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的起源》试读:大刀会(13)   

我们已经看到,随着外国教会权威的与日俱增,皈依基督的中国人和基督教包揽词讼的案件 不断增多。 因此,我们可以想像,伴随着基督教传教士成功而来的巧合绝非偶然。 两种势力 都是对中国衰弱的反应。 天主教会势力的增长削弱了国家的力量,它一方面保护教民,反对 国家的治安力量,另一方面施加影响包揽词讼。 而与此同时大刀会则对地主安全承担起政府 不能承担的责任。 这两种势力都是对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软弱无能的反应。 因此,他们 最终发生的冲突并不出乎意料。  在考察政治冲突的一般原因之后,我们必须回到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特殊原因上来。 在这里 ,我们能发现大刀会从反盗匪转向反洋教的种种原因。 当了解到天主教会在苏鲁边境一带的传 教方式以后,我们就不难发现一个简单的事实,那就是盗匪摇身一变成了天主教徒: 大刀会在光绪二十年打过岳二米子,因岳二米子有三千多人没吃没穿的,抢富户的东西,所 以大刀会打他们。 大刀会把岳二米子平后,岳二米子的人因怕富人捉拿,都信了天主教 苏玉章的口述,《山东义和团调查资料选编》,第22页。 引起冲突的另一个原因是天主教徒对大刀会的刀枪不入提出了疑问:"天主教徒不相信大刀 会员能避刀枪,指为妄诞,会众就因此与天主教作敌……" 《山东时报》1896年9月11日,《山东近代史资料》,第3分册,第183页。 参阅 薛田资:《在华二十五年》,第78页。 这两个组织都各有其重要的宗教信仰,天 主教徒对一切"异教"信仰的厌恶更使二者变得势不两立。 114 因此,他们都站在纯粹的宗教立场上,互相威胁着对方。 大刀会的成功自然会使人们不再相 信天主教徒所说的"异教"神祇的无能;反过来从心理角度来看,中国人一向讲究"信则灵 ",天主教徒对金钟罩的吞符念咒、坐功运气大加怀疑,鄙视其精神支柱,削弱其信仰的力 量。  这些因素当然是大刀会和基督教势力冲突的原因,但当我们仔细观察那些引起争斗的具体事 件,就会重新看到一幅画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方面是对权力、势力和地盘的争夺。 只有一 份文献上记载了一个直接牵涉到刘士端及他的门徒曹得礼与基督教徒发生的冲突。 它发生在 1896年2月的单县、曹县和城武县交界处。 其时,一个名叫郝和升的药商(郝是山西客民)想 在阴历年底收完旧账,就去向一个叫吕登士的教民讨债。 吕登士想拖延,于是双方发生一场 争吵。 吵架中,郝和升指责吕登士利用其基督徒的身份赖账。 吕登士的一个叫吕莱的亲戚 加入了争吵,指责郝和升是白莲教成员。 郝和升回敬说吕莱加入了新近设立的一个天主教团 体以掩盖他曾做过盗匪的历史,经人劝解后遂散。 但是吕莱不肯善罢甘休,他找到当地教派 教师东昌人张连珠,声称郝和升侮辱了基督教。 张连珠立即召集一伙基督徒,持械去郝和升 处寻衅,但却没有找到他。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作者: [美] 周锡瑞
原作名: The Origins of the Boxer Uprising
isbn: 7214012693
书名: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页数: 335
译者: 张俊义, 王栋
定价: 32.00元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1994-8
装帧: 平装